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知乎發力AI大模型賽道 爲創作者賦能

當前,AI大模型賽道備受矚目,掌握應用層和數據層優勢的知乎邁出實質步伐。4月13日,知乎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源在“2023知乎發現大會”上宣佈,知乎聯合面壁智能發佈中文大模型“知海圖AI”。“AI應用場景想象空間很大。比如,作爲創作者輔助工具,AI可以提高創作效率。”同時,圍繞“生態第一”的戰略定位,知乎從政策、產品、商業化等維度發佈了優化創作者生態和商業化佈局的平臺新舉措,包括“海鹽計劃5.0”、新版知乎App9.0、“燈塔計劃”等。

補充銀行中長期流動性 4月MLF料超額續做

央行開展4月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的日期臨近。業內人士預計,央行或通過超額續做MLF的方式,向銀行體系補充中長期流動性,支持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突出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以寬信用支持經濟回升。

五部門印發《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提出 深入推進電信普遍服務 發展農村電商新基建

中央網信辦4月13日消息,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鄉村振興局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工作要點》明確發展目標,到2023年底,數字鄉村發展取得階段性進展。數字技術爲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提供更加有力支撐,5G網絡基本實現鄉鎮級以上區域和有條件的行政村覆蓋。

國家衛健委推動醫療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 醫療設備市場有望持續擴容

4月13日,國家衛健委舉行發佈會,介紹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佈局有關情況。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副司長李大川介紹,將進一步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和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引領行業發展。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醫療服務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更好滿足人民羣衆看病就醫需求。業內人士認爲,基層醫療設備市場將繼續擴容。國內醫療設備企業具備供應鏈優勢。隨着技術壁壘不斷突破,產品性能不斷提升,相關上市公司將持續受益。

上海證券報

全面恢復線下舉辦 史上最大規模廣交會明日開幕

連日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出入境客流量快速攀升。全球各地的客商紛至沓來,共赴一場期待已久的商貿盛會。4月15日,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開幕。本屆廣交會是疫情防控實施“乙類乙管”政策後首次全面恢復線下舉辦。廣交會一向被譽爲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本屆廣交會將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均創歷史新高。

企3月融資活躍 信用債融資規模環比翻一番

中指研究院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房地產企業非銀融資總額爲917.9億元,同比下降16.3%,環比增長109.0%。其中,信用債依然維持良好勢頭,3月房地產行業信用債融資667.7億元,同比增長15.9%,環比增長100.9%,就今年一季度來看,房地產行業信用債融資1297.3億元,同比增長11.6%。

多家頭部機構獲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首批試點資格

距離證監會宣佈啓動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工作一月有餘,上海證券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瞭解到,近日,鼎暉投資、深創投不動產基金、高和資本、建信(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機構獲得首批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試點資格。由於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的投資範圍、投資方式、資產收益特徵等與傳統股權投資存在較大差異,監管機構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框架下,新設“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類別,並採取差異化的監管政策。此次獲得試點資格的私募管理人,將可根據相關措施要求開展業務。“目前,我們在和監管部門、相關機構溝通協調,籌備產品。”知情人士表示。

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 北方華創一季度淨利預增超171%

北方華創4月13日晚間發佈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3年一季度營業總收入爲36億元至40億元,同比增長68.56%至87.29%;歸母淨利潤爲5.6億元至6.2億元,同比增長171.24%至200.3%。“與去年同期相比,公司半導體設備的市場佔有率持續提升,電子元器件業務發展穩定。”北方華創提到。北方華創主要從事半導體基礎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主要產品爲電子工藝裝備和電子元器件,是國內主流高端電子工藝裝備供應商,也是重要的高精密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

證券時報

腰斬!融創復牌…

停牌一年多後,融創中國終於復牌。4月13日,融創中國復牌股價大跌,截至收盤,報2.04港元/股,跌幅55.46%,總市值111.16億港元,股價較高位跌幅達到96%,總市值蒸發超2553億港元。

對債市不悲觀!專訪純債基金冠軍:今年配置以信用債爲主,宜做增強策略

歷經去年大幅波動後,今年以來債基淨值迎來了全面回升,債市投資再次回到了投資者視野中來。今年債市能否一改疲態,持續收復失地?爲此,.券商中國記者近日專訪了2022年度純債基金收益冠軍基金經理、長盛盛逸債基擬任基金經理王貴君。王貴君對記者說到,春節是債市行情的分界點,債市今年以來一路上漲,不少債基淨值已有所回升。王貴君觀察到,僅在3月20日至24日的一週內,就有600餘隻純債基金淨值創出新高。短期內再發生類似去年四季度大面積贖回潮的可能性不高。對今年的債市不悲觀,或是偏震盪格局。

最忙春招季來了!“銀行熱”席捲校園

“金三銀四”,每年的3至4月是企業招聘的熱門季節。.券商中國記者觀察發現,今年銀行的人才市場“熱”得較早,如平安銀行浦發銀行在2月中旬就已開啓春招,招商銀行則設置了“冬季招聘專場”吸引人才,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持續發佈招聘信息。梳理6家國有大行及12家股份行(不含子公司)的春招信息後發現,銀行春季校園招聘機構主要爲境內分行,招聘範圍涵蓋管培生、市場營銷、信息科技等多種崗位,其中,金融科技人才仍是銀行招聘的熱門對象。

首份公佈!踩上風口重倉大牛股,淨值大增超30%

4月13日,德邦半導體產業基金率先披露一季報,成爲年內首份公佈一季報的主動權益型基金。在AI主題行情的引領下,半導體今年一季度表現不錯,中證全指半導體指數上漲近20%,遠高於滬深300的上漲幅度。德邦半導體產業基金一季度表現亮眼,淨值增長超30%,基金份額更是環比增超250%。重倉股中,寒武紀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均是一季度的大牛股,其中寒武紀一季度漲超240%。

證券日報

年內公募新基金髮行突破2800億元 債券型基金佔比超六成

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市場已成立330只新基金(各份額合併計算),發行規模突破2800億元關口,合計達到2809.6億元。其中,債券型基金髮行規模達到1700億元,佔全市場總髮行規模的六成以上,混合型基金髮行規模合計639億元,佔比爲22.7%,股票型基金髮行規模合計330億元,佔比爲11.8%,QDII基金、FOF基金、另類投資基金和REITs發行規模較少。

滬深港通標的擴容滿月 互聯互通機制持續深化

4月13日,滬深港通股票互聯互通標的範圍擴大正式生效已滿一個月。數據顯示,3月13日至4月13日,北向資金期間成交金額爲2.35萬億元人民幣,南向資金期間成交額達到了7885.39億港元。受訪人士普遍認爲,當前外資仍處於初步佈局新增標的階段,尚未形成明顯的趨勢性特徵,長期來看有望帶來源頭活水。

深化金融與政務、產業、消費聯動 銀行業積極助力文旅市場發展

4月13日,文化和旅遊部官方公衆號發佈消息稱,決定組織開展以“促進文旅消費共享美好生活”爲主題的2023年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其中提到,“圍繞滿足不同消費羣體消費需求,聚焦新興消費熱點、新型消費業態、新消費場景,加強政企銀商聯動協同”“落實‘百城百區’金融支持文化和旅遊消費行動計劃”。

碳酸鋰價格失守20萬元/噸大關 鋰電行業將加速洗牌

4月13日,據上海鋼聯發佈的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每噸下跌4000元,均價報19.5萬元/噸。這也意味着,不到半年時間,電池級碳酸鋰市場價格從每噸近60萬元跌破20萬元,跌幅超過60%。業內人士預計,隨着鋰價不斷走低,鋰礦企業將迎來洗牌,部分中小礦企將退出市場,未來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從產業鏈角度來看,此前下游企業爲上游打工的現象將逆轉,產業鏈利潤會重新分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