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數據寶

中國6G通信技術研發取得重要突破。

據《科技日報》報道,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5所在京完成國內首次太赫茲軌道角動量的實時無線傳輸通信實驗,此項突破將爲我國6G通信技術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撐。

據悉,此次實驗利用高精度螺旋相位板天線在110GHz頻段實現4種不同波束模態,通過4模態合成在10GHz的傳輸帶寬上完成100Gbps無線實時傳輸,最大限度提升了帶寬利用率。

無線回傳技術是移動回傳網絡中連接基站與核心網設備的關鍵技術。

太赫茲通信作爲新型頻譜技術,可提供更大傳輸帶寬,滿足更高速率的傳輸需求,逐漸成爲6G通信關鍵技術之一。面向未來,6G通信峯值速率將達到1Tbps,需要在已有頻譜資源下進一步提高利用率,實現更高的無線傳輸能力。

25所自2021年瞄準6G通信的熱點需求,緊跟國際通信技術前沿,選擇太赫茲軌道角動量通信作爲全新突破方向,在太赫茲頻段上實現多路信號複用傳輸,完成超大容量的數據傳輸,頻譜利用率提升兩倍以上。

受此消息影響,今日早盤,多隻6G概念股上漲,華工科技漲停,劍橋科技、天孚通信和鼎通科技等個股紛紛大漲。

華工科技聯接業務是激光技術在通信領域的應用,主要有光聯接和無線連接兩大業務板塊。光聯接主要應用於基站建設和數據中心建設等,核心產品爲前、中和回傳類光模塊,數通類光模塊;無線聯接業務主要產品爲數字小站、光貓、路由器等。

政策持續推進6G發展

今年年初,工信部發布《關於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調整及無線電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通過新增毫米波頻段大帶寬微波通信系統頻率使用規劃等方式,爲我國5G、工業互聯網以及未來6G等預留頻譜資源。3月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工信部提出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前瞻佈局第六代移動通信(6G)網絡技術儲備,加大6G技術研發支持力度,積極參與推動6G國際標準化工作。

2021年11月,工信部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中提到,要將從6G基礎理論研究、關鍵技術研發、頻率規劃、國際合作等方面推動6G研究。

市場空間廣闊,機構看好6G發展機遇

中國信通院預測,到2040年,6G各類終端連接數相比2022年增長超過30倍,月均流量增長超過130倍,最終爲6G帶來“千億級終端連接數,萬億級GB月均流量”的廣闊市場發展空間。

研究機構Market Research Future預計,2040年全球6G市場規模超過3400億美元,其間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58.1%。該機構認爲,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6G市場之一,全球有近50%的6G專利申請來自中國,位居第一。

華泰證券指出,當前尚處6G技術早期研究階段,隨着6G產業發展的深化,衛星互聯網、高速無線傳輸、網絡及數據中心節能等板塊有望迎接新的發展機遇。

德邦證券表示,國家工信部6G技術推進下,衛星通信、光通信產業鏈有望持續受益。

16股今年有望高增長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6G指數成份股共33只,涉足6G技術的研究及實驗。中興通訊涉及移動通信、固定網絡、雲計算等多個領域,包括6G技術的研究和實驗;中國衛通在提供傳統的C、Ku頻段資源的同時,着力發展Ka頻段高通量衛星系統;國脈科技是國內專業的通信網絡技術服務商。

截至4月19日,今年以來,板塊個股平均漲幅42.89%。劍橋科技、天孚通信、太辰光和博創科技4股股價翻倍,其中劍橋科技以近370%的漲幅排名第一。僅鼎通科技、中科創達和華測導航3股小幅下跌。

業績方面,從已公佈年報、業績快報、業績預告下限來看,18股業績增長。劍橋科技2022年歸母淨利潤1.7億元,同比增長154.93%,公司表示,受益於國內和全球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與寬帶接入市場需求旺盛,公司各主要產品在手訂單充足。此外,盛路通信、海能達和瑞斯康達3股扭虧爲盈。

16股獲3家及以上機構關注,且今年一致預測淨利潤增速超30%。具體來看,中科星圖有15家機構給予積極型評級,今年有望淨利潤增速達59.7%。航天宏圖、鋮昌科技2股機構一致預測今年淨利潤增速均超50%。

中科星圖近日發佈2023年一季報,營業收入2.68億元,同比增長85.01%;歸母淨利潤511.61萬元,繫上市以來首次一季報盈利。公司表示,大力發展在線數字地球業務和相關新業態,並投入更多資源開發GEOVIS Earth系列產品,助力線上業務拓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