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若想重新在意大利上線ChatGPT,需要在4月底前滿足意大利監管機構提出的要求。

當地時間4月12日,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圍繞數據安全問題向OpenAI提出了一系列要求,要求其公開ChatGPT的數據處理邏輯、對用戶年齡進行篩查、明確數據主體擁有的權利等。

該機構稱,若OpenAI在4月30日前實施上述措施,其面臨的暫時限制將會被解除,聊天機器人ChatGPT有機會重新於意大利上線。

由於擔憂ChatGPT在數據安全和隱私方面存在漏洞,此前3月31日,意大利當局宣佈“封禁”ChatGPT,限制其開發公司OpenAI處理意大利用戶信息,並立案調查。

面對意大利的禁令,當地時間4月5日,OpenAI與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舉行會議,並表示願意與該機構進行合作,以解決其對數據安全的擔憂。

目前,爲了能夠在意大利重新上線ChatGPT,OpenAI需要滿足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提出的多項要求。

首先,OpenAI需要發佈一份聲明,公開ChatGPT處理數據的方法邏輯,以及數據主體(用戶和非用戶)享有的權利。該則聲明必須易於訪問,放置於用戶註冊前的“閱讀須知”的位置。

用戶年齡驗證方面,該機構要求OpenAI於5月31日之前提交一份計劃,並在9月30日之前建立年齡驗證系統,以過濾13歲以下的用戶,而年齡在13歲至18歲之間的用戶需要父母同意纔可訪問ChatGPT。

OpenAI還需要提供易於訪問的工具,使得數據來源(包括非用戶)能夠行使權力,例如要求OpenAI更正不準確的個人數據信息,或者在無法更正的情況下對數據進行刪除。

此外,OpenAI被要求在5月15日前,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和互聯網等渠道,向外界告知該公司對用戶個人數據的使用情況。

意大利個人數據保護局稱,該機構還將繼續進行調查,以確定OpenAI是否存在違反現行法規的行爲,並在調查完成後決定是否採取額外或不同的措施。

意大利是第一個限制ChatGPT的國家,且這一舉措快速引起了歐洲其他國家立法者和監管機構的關注。目前,德國、法國和愛爾蘭等國也紛紛表示考慮“封禁”該技術,西班牙的數據保護機構已經要求歐盟的隱私監管機構評估ChatGPT相關隱私問題。

目前,中國也在推進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監管。4月11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就《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給出較爲詳盡的規定,其中包括定義、准入資格、責任義務和處罰措施等。

“《(徵求意見稿)》對於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中的合規改造提出了系統性的要求。”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對於產業的合法、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明確的實現路徑,對於規範業務運營、規範主體准入,劃定了明確的監管基線。”

制定相關規定時,應如何在監管和創新之間取得平衡?吳沈括稱,監管機構可以通過三個方面的努力來實現——一是明確監管的支線和目標;二是建立高效敏捷的監管機制,有效預判和防範風險;此外還需提升各方主體的權利意識和規則意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