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每经热评丨年报强监管举措可推广至潜在被ST公司

每经记者 王琳    

每经评论员 王琳

近期,沪深交易所对于ST公司年报的关注度愈发加强。针对ST公司从年初开始的年度业绩预告,到近期披露的年报,交易所下发的问询、关注函也越来越多。据笔者统计,今年以来,深交所已发布13份年报问询函,其中针对ST公司的就有7份,上交所则仅发布了1份年报问询函,针对的是*ST恒誉。随着年报季的深入,相信还会有更多针对ST公司的年报问询函。

年报季,针对ST公司年报的监管成为重点,这早已有迹可循。年初,沪深交易所就下发了《关于加强退市风险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按照交易所的说法,这是为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推动“应退尽退”常态化退市机制的形成。

全面注册制下,大量企业上市,借助资本市场驶入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实现上市公司“应退尽退”事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而上市公司质量又直接影响市场功能的发挥。因此,畅通入口和出口两道关口,实现上市公司“优胜劣汰”,对于构筑A股市场的健康生态,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都显得愈发重要。

此前,沪深交易所对退市新规进行了几番修订,新增多个退市情形,严格退市指标,简化退市流程。清晰和完善了退市制度,接下来无疑就是要严格执行退市新规,尤其是要紧盯通过外部输血、资产出售等手段来规避退市的情形。

从近期交易所向ST公司下发的年报问询函来看,一些乱象依旧存在。例如,*ST博天对2017年至2021年5个年报财报进行追溯调整,同时对2022年第一至三季度财报进行更正处理;*ST海伦2022年年报被一名非独立董事投出弃权票,同时该董事发千字长文直言财报存在多处不合理。

除此之外,交易所还跳过财务数据表象,紧盯ST公司经营实质,针对ST公司实质上经营情况未改善、主业后续发展信心存疑等情况进行追问。

A股退市强度呈现逐渐攀升态势。2022年,A股市场全年强制退市公司数达42家,创下A股退市数量历史新高,其中40家公司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据央行旗下《金融时报》3月22日报道,今年年内已有超过50家公司提示强制退市风险。

在“应退尽退”常态化退市机制背景下,年报强监管将成为ST公司需要去适应的监管新常态。在此之外,审计机构等中介也需要进一步严格履职尽责。上市公司、投资者、中介机构等,以往通过“卖壳”“炒壳”形成利益链的模式,应尽快被扫入历史的故纸堆中。

回顾过往案例,在上市公司规避退市之外,还存在一些公司规避被ST的情形。笔者认为,在ST公司年报强监管的同时,一些资产质量较差、经营长久未能得到改善的公司,可能更加努力通过各种手段避免使自身滑入ST的轨道。笔者建议,监管层可将对年报的强监管前置到可能被ST的上市公司,让所有对退市存侥幸心理的上市公司无处遁形,促使他们将心思真正放在提升公司经营水平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