高氣價下,價格疏導不暢正困擾着諸多城燃企業。

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663億立方米,同比下降1.7%,是我國年度天然氣消費量近年來首次下降。然而,四大城燃企業的營收卻逆勢上揚。

截至目前,四大城燃企業華潤燃氣(01193.HK)、新奧能源(02688.HK)、崑崙能源(00135.HK)和港華智慧能源(01083.HK)均已公佈2022年年報。其中,崑崙能源以1719億元的營收成績,繼續佔據行業“巨無霸”的位置。

可惜的是,在四大城燃企業營收普遍增長的背景下,其淨利潤卻多有下滑。華潤燃氣2022年營業額943.38億港元,同比增長18.45%;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47.33億港元,同比減少25.99%。

無論是國內天然氣消費萎縮,還是國內城燃企業利潤不漲反降,背後都離不開高氣價的助推。對於前者而言,氣價上漲導致一部分消費羣體尋求其他替代能源,並無傷大雅;對於後者而言,購進氣量成本高、但又無法合理傳導至終端市場,如此“前後夾擊”卻在真實地消耗部分城燃企業的信心。向非燃氣業務轉型,正在成爲當下城燃企業的一種普遍選擇。

不過,好的消息也在傳來。根據國家發改委以及各地發改委的公開信息,今年2月以來,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調研組先後走訪了福建、江蘇、貴州等多省,瞭解天然氣市場運行和價格情況,研究完善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

根據貴州省發改委官網3月30日發佈的消息,上述調研組重點調研了貴陽輸氣站,深入瞭解兩條幹線在該站場的產權分界和輸氣量分攤歸集等情況。貴陽是分價區制定跨省管道運輸價格的三大節點之一,中緬線與中貴線在貴陽輸氣站交匯。

此番困擾城燃企業的天然氣順價難題能否得以破解,業界抱以高度關注。

營收增利潤降 企業尋求轉型

在國內天然氣下游領域,通常將崑崙、華潤、港華、新奧、中燃稱爲“城燃五虎”。作爲行業領頭羊,這五家公司的業績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燃氣行業經營現狀。由於中國燃氣上月底剛結束2022財年,一般在6月才披露年報,因此未納入此次統計。

儘管四大城燃公司均是行業頭部,但其在營收、市場份額和銷氣價差等指標表現上仍然有差距。在去年,無論是營收超過1700億元的崑崙能源,還是營收只有200億港元的港華智慧能源,銷氣價差的正負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利潤的走向。

根據崑崙能源的年報,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19.44億元,同比增長24.11%。崑崙能源的四大業務,天然氣銷售、LPG銷售、LNG加工、勘探與生產佔比分別爲76.7%、17.0%、5.0%、1.3%,其中天然氣銷售的業務同比增速爲25.6%,也是最主要的營收增長動力源

利潤方面,崑崙能源2022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52.28億元,同比下降77.29%。但在剔除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匯兌損益後,公司歸母核心利潤達62.81億元,同比增長25%。

在氣源價格高企的背景下,崑崙能源頂住了順價壓力,實現了購銷價差的正增長,這也成爲其核心利潤增長的一大關鍵。2022年崑崙能源購銷價差同比上升0.02元/方,機構認爲這與其擁有可靠穩定的資源保障,建立價格聯動長效機制,優化銷售結構、發展高價差業務的三重策略密切相關。

對比之下,其餘燃氣公司的購銷價差普遍持平或收窄,這主要是氣源成本有所抬升,價格未能完全傳導所致。

受銷售氣量、購銷價差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多家燃氣公司的淨利潤出現下滑。華潤燃氣的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營業額943.38億港元,同比增長18.45%;公司擁有人應占溢利47.33億港元,同比減少25.99%。

華潤燃氣公告顯示,公司整體毛利率爲19.2%,較去年下跌4.9個百分點,整體毛利率下跌主要是由於銷售、分銷氣體燃料、相關產品及加氣站業務毛利率下跌以及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上升,而毛利率相對較高的接駁收入佔比則下降了。

新奧能源的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00.51億元,同比增長18.19%,歸屬母公司淨利潤58.65億元,同比下降24.37%。港華智慧能源的年報顯示,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0.73億港元,同比增長17.21%;歸屬母公司淨利潤9.65億港元,同比下降23.01%。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公司均在年報及相關公告中重點提及綜合服務業務、可再生能源的佈局開發。“本集團綜合服務業務滲透率仍處於低位,相信通過持續深入推廣,未來綜合服務業務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成爲本集團重要業務組成部分。”華潤燃氣在年報中稱。

在燃氣業務“兩頭承壓”的背景下,許多企業立志轉型。2022年1月,港華燃氣有限公司就更名爲港華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同時調整和延伸了業務方向。

價格聯動機制有望調整

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各地市不時傳出圍繞天然氣價格聯動機制徵求意見的動態消息。

據湖南省發改委網站消息,3月31日,湖南省發改委組織召開湖南省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聽證會。消費者、經營者、利益相關方(上游供氣公司)、專家以及省人大財經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等代表參加聽證會。

據當地媒體報道,參會的15名聽證代表對新修訂的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表示理解和贊成,並就完善聯動機制提出了一些意見及建議。下一步,湖南省發展改革委將認真研究吸納聽證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聯動機制,並按照相關規定,將修訂完善的聯動機制和聽證會參加人主要意見的採納情況進行公告。

3月30日,據貴州省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調研組赴貴州省開展天然氣價格情況調研,瞭解貴州省天然氣產業發展、行業體制機制和價格改革相關情況,充分聽取意見建議。貴陽是分價區制定跨省管道運輸價格的三大節點之一,中緬線與中貴線在貴陽輸氣站交匯。調研組重點調研了貴陽輸氣站,深入瞭解兩條幹線在該站場的產權分界和輸氣量分攤歸集等情況。

第一財經記者從業界人士處獲悉,今年3月初,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也在收集會員企業的反饋後,向國家發改委報送《關於支持城市燃氣企業紓困解難持續發展的建議》,提出了上游氣源單位天然氣資源供應的量價問題和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問題。

目前,北方採暖季已近尾聲,但燃氣企業的困境尤在。此番由國家發改委和各地發改委進行的調研和聽證等舉措,能否爲多年未有大變動的天然氣價格機制主動“破冰”,業界人士普遍表示期待。

“解決城燃企業發展困境無外乎兩方面,一是保證上游氣量和價格的穩定性,並使得外購高價成本能合理傳導至終端市場,二是增強城燃企業資源儲備和調配能力。”一位天然氣行業分析人士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