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重組完成近六年,中航沈飛(600760.SH)經營質效穩步提升。

4月17日晚間,中航沈飛披露年報,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5.98億元,同比增長19.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淨利潤,下同)爲23.05億元,同比增長34.55%。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2017年沈飛集團借殼中航黑豹登陸資本市場,重組當年公司扣非淨利潤結束此前連續六年的虧損。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2年,中航沈飛連續六年營收淨利雙增,合計分別爲1669.71億元、78.26億元。

隨着業務規模擴大,中航沈飛也持續推進降本增效,利潤空間進一步擴大。2022年公司銷售費用1760.85萬元,同比減少30.89%;管理費用8.94億元,同比增長3.72%,均大幅低於同期營收增速。

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來中航沈飛通過增資關聯企業,聚焦航空主業,促進“研、造、修”一體化發展。自2022年取得吉林航空維修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吉航公司”)控股權之後,2023年年初,中航沈飛計劃向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揚州協同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州院”)增資1.6億元。

2022年淨利超23億增34.55%

自2017年完成重組以來,中航沈飛盈利能力持續穩步提升。

年報顯示,2022年中航沈飛實現營業收入415.98億元,同比增長19.93%;淨利潤爲23.05億元,同比增長34.55%;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21.92億元,同比增長37.07%。

據瞭解,中航沈飛是以航空產品製造爲主營業務的股份制公司,公司技術、製造實力雄厚,以智能製造爲牽引,圍繞航空製造技術發展趨勢和高端航空產品研製需求,突破並掌握了一系列核心、前沿技術,建成了數字化製造、自動化裝配、多項目協同的加工製造和系統集成平臺,形成了面向新一代航空產品研製生產的技術支撐體系。飛機裝配集成、鈦合金製造和複合材料加工等製造技術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部分技術填補了我國航空工業領域的空白。

中航沈飛的前身是中航黑豹,主要從事專用車、微小卡和液壓零部件的生產製造及銷售。一直以來中航黑豹業績較爲低迷,2011年至2016年期間,中航黑豹扣非淨利潤持續處於虧損狀態。

直至2017年,中航黑豹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剝離盈利能力較弱的資產,同時購買沈飛集團100%股權,實現蛻變。

資料顯示,沈飛集團是我國航空防務裝備製造單位,是國防重點航空防務裝備的研製基地。沈飛集團主要從事航空產品製造業務,核心產品爲航空防務裝備,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始終承擔着我國重點航空防務裝備的研製任務,持續盈利能力較強。

在沈飛集團完成借殼上市之後,中航黑豹更名爲中航沈飛。重組完成當年即2017年,中航沈飛實現營業收入194.59億元,同比增長8.82%;淨利潤7.07億元,同比增長25.58%;扣非淨利潤扭轉虧損態勢,達到3.69億元,同比增長440.08%。

此後的2018年至2021年,中航沈飛實現營業收入201.51億元、237.61億元、273.16億元、346.86億元,同比增長3.56%、17.91%、14.96%、24.79%;淨利潤7.43億元、8.78億元、14.8億元、17.13億元,同比增長5.16%、18.1%、68.63%、15.73%。

綜上粗略計算,重組完成之後,2017年至2022年,中航沈飛連續六年營收淨利雙增,合計分別爲1669.71億元、78.26億元。

對於2022年業績繼續增長,中航沈飛此前表示,主要是公司營業收入增加及持續推進降本增效等多項舉措。

年報顯示,2022年中航沈飛航空製造主業的毛利率爲9.98%,同比減少0.02個百分點。同時,公司銷售費用1760.85萬元,同比減少30.89%;管理費用8.94億元,同比增長3.72%,均大幅低於同期營收增速。

兩次增資關聯公司促進一體化發展

目前,中航沈飛是集科研、生產、試驗、試飛、維修與服務保障爲一體的大型現代化飛機制造企業,是我國航空防務裝備的主要研製基地,在航空防務裝備領域具有較強的核心競爭力和領先的行業地位。

據中航沈飛介紹,公司始終將航空防務裝備的研發和製造作爲核心業務,在國防建設中擔當興裝強軍首責,在落實戰略中抓牢主責主業,在改革發展中發揮“主機牽頭”作用。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爲了聚焦航空主業,促進“研、造、修”一體化發展,去年3月,中航沈飛作價1.57億元收購吉航公司60%股權,並對其增資2億元。上述增資完成之後,中航沈飛持有吉航公司77.35%股權併成爲其控股股東。

彼時,中航沈飛表示,本次交易實施後,公司通過吉航公司加快推動實施航空維修保障能力建設項目,加快批量修理能力建設提升,面向實戰提升一體化服務保障水平,滿足不同客戶對航空維修服務保障的特定需求,構建面向裝備全壽命週期的維修體系。同時,公司將推動實現航空防務裝備研發設計製造與維修策略的優化升級,完成航空產業鏈的縱向延伸,促進“研、造、修”一體化發展。

此次中航沈飛披露,2022年吉航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67億元,淨利潤3823.79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6.39%、71.05%。

在今年年初,中航沈飛再次拋出一份增資方案。公司擬以現金方式向控股股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旗下的揚州院增資1.6億元。

中航沈飛稱,本次交易能夠進一步加強公司與瀋陽所、揚州院的業務聯動與戰略合作,推動實現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維修服務資源的系統整合,加快探索建立主機廠所協同創新、緊密關聯的航空新產業體系,促進公司“研、造、修”一體化發展。

本次增資後,揚州院的註冊資本將由2000萬元增至3036萬元,中航沈飛將持有揚州院 34.12%股權,瀋陽所持有揚州院的股權將由100%降至65.88%。

數據顯示,2021年和2022年前九月,揚州院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270.71萬元、8637.71萬元,淨利潤312.91萬元、2663.1萬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