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涉及非法集資、拿回扣、集中交易自家股票

繼稍早前爆出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雪松控股”)高管、齊翔騰達(002408.SZ)董事陳暉失聯後,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悉,雪松控股還有多名原高管、現高管與陳暉一同於半年前被控制,其中包括原雪松控股副總裁、雪松控股二號人物林偉龍,以及曾在集團內主管資金的頭號人物謝少彬。

記者從接近監管層的信源瞭解到,謝、林二人所涉案情,一是涉衆集資,二是過手資金拿回扣。

另外,林偉龍還可能涉及集中交易雪松控股旗下兩家上市公司——*ST雪發(002485.SZ,原名“希努爾”)和齊翔騰達股票,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林偉龍可能涉及到使用場外高槓杆配資,交易失敗,導致雪松的資金受到嚴重虧損。

2016年加入雪松控股的林偉龍,因其金融、投行等領域經驗豐富,在雪松控股最高光的時刻,主管雪松控股併購,融資,以及股票交易,在其主導下,雪松控股得以收購希努爾、齊翔騰達兩家上市公司,甚至意圖將猛獅股份(002684.SZ,已退市)也收入囊中。其後因收購猛獅股份與雪松控股實控人張勁分道揚鑣。

與林偉龍不同的是,謝少彬在雪松控股的任職顯得低調,作爲職業經理人,謝與雪松控股實際控制人張勁“跟得更久”,多年的“自己人”關係,令謝少彬在雪松控股地位更重要,因統管資金統籌和調度,也使得謝少彬更爲接近錢。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謝少彬也在半年前被控制,“他的電話一直都打不通”,一位接近雪松控股核心層的人士告訴記者。

上週,齊翔騰達公告稱,公司董事陳暉失聯。因陳暉主管雪松控股正規渠道融資業務,陳暉失聯可能涉及的事項,與謝、林二人不同,但都涉及雪松控股的資金來源和使用。

早在2022年5月,雪松控股內部人士即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林偉龍、謝少彬,陳暉以及雪松控股CFO李嬋娟、供應鏈板塊兩名負責人等多名高管均被有關部門叫去問話。2022年10月左右,林、謝、陳三位高管被控制。

林偉龍所涉何事?

據第一財經記者從獨立交叉信源獲悉,林偉龍已被警方刑拘。

記者瞭解到,2022年10月,此時林偉龍已經離開雪松控股快三年了,仍因雪松控股的工作往事而被監視居住。彼時,“林一個人被關在廣州的一家酒店,給他一部手機,讓他聯繫籌款還債。”雪松控股一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林偉龍有大量資金交易希努爾和齊翔騰達的股票,尤其是交易希努爾時還使用槓桿大量配資爆倉這導致雪松的資金受到嚴重虧損,林在融資過程還有倒騰資金差價的情況。另外,林偉龍操作股票的賬戶,有些張勁可能都不知道。”一名與林偉龍有接觸的資金商人告訴記者。

中國裁決文書網發佈的一份判決書側面佐證了希努爾股票被加槓桿場外配資交易的情形。

杭州江乾區人民法院(2019)浙0104民初3266號民事判決書顯示,福建人林建龍向陳某借款800萬元,自己出資200萬,進行場外融資,用於希努爾股票的證券投資,2018年6月13日,希努爾跌穿平倉線爆倉,林建龍及其擔保方前海國安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被判輸掉官司。

截至發稿時,記者沒有能夠證實該案中林建龍與林偉龍的關係。

公開信息顯示,現年50歲左右的林偉龍,曾先後在交通銀行汕頭分行、光大證券廣東分公司、光大證券廣東創新投行部、光大證券資產管理公司任職,從業經歷覆蓋銀行、券商、投行、資產管理等領域。

2016年,林偉龍加入雪松控股,擔任雪松控股常務副總裁雪松金融總裁,隨後雪松控股拉開其在A股市場的“資本大戲”:2016年,雪松控股以48億元現金併購齊翔騰達;9個月後,又斥資42億元,以每股21元的價格,收購老牌男裝上市公司希努爾。

林偉龍操刀之下,短短9個月時間,雪松控股耗資90億,從A股市場拿下兩家上市公司控股權。一時風光無兩。2019年5月,林偉龍兼任彼時還名爲中江信託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但就是林偉龍看起來最高光的時候,林因猛獅科技(002684.SZ,已退市)的收購事項,與張勁產生了重大分歧。

據雪松控股瞭解詳情的內部人士透露,進入2018年,林偉龍籌謀收購猛獅科技,最後收購交易取消,當年2月,雪松控股旗下公司以獲得投票權委託的方式,託管猛獅科技,獲得控制權。

2019年4月,猛獅科技因年報被出具保留意見、債務逾期,子公司股權被凍,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等負面新聞,股價大跌,僅僅30個交易日,股價由8元,跌至2.35元,跌幅深度超過70%。

“雪松爲收購猛獅科技準備十億元資金打了水漂。這中間收購消息走漏,猛獅科技股票大漲了一波,那個時候,林偉龍就與張勁產生了裂痕。”知情人士告訴記者。

據記者瞭解,林偉龍工作內容的分配是,70%用在併購上,30%的精力用在融資上,而其主管的融資工作,即包括股票配資。

除了主管併購,林偉龍其時還是雪松金融的實際負責人。2019年12月註冊的深圳前海雪松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下稱:雪松金融),林偉龍雖未掛名,卻是主要負責人之一。

在雪松金融這個平臺下,又設有9家以財富管理、基金管理爲名的公司。“這幾個公司資質不全,通過信託等正規機構募集來的資金再去投一些項目,其實就是利用信託給自己放款。”一名雪松控股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2020年9月,林偉龍卸任雪松信託(由中江信託更名而來)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雪松控股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其實早在2019年年中,因收購猛獅科技“坑”了雪松,林偉龍當時就已經脫離了雪松控股。

除操刀併購外,林偉龍還主管一部分融資工作,據稱“林去(雪松)信託之前,就是主抓銷售,銷售內容就是這些理財產品,當時他搞的銷售團隊就有小千把人。林和謝都是幫張勁搞錢”。

2022年2月,《證券時報》報道,雪松控股通過旗下銷售團隊、線上APP等渠道,向超過8000名投資人發行超過350餘隻理財產品,總規模超過200億元。相關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涉嫌虛假“空轉”,並存在“自融”嫌疑。而相關資金募集方、名義融資人,大多人去樓空,投資者追討無門。

資金總管謝少彬或被內部人舉報

4月12日晚間,齊翔騰達公告稱,公司董事陳暉失聯。

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悉,2003年加入雪松控股的陳暉,屬於元老級人物,歷任建設銀行廣州天河支行信、辦事處主任、行長助理,深發展銀行廣州分行副總經理,在雪松控股主管正規渠道融資業務。目前,陳暉仍是雪松控股旗下14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陳暉與謝少彬和林偉龍涉及的事情性質不一樣”。與謝、林一樣,陳暉也早在去年10月份即已失聯,失聯原因可能涉及廣州農商行與雪松控股之間70億的抵押融資項目,以及浦發銀行融資項目。其中與廣州農商行之間的融資,還涉及廣州農商銀行原董事長王繼康案。

與陳暉一同失聯的,還有其下屬,原浦發銀行員工土建東。(詳見第一財經報道:獨家|齊翔騰達董事陳暉半年前已失聯,或涉雪松控股與廣州農商行、浦發銀行融資案(yicai.com))。陳暉失聯可能與*ST雪發的一筆信託資金也有關聯,這筆信託資金來自浦發銀行。

比陳暉稍晚一些加入雪控控股的謝少彬,與林偉龍和陳暉二人相比,略顯低調。企查查系統顯示,謝少彬現任雪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的廣州博輝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已經註銷的廣州鑫匯合有限公司的監事。除此之外,公開渠道難以查詢到謝少彬在雪松控股的任職信息。

謝少彬約在2005年左右加入雪松控股,與晚來十幾年的林偉龍相比,謝少彬實際更爲接近張勁,在雪松控股最高決策圈的地位更爲核心。

據記者早前從雪松控股內部瞭解到,統管資金的謝少彬,以“分錢膽大”著稱。

以謝少彬主導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下稱:華融廣東公司)融資項目爲例,“當時這個項目涉及不良資產融資,華融廣東公司做的抵押。有一次,成功續貸了希努爾的一個項目,據說就出現了類似(分錢)情況,”上述雪松控股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據證券時報此前調查,雪松與華融廣東公司(高層)來往密切,雙方之間有借貸關係,一些疑似雪松控股關聯資產被質押給華融廣東公司。

2016年,希努爾被收購後,更名爲雪松發展(現名:*ST雪發)。2021年*ST雪發年報,*ST雪發被年審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

“保留意見”所涉事項即與華融廣東公司的相關債務有關。彼時,因無法預計*ST雪發代關聯方償付華融廣東公司19,200萬元欠款的可能性及金額,而*ST雪發未對相關其他應收款計提減值準備。因此事項,*ST雪發被中喜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

據*ST雪發最新公告,與*ST雪發相關聯的華融廣東公司債務,還剩餘本金25430萬元,中國華融已提起訴訟並採取了財產保全措施。

關聯公司的債務,影響到*ST雪發的或有負債,甚至可能因此、被終止上市。

2020年和2021年,*ST雪發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990萬,和-4.43億元,2022年年報公司預告,因受公允價值及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影響,預計年度淨利潤約-30800.0萬元~-20600.0萬元。如果2022年年報歸母淨利潤爲負,*ST雪發可能被終止上市。

據上述雪松控股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謝少彬在2022年年初左右,從雪松控股離職。謝在離職聚餐會時,告訴老同事,自己和雪松不會有事,“謝被抓,是遭到公司內部人舉報。林、謝二人負責融資,主管資金,涉衆風險可能與他們主管的融資工作內容有關。另外,主管資金的謝少彬,在公司交易股票的配資業務上也有涉及。”

供應鏈業務“空轉”

據記者此前瞭解,2022年5月,雪松控股一衆高管被有關部門叫去問話。這其中即包括謝少彬、林偉龍、陳暉,以及雪松控股CFO李嬋娟。

在雪松控股內部人看來,與張勁走得更近的,是來公司更久的謝少彬、CFO李嬋娟以及陳暉。據記者瞭解,目前雪松控股實控人張勁和CFO李嬋娟,還在對外負責處理雪松債務事宜。

公開資料顯示,李嬋娟現任*ST雪發、齊翔騰達董事,雪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財務總監、雪松信託董事、廣州市凱得雪松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監事。

企查查顯示,截至發稿時,雪松控股實際控制人張勁因自身原因被限制高消費2次,因關聯企業未履行法定義務,而被限制高消費88次。

據記者瞭解,2022年,被有關部門叫去問話的,還包括雪松控股供應鏈板塊的主要負責人範佳昱和韓剛。範佳昱目前擔任*ST雪發董事長、齊翔騰達董事;韓剛曾經擔任*ST雪發董事長、齊翔騰達董事。

*ST雪發和齊翔騰達被視爲雪松控股旗下供應鏈的重要子板塊。

2022年2月,深交所就媒體報道稱雪松控股部分信託產品兌付逾期,且其底層資產相關的供應鏈業務涉嫌“空轉”貿易,向齊翔騰達發出“大信封”。

2022年5月13日晚間,齊翔騰達在回應深交所問詢時承認,在被雪松控股收購後的幾年中,其國內供應鏈業務超八成的營收,都是通過“兩端庫內轉移”實現的,即“空轉”。

業內人士對此類“庫內空轉”,還有另一種說法,即“融資性貿易”,即指企業間藉助貿易之名、行拆借融資之實。

無獨有偶,*ST雪發也在2021年年報中,被年審會計師事務所指出,依新規需要扣除“新增貿易及其他業務”收入19.28億元,扣除項目佔全部營業收入97.36%。扣除的19.28億元收入中,包含供應鏈管理收入18.67億元。扣除後,*ST雪發當年的營業收入僅剩5321萬元。

因扣除後營收低於1億元,觸發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中財務指標相關的退市指標,*ST雪發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齊翔騰達則於去年11月進行重整程序,山東國資批覆旗下山東能源集團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山能新材料)收購齊翔騰達。今年2月,山能新材料通過重整程序,取得齊翔騰達母公司齊翔集團80%股權,從而觸發收購齊翔騰達的要約。

而2019年,雪松控股收購中江信託的資金,由向廣州兩家國企發行80億永續債而來。2022年9月和11月,這兩家國企與雪松控股關聯公司和張勁的相關訴訟在廣州開庭審理。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