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0日下午消息,據報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日前表示,勞動力市場可以快速地消化人工智能(AI)支持的聊天機器人。顯然,這番言論有助於平息人們對AI聊天機器人可能帶來大量失業的擔憂。

皮薩里德斯專門研究自動化對人類工作的影響,他表示:“我非常樂觀地認爲,AI聊天機器人可以幫助我們提高生產力。我們可以從工作中獲得更多幸福感,也可以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因此,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實行一週四天工作制。”

AI聊天機器人,如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Bard,被認爲是一項潛在的變革性技術。它可能會帶來生產力提高,但也有可能讓數億個白領工作崗位被機器人替代。

皮薩里德斯此前曾調查過自動化對就業的影響,並因爲這方面的工作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當然,皮薩里德斯也承認,AI聊天機器人這項技術有可能被濫用,從而造成一些不良影響。例如,被用於監控或侵犯隱私。但他同時強調,如果使用得當,可能會對生產力產生“巨大影響”。

皮薩里德斯說:“在工作方面,它可以替代我們做一些很多重複性的事情,只把創造性工作留給人類解決。而且,各大公司會以較慢的速度按部就班地部署,從而減輕這種過渡對工人帶來的痛苦。”

此外,還有一些人擔心這項技術可能會對社會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包括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內的上千名科技人士近日發表公開信,呼籲暫停訓練比GPT-4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系統。

而皮薩里德斯對此表示:“如果人類真的想工作,可以創造出的工作數量幾乎是沒有限制的。因此,AI聊天機器人要真正對人類就業造成影響,是需要很長時間的。這段時間裏,人們可以做出調整。在調整過程中,人類需要做的基本上就是提升自己的技能。”

在皮薩里德斯發表上述言論之前,投行高盛曾在一份報告中稱,全球有3億個工作崗位面臨着被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取代的風險。高盛的經濟學家們還認爲,這可能會對生產力和GDP增長產生變革性影響。

衆所周知,自金融危機以來,發達經濟體的生產率增幅有所下降,GDP增速明顯放緩。高盛的經濟學家們稱:“大量節省勞動力成本,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以及提高非失業工人的生產率,這些因素的結合有助於提高生產力,從而大幅推動經濟增長。我們預計,人工智能最終可能會使全球年度GDP增長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