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鄭嘉意 實習生 董林楊 北京報道

繁忙的生活中,“吸貓”、“擼狗”已成爲青年男女居家生活的常見選擇。

《2023年中國寵物健康消費白皮書》指出,隨着寵物家庭滲透率和行業成熟度持續的提升,寵物消費市場保持增長態勢,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3924億元,2019年-2023年複合增長率可達33%。

然而,在享受寵物陪伴的同時,寵物疾病、體檢、驅蟲、疫苗、絕育帶來的高昂支出也讓不少消費者措手不及,將“它醫療”戲稱爲新一代“錢包刺客”。

在此背景下,覆蓋寵物日常醫療需求的“它保險”應運而生,且價格低廉、投保便利。不少產品打出“每月一杯奶茶錢,關鍵時刻省千元”的宣傳語,吸引大量消費者投保。

北京某連鎖寵物醫院醫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前,已有大量消費者有意識地爲寵物配備“它保險”。“給寵物買保險是很常見的現象。我們接觸過很多理賠成功的先例,作爲醫生,也比較推薦給寵物配備保險。但目前我們醫院和保險公司沒有銷售上的合作,對具體產品不瞭解,也無法提供保險選購方面的指導。”

記者注意到,在各大社交網站及投訴平臺上,消費者對寵物醫療險褒貶不一。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關鍵詞“寵物保險”可見379條結果,投訴內容大多涉及理賠糾紛。

作爲新興保險產品,市面上的寵物醫療險種類千千萬,購買渠道各異、品質良莠不齊,市場監管有待健全。“每月一杯奶茶錢”究竟能否減輕關鍵時刻的經濟壓力,還需時間檢驗。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綜合各大保險公司、消費者平臺信息,對寵物保險的發展歷程、產品種類、銷售渠道,以及選購重點作出總結。

“它保險”,究竟能保什麼?

從發展歷程看,我國的寵物保險由來已久。

2004年,華泰保險就在國內推出首款寵物第三方責任保險“小康之家”,以附加險形式將寵物責任納入保障;2005年,中國太保在北京市場上推出“北京市犬主責任保險”;2008年,中國太平在深圳推出寵物第三方責任險。

隨着消費者養寵理念不斷變化,“它醫療”蓬勃發展,保險公司所售產品也由責任險向醫療保險轉變。

2014年,中國人保和中國平安推出國內第一款寵物醫療險。此後,“互聯網+”模式融入寵物醫療體系,線上問診業務持續擴大,中國太平、陽光保險衆安在線等保險公司都陸續上線寵物醫療險。

從產品種類看,“它保險”主要包括醫療險和第三方責任險兩類。

醫療險可細分爲常見疾病醫療險及意外傷害醫療險,前者報銷由貓瘟、犬細小等寵物常見疾病產生的醫療費用,後者保障車禍、骨折等意外傷害。第三方責任險則負責賠償因寵物咬傷他人、咬壞他人傢俱物品等造成的損失。

醫療險方面,寵物醫療險保障內容既包括基礎醫療,如藥品、住院、門診、化驗等產生的費用;也包括手術治療費用,如麻醉、手術費用。

體檢、驅蟲、絕育等日常檢查及保健產生的費用大都不在醫療險報銷範圍內,而是作爲部分高保費產品的專屬、增值服務贈送。

從產品費用看,“它保險”保費主要與保障內容、理賠額度掛鉤,價格在100-3000元不等。

千元內的產品主要涵蓋常見疾病醫療險及意外傷害醫療險。以螞蟻保與衆安保險合作推出的寵物醫療險爲例,該產品共有基礎版、升級版、尊享版三類,費用分別爲每年169元、399元及769元,均提供全病種保障、意外事故賠付。報銷方面,門診200元起賠、手術0元起賠,定點醫院報銷70%、非定點醫院報銷40%。三者區別在於年度報銷額、單次事故最高賠付額及增值服務不同。

千元以上產品主要爲寵物綜合保障險,內容涵蓋日常醫療、意外傷害醫療、第三方責任保險及死亡補償。例如,螞蟻保與大地保險合作推出的“寵物綜合保障險”共有每年1296元、1896元及2956元三檔,保障範圍均涵蓋上述內容,同時提供疫苗等專屬服務。

從銷售渠道看,“它保險”主要依靠 “互聯網+”模式銷售,與部分線下醫院亦有合作。

記者注意到,當前,在微信、支付寶、抖音,以及保險公司自營線上商場均可購買“它保險”產品。

例如,在支付寶平臺搜索關鍵詞“寵物保險”即可進入“寵物保險”小程序選購產品,同時在“寵物保險”生活號瞭解寵物常見疾病防治及處理信息;在騰訊微保小程序搜索關鍵詞“寵物險”即可投保相應產品,同時在互助問答平臺諮詢相關信息。

市場仍有諸多問題待規範

自2014年至今,寵物醫療險發展雖已經歷時8年,但仍然處於行業發展初期,存在着定價不合理、銷售不規範、理賠不便捷、消費者不信任等諸多問題。

對於消費者而言,選購寵物醫療險最大的阻力仍是“理賠難”問題。

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以“寵物保險”爲關鍵詞搜索發現,共379條投訴記錄,內容大多涉及“理賠難”問題。而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中,亦有用戶表示,在申請寵物醫療險理賠時收到拒賠通知。

具體內容上,部分保險公司進行寵物醫療險理賠時處理拖沓,拒賠理由五花八門。例如,有消費者表示,在申請某款寵物保險的理賠時,系統中顯示的定點醫院成了非定點醫院,可報銷金額出現差異;寵物出現口腔疾病需要治療,理賠時保險公司稱口腔疾病爲“寵物美容”而非“寵物醫療”,不予理賠。

對此,21世紀經濟報道綜合市場各類保險條款、常見問題及理賠案例,對消費者作出兩點提示:其一,可選擇已經使用寵物臉識別或鼻紋識別技術的保險,減少因識別差異造成的理賠風險。其二,投保前需仔細閱讀該產品的承保病種、賠付的比例和額度、等待期和其他限制條件,如保障範圍、等待期、投保年齡。

而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寵物醫療保險產品的理賠金額、精算定價等常見難題都仍需探索。

實際操作過程中,線上寵物險產品理賠過程客戶報價與市場價差別過大的情況時有發生,需要第三方的介入和核查。同時,由於技術等因素的限制,保險公司難以實現高效的風險管控,儘管目前已經出現了寵物樣態識別、鼻紋識別等技術,但其準確性及成本控制都有待加強。

此外,保險公司與寵物醫院的合作模式也將直接影響消費者的理賠體驗。

記者注意到,社交平臺上有多起寵物醫療險理賠糾紛均與寵物醫院與保險公司合作不暢有關。

理賠過程中,保險公司所需要的寵物就診病歷、就醫診斷證明、正規發票和費用清單等資料,都需要寵物醫院配合開具;若是在非定點醫院就醫,則需要醫院進一步提供營業執照、動物診療許可證以及主治醫生的執業獸醫資格證等。

但現實中,有消費者表示,帶寵物就醫後,寵物醫院表示無法開具相關發票;亦有消費者在非定點醫院就醫,申請理賠時向醫生索要相關證件遭拒。

2025年“它保險”規模有望達到14億

儘管市場仍有諸多問題帶規範,但未來,低滲透率疊加風險保障需求缺口,“它保險”市場仍有巨大潛力待挖掘。

參照國際經驗,貝哲思資訊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寵物保險市場規模已達908.46億元。從寵物保險滲透率角度看,瑞典的寵物保險滲透率最高,約爲40%,而我國寵物保險滲透率尚不及1%。

瑞士再保險研究分析預測,到2025年,中國寵物保險規模有望達到14億左右,寵物保險滲透率或將達到1.2%以上。

而從國內市場業績看,當前,“它保險”業務收入同樣呈現高速增長趨勢。衆安在線2022年業績報告顯示,報告期內,衆安在線累計服務318萬寵物主,當年寵物險年化保費約2億元,同比增速高達100%。

未來,隨着“它經濟”的發展和消費者養寵觀念的迭代,寵物主人的風險保障意識將不斷增強,保險公司也需要不斷設計出更豐富、多元、有層次的保險產品,以覆蓋不斷增長的消費者需求。

例如,從產品端來看,澳大利亞保險公司Cover Genius提供包括事故、慢性遺傳性疾病以及行爲問題在內的全面保險;保險公司ExtrasJar則可爲寵物提供額外保險服務,用於支付非醫院醫療費用,如牙科、視力和物理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