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14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掀起的芯片補貼大戰,顯然在歐洲大陸上變成各個政府的“偏頭痛”。據最新報道,德國政府迫切想要推動英特爾的歐洲芯片工廠計劃,但卻在補貼上再次陷入困境。

這個對歐洲來說具有里程碑意義的170億歐元芯片工廠,正在被用來換取更高的補貼額度。據稱,英特爾以更高的能源和建築成本爲由,要求德國政府將補貼額從68億歐元提高到至少100億歐元。

按照計劃,英特爾將在德國馬格德堡建造一個大型芯片工廠,其佔地將相當於兩個世界盃級足球場的面積。

該工廠也是塑造歐洲芯片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在該項目總計330億歐元的投資中,德國工廠將與法國的研發和設計部門,意大利、波蘭和西班牙的製造和封裝服務共同構建英特爾的歐洲產線。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Pat Gelsinger將德國工廠稱之爲“硅結”,即將其視爲全歐洲創新和製造的連接點,具有非同一般的戰略重要性。

然而,德國工廠雖然重要,但Gelsinger也表態,其需要取得必要的施工證和其他許可,以及拿到讓項目變得更有競爭力的財政支持,項目才能真正落地。

歐盟不能放棄的金母雞

週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出席英特爾的網絡直播,並強調,歐盟的目標是在2030年,讓全球20%的芯片在歐洲生產,較現在的比例翻一番。

她還表示,歐洲需要打破3納米芯片壁壘,創造節能芯片,並開發無與倫比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應用,從而站上芯片行業的頂端。

英特爾的德國超級晶圓廠顯然是計劃中的關鍵一環,並對歐洲打造本土處理器和百億級計算機產生重要推動作用。

英特爾已開始在歐洲多點佈局,其與意大利正在談判建立最先進的後端製造設施,投資可能高達45億歐元。英特爾去年已宣佈,以54億美元收購意大利的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

在西班牙,英特爾計劃與巴塞羅那超級計算中心建立超級計算研究中心。英特爾還將在法國成立研發中心,創造多達1000個的高新科技工作崗位。

芯片設計公司SiPearl首席執行官Philippe Notton表示,英特爾將填補歐洲的巨大製造空白,並促進法國的研發生態系統發展。

總而言之,英特爾的投資對歐盟來說十分關鍵,這也讓英特爾在補貼談判中握有更大的優勢。

與此同時,美國國會正在考慮通過一項價值520億美元的法案,幫助半導體公司建廠,並未研發提供資金。這一舉動也迫使歐盟增加更多補貼,向其看齊。

德國官員目前正在勸說英特爾加大在德國的投資,以換取更高的財政支持。但英特爾如今正面臨銷售下滑的疲軟週期,並正在進行資本支出削減計劃。

這也意味着着德國與英特爾雙方的訴求很難一致,或許會延長雙方在補貼上的拉鋸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