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商業環境艱難和動盪,經營業績沒有實現預期結果——劉積仁如此評價2022年的經營成果。

劉積仁是A股公司東軟集團(600718.SH)董事長,並在董事長崗位工作了近30年。2022年,其薪酬257.55萬元,較上年減少50%。原因是2022年公司的經營業績有些糟糕。

4月16日晚間,東軟集團披露了2022年年度報告。過去一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4.66億元,創了歷史新高,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爲虧損3.43億元,創了歷史新低。

這是自1996年上市以來東軟集團第一次交出虧損的業績答卷。

對此,東軟集團稱,去年四季度,受疫情等特殊情況,部分項目延後,投入成本相應增加,在執行項目驗收和回款進度未達預期,對淨利潤造成較大沖擊。

即便如此,2022年東軟集團的研發費用仍然增長至9.21億元。機構仍然看好東軟集團的發展前景,當年四季度,基金增持約1925萬股股份。

去年四季度營收淨利背離虧4.72億

未能抵禦市場、行業風險,東軟集團交出上市以來首份虧損的年度報告。

根據年報,2022年,東軟集團實現營業收入94.66億元,較上年增加7.31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爲8.37%。淨利潤爲虧損3.43億元,較上年減少15.16億元,同比下降129.23%。公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爲虧損5.30億元,同比盈轉虧,下降幅度爲1610.35%。

從單季度看,2022年一、二、三、四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2.78億元、21.05億元、21.81億元、39.02億元,同比增長8.89%、3.32%、3.38%、14.28%。對應的淨利潤爲-0.30億元、1.13億元、0.46億元、-4.72億元,同比變動18.31%、3.10%、134.71%、-143.63%。同期,公司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爲-0.67億元、0.79億元、-0.02億元、-5.40億元,同比變動0.19%、1.38%、75.39%、-1747.41%。

當年第四季度,與前三個季度相比,營業收入明顯增長,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反而大幅下降,出現鉅額虧損。由此可見,是第四季度的大幅虧損導致全年虧損。

對此,東軟集團解釋稱,基於公司所屬的軟件行業特性,第四季度通常是全年客戶驗收、回款最爲集中的時間。但是,去年第四季度,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部分項目延後,投入成本相應增加,而既有在執行項目截至年末的驗收和回款進度未達預期,公司利潤受到較大沖擊。此外,匯率波動加劇,日元匯率下跌持續擴大,較2021年平均值下跌超過10%,對公司國際軟件服務等出口業務的利潤造成較大影響。

東軟集團的創新業務也未達預期。公司稱,其在“大健康”“大汽車”等板塊構造的東軟醫療、熙康、望海、東軟睿馳、融盛財險等創新業務公司,同樣面臨外部環境挑戰,基於自身發展需要,積極投入研發和市場開拓。受此影響,創新業務公司整體虧損加大,從而對公司投資收益的負向影響加大,對公司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均有影響。

東軟集團於1996年登陸A股市場,上市以來,公司營業收入總體保持穩步增長態勢,但淨利潤波動較爲頻繁。1996年至2022年的27年,淨利潤最高爲18.51億元,出現在2016年,剔除2022年,最低爲0.37億元,出現在2019年。2022年是公司上市27年來首次出現虧損的年份。

值得一提的是,東軟集團的淨利潤受非經常性損益影響較大。除了2022年外,2019年、2020年,公司的扣非淨利潤也出現過虧損。

全年研發費用9.21億增5.5%

雖然出現史上首次虧損,但東軟集團的核心管理層對公司仍然有信心,機構也仍然看好公司前景。

劉積仁向東軟集團的股東發了一封信,其稱,過去30多年,東軟集團經歷了多輪經濟週期乃至全球經濟危機,深切體會到市場的殘酷和企業持續生存的艱難。公司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前行,並時刻爲迎接新的危機而做好準備。2022年,公司制定了更加清晰的戰略定位——作爲行業領先的全球化信息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在數字經濟的大潮中,做產業創新變革的推動者和數字化轉型的賦能者,公司將持續專注於軟件與行業深度融合,賦能全球客戶實現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在人工智能、數據價值化的新機遇面前,使軟件的價值得以更深刻的體現。

東軟集團成立於1991年,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件公司。公司稱,其持續探索軟件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賦能全球數萬家大中型客戶實現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在智慧城市、醫療健康、智能汽車互聯、企業數字化轉型等衆多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2022年,公司自主軟件、產品及服務業務實現收入80.52億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85.06%。

2022年,雖然經營出現較大幅度虧損,但東軟集團的研發投入不減反增,其全年的研發費用爲9.21億元,較上年增加0.48億元,增幅爲5.50%。公司研發投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爲10.24%。

截至2022年底,公司研發人員數量爲4545人,佔員工總數的25.38%。

東軟集團稱,公司圍繞商業目標,推動公司應對萬物智聯時代的技術能力升級。2022年,公司新增新申請專利197件,其中申請發明專利174件;授權專利126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05 件。2022年所獲授權發明專利,主要分佈在大數據分析、區塊鏈、平臺軟件、人工智能、汽車電子、網絡安全等領域。截至2022年末,公司申請專利2399件,授權專利1214件;登記軟件著作權3281件,居行業前列。

東軟集團董事長劉積仁對公司充滿信心,2022年其年薪爲257.55萬元,較上年減半。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王勇峯,董事、聯席總裁徐洪利,高級副總裁李軍,聯席總裁、首席運營官蓋龍佳等年薪均減半。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雖然東軟集團經營虧損,但基金仍然給予了大力支持。截至2022年底,63家基金公司合計持有約1.03億股股份,佔公司流通股的8.55%。2021年,基金公司持股數爲8363.78萬股,持股比爲6.95%。一年時間,基金增持了約1925萬股股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