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海證券報

◎記者 韓宋輝

保險業精算人才缺口將迎來“補血”契機。

近日,銀保監會、人社部就《精算師職業資格規定(徵求意見稿)》《精算師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這意味着,中斷近9年的精算師考試將重啓。兩份徵求意見稿明確了我國精算師職業資格取得標準、職業資格分級等方面的要求,將恢復我國精算師人才隊伍建設通道。

“精算師是運用數據分析技術,對風險進行識別、預測和管理的專業人員,在保險經營、風險和戰略管理、社會保障領域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兩部門在徵求意見稿起草說明中表示,立足我國金融保險實際,將設置我國亟需的壽險、非壽險、社會保險與養老金計劃、金融風險管理等專業類別,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精算師職業資格管理和考試體系。

行業精算人才缺口較大

2014年10月,國務院發佈《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6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被取消,其中便有原保監會設置的“保險公司精算專業人員資格認可”。

該資格許可考試的取消,對此後保險公司和精算人員帶來很大影響。

“雖然取得國外精算師資格3年以上,經監管考覈可以豁免取得中國精算師資格的要求。但是實操中,很多人因爲沒有得到這份認證而無法擔任總精算師。”險企人士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部分公司總精算師崗位長期缺人。

截至今年2月底,我國保險業資產總額約27.9萬億元。然而,這個“大行業”卻只有一支精算“小隊伍”。此前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底,我國有978名精算師,1123名準精算師,精算從業人員共3843人。相關統計此後未再更新。

一位險企人士表示,由於此前取消了“中國精算師”資格認定,精算人才只能考取北美、英國、澳洲等國際精算師資格,受考試語言及較高考試費用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算專業學生普遍參與,精算人才隊伍增長較爲緩慢。

基於此,保險業長期存在較大的精算人才缺口。據中國保險行業人力資源報告,中小型保險公司需求最旺盛的人才類別中,精算人才(含產品、研發)長期名列前茅。

首場考試有望今年進行

“中國精算師”資格恢復後的首場考試,有望在今年進行。

2021年12月,《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年版)》將精算師納入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根據人社部公佈的2023年度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工作計劃,精算師考試日期定在10月21日至25日。

業內人士認爲,進行公開徵求意見後,精算師職業資格規定和精算師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距離正式下發就不遠了。目前距離人社部公佈的精算師考試日期還有半年,準備時間充足,“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恢復後的首場考試,有望在今年進行。

對於保險公司和精算學子來說,這一消息都如“久旱逢甘露”。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副主任趙明對記者表示,我國目前大部分財經類院校和部分綜合性大學都開設了精算專業或在保險專業、統計專業、應用數學專業中設置了精算方向,潛在參加精算師考試的學生規模較大。“中國精算師”資格考試的恢復,無疑對精算專業(方向)學生是一個重磅利好。

不過,從考試恢復到行業精算人才補足,還要一段時間。“一般來說,考取精算師資格需要5至10年的時間,其中準精算師階段需要2至5年。”趙明表示,近年來我國高校精算教育師資水平不斷提升,大部分院校所開設課程幾乎覆蓋全部準精算師及大部分正精算師考試內容,預期未來精算專業學生取得精算師資格時間會縮短。此外,徵求意見稿中準精算師考試科目優化爲5科,預期將在一定程度上縮短考試周期。

趙明表示,在大數據時代,保險公司對精算人才的需求多元化,不僅體現在精算崗位,風險管理、市場開發、覈保等崗位也十分青睞具有精算專業背景的人才。取得精算師資格證書是進入保險公司核心崗位的重要敲門磚,保險公司對其也求賢若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