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36氪

華爲的智選車業務正在全面推進。尤其在與江淮汽車合作的智選車項目中,雙方都表現出了更大雄心。

36氪獨家獲悉,華爲與江淮汽車合作的智選車,將定位超高端豪華純電市場,價位區間約在80萬-100萬元。

80萬級的超高端汽車,是中國車企相對陌生的一塊市場。無論是燃油車還是純電車,價格能上探到60萬的寥寥無幾,在超高端純電市場,目前主要的玩家也是保時捷、路特斯等國外品牌,國內車企中,僅高合汽車的產品處於該價位段,但也纔剛剛起步。

這一市場被後來者覬覦也不奇怪。比亞迪也剛推出仰望品牌,銷量如何尚且未知,而華爲在手機終端的口碑,則是其聯合江淮進軍豪華車市場的一大底氣。有市場分析人士向36氪透露,在一項百萬元車主的調研中,相當一部分車主使用的華爲手機。

江淮汽車從商用車起家,近二十年來一直在探索向乘用車轉型,不過一直未見很大起色。此前與大衆合資打造的思皓品牌,沒能在市場上掀起很大的水花,在電動車時代,江淮一個更爲人熟悉的身份是“蔚來代工廠”,但在與蔚來的合作中,江淮只提供工廠和資質,並未參與整車研發或製造的環節。

而據36氪瞭解,在此次與華爲的合作中,江淮明顯有意學習華爲的工程開發體系,因此向華爲開放了更靈活的合作空間。

“這次包括整車研發、電子電氣架構、三電,華爲也會參與一些。”有知情人士表示。

在這次與華爲的合作中,江淮態度頗爲積極。“江淮已經在主動學習華爲的管理模式了,連整車開發也是按照IPD的流程進行。”知情人士告訴36氪。

公開信息顯示,華爲與江淮的新項目選址位於肥西縣的江淮新港工業園區內,總投資約26億元,預計明年年初工廠便會竣工。

傳統車企都有着一顆品牌躍升的戰略訴求,尤其是沒能喫到第一波新能源汽車紅利的車企。與華爲的合作,也被江淮視爲一塊重要籌碼。

近期江淮又推出了全新品牌釔威,目標是“保持國內主流自主品牌純電動第一陣營”。江淮方面強調,釔威除了有江淮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積澱外,也有大衆、蔚來、華爲等合作伙伴的賦能。

去年,在金康新能源(現更名爲賽力斯)之外,華爲的智選車業務大規模鋪開,江淮、奇瑞、北汽等都成爲了智選車的合作伙伴,這些項目處於不同的推進階段。

智選車項目由華爲終端BG的“智選車業務部”負責拉通,而車BU內部,也有“解決方案部”配合相關項目的執行落地,該部門下設X項目部、設計部、管理部等,負責各個節點的打通。

通過對華爲技術、工程和運營能力的輸出,華爲與賽力斯合作推出的問界系列,月銷量一度達到萬臺規模。

今年之後,雙方合作加深,在宣傳文章中開始更多綁定“華爲”字樣,也引發外界關於“華爲造車”的猜測。3月31日,36氪獨家報道,任正非署名發文再次重申“華爲不造車”,文件有效期5年,並強調不再允許在整車設計和宣傳中使用“華爲”“HUAWEI”字樣。

此後,有傳言奇瑞和華爲的合作出現波折,但據36氪瞭解,雙方合作還在正常進行。

據悉,基於奇瑞E平臺,奇瑞的智選車將開發兩款車型,項目代號爲EH3和EHY,分別對標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值得一提的是,基於EH3和EHY的平臺,奇瑞也將獨立自主再開發出兩款新車,在不同的品牌下銷售。

市場競爭加劇,傳統車企聚攏資源、搶佔技術節點的時間窗口已十分緊湊,下坡路換胎相當危險,這也是華爲、魅族們,基於自身技術、工程和渠道運營能力,爲汽車行業提供價值的機會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