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的大項目,實到外資2232.8億元人民幣。

今年一季度,我國吸收外資實現“開門紅”。

20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今年1-3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408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同時呈現新設外資企業較快增長、引資質量持續提升、部分國家和地區對華投資較快增長和外資大項目加快落地的特點。

束珏婷稱,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發揮作用,進一步加強常態化交流、針對性服務、精準式招商聯動協調機制,推動重點外資項目落地建設。1~3月,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的大項目,實到外資2232.8億元人民幣,增長10.4%。

束珏婷透露,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新簽約的外資項目300多個,涉及生物醫藥、先進製造、化工能源、現代服務業等重點行業領域。

“中國將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必將爲各國企業在華髮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歡迎各國企業把自身優勢同中國發展戰略結合起來,繼續擴大對話投資,共享中國發展新機遇。”束珏婷說。

法英對華投資同比增長超600%

束珏婷介紹,今年第一季度吸收外資情況主要呈現四方面特點。

一是新設外資企業較快增長,今年商務部啓動“投資中國年”招商引資系列活動。各地紛紛加大了“走出去”“請進來”招商引資力度。1~3月,新設外商投資企業超過了1萬家,同比增長25.5%。

二是引資質量持續提升。外資研發中心、製造業引資、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等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我國引資結構持續優化,1~3月,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156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8%。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醫藥製造領域引資分別增長55.7%,50.3%,24.6%和20.2%。

三是部分國家和地區對華投資較快增長。今年1~3月,法國、德國對華投資同比分別增長635.5%和60.8%。此外,英國、加拿大、日本、瑞士、韓國對華投資也分別增長了680.3%、179.7%、47.7%、47.4%和36.5%,“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增長了27.8%。

四是外資大項目加快落地。

跨國公司高管全面深入考察中國市場

束珏婷表示,今年以來,衆多跨國公司的高管紛紛來華訪問,他們除了積極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博鰲亞洲論壇、“投資中國年”啓動儀式以及消博會等重大活動以外,也在全面深入地考察中國發展環境,尋找新的投資合作機遇。

束珏婷透露,商務部領導近期與來訪的跨國公司高管們舉行了密集會見。交流中,跨國公司普遍反映中國市場極具吸引力,還將在多個領域繼續推動與中國合作、深耕中國市場。

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Denis Depoux)近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認爲中國是一個很好的市場。“就中國的供應鏈以及規模來說,中國已經成爲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場。”戴璞補充說,中國的創新能力對外國企業來說也具有吸引力,因爲創新是整個工業生產的趨勢推動力。

旭化成(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近藤修司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對中國市場持有樂觀態度。“中國通過政府主導提出各種政策措施,提出的政策都能切實的得到貫徹執行。官方、民間、研究機構相合作相連接,提出政策,達到目標,這樣的模式。中國的這種模式會有助於經濟不斷增長。”他說。

近藤修司稱,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們的生活水平各方面也都在不斷提高,這是中國市場的大環境。他稱:“我們在這樣的中國市場中建立工廠,將產品銷售給中國消費者,這是最經典的一個模式,今後也會越來越多。”

近藤修司透露,目前旭化成已有基於中國市場進行“產地銷”的考慮。他稱:“從中國作爲起點的產業鏈方面,比如目前在全球範圍內,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都是領先地位的,這體現了中國的創新。像比亞迪寧德時代這樣的企業,都開始逐漸走向日本,且開拓美國海外市場。我們的業務不光停留在中國,也可以向外開拓。”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