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4月11日電 在4月4日舉行的2023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暨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禮卿教授發表演講。

全文如下:

謝謝志傑主任,感謝大會給我這樣一個發言機會。首先回應一下金司長的主題報告。金司長的報告講得非常好。確實,中國的金融開放是一項重要結構性改革,對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特別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這幾年一直試圖表達這樣一個觀點,即中國的金融開放從微觀到宏觀,再到國際合作等各個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此同時,這兩年的情況也讓我們感覺到,擴大開放有可能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原來我們只是覺得開放之後資本大進大出,可能會對匯率和金融市場穩定產生一定的衝擊,而俄烏衝突發生之後美歐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似乎顯示,一國的金融開放有可能面臨某些新的挑戰。

所以,如何在穩住風險情況下繼續推動金融開放,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結合平行論壇的主題,我想主要兩個問題。一點是在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二是如何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今年年初,在達沃斯論壇上,IMF總裁格爾基耶娃說,2023年全球經濟可能比之前所預計稍好一點,但談不上好,而且她預計有將近1/3的國家可能會陷入衰退。俄烏衝突、能源危機、新冠疫情反覆、美聯儲激進加息、發展中國家債務風險的加大等因素都將對經濟的恢復產生不利影響。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國家搞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對國際貿易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IMF的研究顯示,過去一年,因爲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加強,全球GDP增長大約損失了1.4萬億美元。這種情況在今年有可能還將延續。據預測,2023年的全球貿易增長可能只有1%,將明顯低於2.7%的全球GDP增速。

世界銀行剛剛發佈一個研究報告,認爲2023年-2030年世界經濟的平均潛在增長率(也就是不引發通脹的理論增長率)將從2011年-2021年的2.6%降到2.2%,本世紀頭十年這個指標是3.5%。也就是說,在2030年前,世界經濟潛在的年均增長率將明顯低於本世紀頭十年的水平,降幅可能高達1/3。

全球是這樣,發展中國家情況也類似,也會面臨潛在增長速度的下降。大體上,本世紀初頭十年的增速爲6%,過去十年已經降爲5%,十年可能進一步降爲4%。關於中國的潛在增長率有很多研究,具體結論也存在差異,但多數看法並不樂觀。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由此將會造成國民儲蓄率逐漸呈下降趨勢。本來,國民儲蓄率高是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增長的一個重要來源。但是,隨着人口老齡化,居民的儲蓄能力將會逐漸下降。從2010年到2019年,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大致下降了6個百分點。新冠疫情發生後,國民儲蓄率有所回升,但這是非正常的情形。從長遠看,受老齡化等因素的影響,未來將會重拾下降趨勢。

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有可能下降,但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依然有望做出重要貢獻。過去一年,全球經濟增長的1/3來自於中國,中國和印度加起來貢獻了全球GDP增長50%,這種情況未來大概率還會延續。但是,我們也需要積極應對各種挑戰。有研究顯示,從2014年開始,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持續下降。當勞動力和儲蓄供應逐漸趨於緊張的時候,如何提高全要素增長率就變得至關重要。未來十年,在全球經濟增長呈長期放緩趨勢過程中,如果中國能夠繼續保持較爲強勁的增長,那就可以爲世界經濟的增長做出貢獻,而且貢獻度有望進一步提高。

那麼如何在未來十年裏保持我國經濟的持續穩步增長?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需要通過加快技術進步和繼續推動市場化改革來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如果我們做到了,就可以爲全球應對低速增長帶來的各種挑戰繼續做出積極貢獻。

接下來我簡單說一下人民幣國際化問題。人民幣國際化是我國綜合經濟實力和對外經濟地位不斷提升的結果,也是我國在經濟崛起過程中向世界提供的公共產品。2009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從零起步,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進展。作爲支付手段、價值儲藏和計價工具,人民幣已經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國際職能。目前,大約有15%左右的跨境貿易是用人民幣計價結算的,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大概2萬億以上,在岸市場外國投資者持有的人民幣資產超過了10萬億,還有70多個國家將人民幣作爲官方儲備貨幣,與近40個國家簽訂了人民幣雙邊互換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和BIS共同發起了人民幣流動性安排(RMBLA)。初期,除了中國人民銀行外,創始機構包括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智利和香港地區的貨幣當局。根據相關規定,參與機構將投入不少於15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美元,爲遭遇流動性困難甚至貨幣金融危機的國家提供人民幣貸款。這是中國在全球金融安全網建設方面對世界做出的一個重要貢獻。

當前,由於美聯儲激進加息,一些發展中國家債務風險大幅度上升,面臨較大的流動性困難,不排除一部分國家會陷入債務危機。由於IMF能夠提供的流動性貸款金額相對不足,其他形式的國際流動性支持規模也十分有限,人民幣流動性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補充。個人覺得,這方面的努力,我們也許還可以做得更多一些。這既是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有利時機,也是中國爲世界經濟金融穩定做出貢獻的重要途徑。

當然,如何使人民幣國際化走得更穩,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得到提升,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回顧過去十幾年可以看到,人民幣國際化也不是一帆風順的。2009-2014年間發展很快,之後幾年基本處於停滯狀態,2017年以後又重拾升勢。現在有些指標趨勢還沒有回升到2014年的時候。未來,怎樣確保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序發展和持續發展,仍然具有挑戰性。

最近,中國與某些發展中國家達成了在雙邊貿易中使用本幣結算的協議。這對於人民幣國際化自然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必須清楚地意識到,建立在雙邊貿易基礎上的人民幣國際化難以取得廣泛和更有深度的發展。只有當其他國家相互間進行貿易時也有意使用人民幣結算時,即能夠成爲第三方貨幣在他國貿易中獲得廣泛使用,人民幣的國際化才能真正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爲了有效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作爲對策,一是要確保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這是最重要的。中國經濟現在是美國的2/3,我們如果能夠倒過來,美國經濟是中國經濟的2/3,那人民幣國際化的空間就會打得更開了。二是需要繼續推動市場化的經濟與金融改革,並努力完善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投資營商環境。三是要繼續穩步擴大資本賬戶開放。沒有資本賬戶的進一步開放,人民幣國際化將很難繼續前行。當然,在擴大開放的同時,也要加強和完善宏觀審慎監管。四是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繼續提升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程度。五是繼續積極參與全球金融治理改革,努力提升中國在國際貨幣金融事務方面的話語權。

編輯:劉潤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