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險房企退市第一例出現。

4月6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簡稱“聯交所”)宣佈,由2023年4月13日上午9時起,新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2103.HK)的上市地位將予以取消。

同日,四川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600466)公告稱,公司股票當日收盤價首次低於1元,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終止上市交易。

業內人士指出,退市是倒逼機制,有利於加快債務重組,接下來,還會有一批未披露財報的房企觸發退市條款。

新力控股(集團)被取消上市地位

4月6日,香港聯交所宣佈,由2023年4月13日上午9時起,新力控股(集團)的上市地位將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予以取消。

香港聯交所稱,新力控股(集團)股份自2021年9月20日起已暫停買賣。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若該公司未能於2023年3月19日或之前復牌,聯交所可將該公司除牌。該公司未能於2023年3月19日或之前履行聯交所訂下的復牌指引而復牌。於2023年3月24日,上市委員會決定根據《上市規則》第6.01A(1)條取消該公司股份在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據瞭解,新力控股(集團)從江西南昌起家,於2019年11月15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21開始出現流動性危機,股價於9月20日暴跌並在當日下午3點38分起停牌至今。2021年9月30日,新力控股公告稱,(集團)近期遇到流動資金問題,若干附屬公司逾期付款有3874.2萬元。2021年12月底,公司公告首次披露境內債逾期金額63.94億元,並確認10月到期的一筆2.5億美元的債務違約,最終於2022年8月接到清盤呈請。2021年中期報告顯示,新力控股總資產爲1120.38億元,債務總額295.69億元,淨資產負債率50.5%。

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新力控股屬於最近兩年受債務問題困擾較大的企業,其2022年經營數據披露就開始顯露出問題,但確實沒有引起廣大投資者和房地產界的關注。此次新力控股被取消上市的消息,超出市場預期。這也是房企債務風波以來首個退市企業。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指出,根據聯交所規定,若上市公司持續停牌18個月便有權將股份除牌。停牌房企想要復牌,須符合所有復牌指引,並就引致其暫停買賣的事宜,做出補救,等到完全遵循上市規則,讓聯交所信納,纔可獲准恢復證券買賣,包括撤銷或駁回針對公司的清盤呈請,並解除清盤人的委任,推進資產重組、境內外債務重組,大股東積極引入資金。一旦債權人同意債務重組方案,境外債務問題暫時緩解,復牌亦指日可待。不少房企爲此做出不懈努力,比如融創、世茂積極出售資產迴流資金的同時,致力於化債事項。

“如果房企無法復牌退市了,對房企來說意味着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的渠道堵塞了,也意味着其信用能力繼續惡化,引入新資金實現債務重組並實現復生的希望更加渺茫了。當新力退市成爲定局後,接下來也大概率會宣告破產或者被收購。”李宇嘉說,不過,即便發佈年報而留在香港聯交所,也會因爲連續的經營業績滑坡而被責令退市,接下來,還會有一批未披露財報的企業觸發退市條款。

李宇嘉認爲,退市是倒逼機制,有利於加快債務重組,退市本身也是資本市場的正常現象,有進有退,才能通過大浪淘沙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保護投資者利益。退市觸發破產或資產重組,是我國房地產風險處置的一條必然路徑。

藍光發展也面臨退市風險

4月6日晚間,藍光發展發佈關於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第一次風險提示公告。

公告顯示,公司股票2023年4月6日收盤價爲0.95元/股,首次低於人民幣1元。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9.2.1條第一款的規定:在上交所僅發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如果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人民幣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終止上市交易。若公司股票觸及上述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上交所將在15個交易日內對公司股票做出終止上市決定,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第9.6.1條第二款的規定,交易類強制退市公司股票不能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公告稱,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2年度期末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爲-208.21億元左右。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若公司2022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爲負值,公司股票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4月4日,藍光發展發佈了公司及下屬子公司部分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公告。

公告稱,近期,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新增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爲6.55億元。截至 2023 年4月4日,公司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420.55億元(包括銀行貸款、信託貸款、債務融資工具等債務形式)。目前公司正在與上述涉及的相關金融機構積極協調解決方案。

對於債務逾期的原因,公告稱,因受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融資環境疊加影響,自2020 年年末至今,公司公開市場再融資受阻,經營性現金流回速放緩,公司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加之部分金融機構提前宣佈到期,導致公司出現部分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情況。

對於債務逾期的影響及應對措施,公告稱,公司流動性階段性緊張導致債務逾期,將會對公司經營和融資產生較大影響。爲化解公司債務風險,公司正全力協調各方積極籌措資金,商討多種方式解決相關問題。同時,公司將在債權人委員會和持有人會等溝通協調機制下,制定短中長期綜合化解方案,積極解決當前問題。

據瞭解,藍光發展於1993年在四川成都成立,註冊資本30.35億元。2022 年年度業績預告顯示,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22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19.37 億元左右;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212.24 億元左右;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爲-208.21 億元左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