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陳露

4月17日,銀行股整體走強。Wind數據顯示,申萬銀行指數當日上漲1.81%,個股大面積飄紅。不過,從估值來看,銀行股仍相對較低。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有多家銀行的股東、高管出手增持自家銀行股份。

業內人士認爲,股東、高管出手增持,傳遞出對公司股價發展的信心。展望未來,後續經濟持續改善有望推動銀行板塊估值繼續提升。

多家銀行股份獲增持

4月17日晚,重慶銀行發佈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重慶市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於2023年2月11日至4月14日期間以自有資金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3494.48萬股,佔公司總股份的1.01%,增持變動比例超過1%。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水投集團的持股比例從5%增加至6.0057%。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還有興業銀行、南京銀行、杭州銀行、重慶銀行、蘭州銀行等多家銀行的股東、高管出手增持股份。這其中,既有因觸發股價穩定措施啓動條件而實施的被動增持,也有主動增持行爲。

4月13日,蘭州銀行發佈公告稱,該行部分監事及其他管理人員計劃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或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其他方式增持合計不低於360萬元人民幣的該行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24日,蘭州銀行發佈穩定股價措施實施完成的公告稱,有關增持主體以自有資金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增持該行股份806.04萬股,佔該行總股本的0.1415%,累計增持金額人民幣2757.89萬元,成交價格區間爲每股人民幣3.32元至3.68元。

銀行股估值較低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7日,42家A股上市銀行中,僅有寧波銀行、招商銀行、成都銀行3家銀行的市淨率大於1倍,其他39家銀行的市淨率均小於1倍,超過10家銀行的市淨率小於0.5倍。 

從股價表現來看,截至4月17日,申萬銀行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爲1.41%。不過,銀行板塊內個股走勢較爲分化。瑞豐銀行以22.35%的區間漲幅排名首位;中信銀行緊隨其後,區間漲幅爲20.28%;長沙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等多隻個股區間漲幅超過10%;蘭州銀行、南京銀行、寧波銀行今年以來的股價累計跌幅超過10%。

在2022年業績發佈會上,部分銀行高管就銀行股股價進行回應。農業銀行董事會祕書韓國強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雖然從去年11月初以來,農行的股價有所回暖,但市值仍被明顯低估。中國銀行行長劉金認爲,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國有大行的整體估值水平明顯偏低,還沒有準確反映出投資價值。

信達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舫朝表示,3月社融和信貸投放超預期,經濟回暖的信號得到驗證,有望從擴規模、穩息差及降風險等方面助力銀行基本面改善。

在具體的配置上,中信建投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鯤鵬認爲,經濟復甦趨勢延續,信貸需求逐步改善,在更加明確的宏觀經濟大方向下,市場對銀行的關注點將重回基本面主邏輯,預計營收強勁、資產質量優秀的個股將重新引領板塊。

銀河證券銀行業分析師張一緯表示,看好銀行板塊的投資機會,關注一季報披露的時間窗口期,優選區域資源稟賦突出、信貸增長動能強勁的城農商行,同時關注地產鏈修復和零售業務佈局領先的股份行估值修復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