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報消息,4月12日,商務部宣佈就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消息一經公佈,便在臺灣各界引起不小的波瀾,而對於大陸本次啓動的這一調查,最緊張的莫過於臺灣當局和島內產業界。

■ 違反WTO規則,臺政客居然惡人先告狀

不僅是大陸方面,就連臺灣島內只要稍微瞭解兩岸貿易的人就都知道,自陳水扁時期開始,臺灣當局就一直違反WTO規則,對大陸2455項商品單方面實行了限制措施。然而,面對大陸本次啓動的貿易壁壘調查,民進黨當局的一些政客不僅沒有反思和改進,反而來個惡人先告狀,妄稱大陸啓動貿易壁壘調查是“將貿易政治化,不利兩岸關係發展”。

4月16日下午,臺灣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陳建仁出席一個活動典禮,在接受島內媒體聯訪,談到大陸本次啓動貿易壁壘調查時表示,“兩岸間的貿易往來是區域間、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希望大陸不要片面將貿易問題複雜化、工具化及政治化,這樣對兩岸交流沒有太大幫助。”

次日,對於臺灣各界擔心大陸可能會因爲啓動對臺灣貿易壁壘調查而取消ECFA的前置作業,臺行政機構副負責人鄭文燦在赴臺“立法院”出席活動時表示,希望兩岸經貿關係回到正常秩序,他呼籲大陸應通過雙邊或多邊協商處理,並妄稱大陸“把貿易問題政治化或政治操作,對兩岸經貿關係不利。”

“這是典型的惡人先告狀的民進黨習慣性話術,明明是自己違規在先,居然對大陸啓動調查倒打一耙。”臺灣前駐新西蘭代表介文汲表示,按照WTO的規則,大陸有8000多種產品要輸入臺灣,但臺灣方面禁了大陸2455項,這就等於是大陸有30%的貨品不能賣到臺灣。

而對於臺灣的做法,介文汲直言,這是完全違反WTO的規定,且陳水扁當局當時是用“國安”條款禁止大陸產品,這點其實是經不起考驗的,因爲“國安”條款跟大陸的大蒜、紅豆有什麼關係?可以說,這是臺灣方面閉着眼睛大筆一揮,就讓大陸1/3的產品不能進入臺灣。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因爲兩岸關係緩和,大陸對這個問題提都沒提,事實上大陸就沒計較臺灣方面這個錯誤做法。“但今天台灣政客不僅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卻還在說是大陸片面將貿易問題複雜化、工具化及政治化,不知道怎麼還說得出口!”

臺灣“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大任坦言,雖然過去沒有發生過大陸對臺灣啓動貿易壁壘調查這類事,但我們必須承認,過去這些年,臺灣確實對大陸很多產品設限。吳大任還以去年發生的臺灣禁大陸螺螄粉事件爲例,認爲臺灣當局當時就沒給出合理的說明,這完全不符合WTO規則,也表現出民進黨當局對大陸進口產品的抵制心態;而反觀大陸對臺灣產品輸入過程,非常友善,除非因爲確實檢驗出農藥超標不合格等可能危及大陸食安,大陸纔會採取限制措施,否則,臺灣產品輸入到大陸基本一路綠燈。

■ 臺灣爲何特別關注大陸啓動貿易壁壘調查?

記者注意到,從商務部宣佈對臺灣啓動貿易壁壘調查至本報發稿時止,對調查可能對臺灣經濟帶去的負面影響,臺灣各界充滿悲觀,除民進黨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陳建仁、副負責人鄭文燦、臺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外,至少還有賴瑞隆、洪申翰等9位民進黨籍“立委”及10多位縣市長和藍營“立委”,都公開表態希望兩岸能就這一調查啓動協商。就連臺灣商業總會、全臺中小企業總會等產業界也如坐鍼氈。

爲了穩定島內民心,臺經濟部門14日出面說明,聲稱去年2455項產品出口到大陸爲44.3億美元,佔臺灣出口到大陸比重的0.9%。言外之意是雖然大陸啓動貿易壁壘調查,但對臺灣的經濟影響甚微。

不過,臺主流輿論卻認爲,大陸本次啓動的調查,或將是對臺灣經濟的沉重打擊。

臺灣多家媒體發文認爲,從臺灣當局針對大陸啓動調查的反應和他們的發言可以看出,民進黨當局即使再怎麼“反中”“抗中”,也深知兩岸經貿關係盤根錯節,對臺灣經濟影響重大,因而不敢輕易反制,而希望以溝通方式降低衝擊。不過,在缺乏兩岸政治互信基礎下,大陸方面不見得買賬。而且,這起調查,是由大陸民間商會正式提交申請,大陸官方必須走完流程,不能說停就停。

因此臺灣輿論普遍擔心,在國際經濟環境愈加嚴峻,大陸又對臺啓動貿易壁壘調查背景下,恐怕會對臺灣經濟造成更壞的影響。依據臺灣財政部門統計,3月份臺灣出口大幅衰退19.1%,已連續7個月衰退,而且年減幅創下2009年8月以來次高紀錄。其中對大陸及香港出口衰退達28.5%,是出口的重災區。固然跟去年高基期有關,但中美對抗升溫,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主力電子零組件產品(主要爲半導體品項)受到波及,可能更是關鍵。

這時如果連農畜產品及金屬化工、紡織等傳統產業品項因貿易壁壘調查而受到制裁,臺灣出口勢必進一步向下沉淪,進而影響經濟表現。特別是這次貿易壁壘調查,大陸總共列入2455項商品,品項之多確屬罕見。根據臺灣相關部門數據,臺灣不准許及有條件准許大陸進口的產品共3248項,其中高達75.6%被大陸列入調查對象。換句話說,幾乎把3/4的臺灣限制大陸進口貨品端上臺面。

而一旦臺灣最終被認定存在貿易壁壘事實,大陸方面可能採取懲罰性關稅或限制性進口等措施,這對臺灣出口及相關產業的衝擊不容小覷,臺灣經濟將受到重大打擊。

記者注意到,臺灣各界對本次大陸啓動貿易壁壘調查的關注其實已經超出調查本身,而把其看作是大陸對民進黨當局發出的一個嚴重警告或某種暗示,他們最擔心後續大陸會不會就勢宣佈取消ECFA。

■ 對臺優惠是壯大中華民族經濟,而非支持“反中”“謀獨”

近年來,大陸對臺採取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儘管在沒有“九二共識”下,大陸也並沒有取消ECFA,主要原因就是大陸在踐行對臺灣民衆作出的“對臺政策不會因爲政黨輪替而改變”的承諾;而繼續出臺一系列對臺優惠政策,一是爲臺胞謀求更多福祉,二也是爲了壯大兩岸中華民族經濟。

然而,隨着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美臺勾結加強,民進黨完全倒向美國一邊,並隨美國對大陸發起的貿易戰、科技戰等而起舞,在全面限制芯片出口大陸問題上,比日韓還積極,較早對大陸實施“斷鏈”;並以所謂“國安”爲由,在島內全面禁止大陸抖音、愛奇藝等社交平臺運營。嚴重違反其對WTO的承諾,對大陸產品隨意設限,嚴重影響到兩岸貿易水平、兩岸貿易的平衡性以及有關方面的權益。

針對本次對臺灣啓動貿易壁壘調查,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的看法是,“早該如此了。”唐永紅表示,長期以來大陸本着兩岸一家親的理念與精神,不僅沒有跟臺灣方面計較貿易問題,而且堅持惠臺政策取向,助力臺灣經濟發展。但在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長期的誤導下,當前臺灣民衆多數已不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主張“一邊一國”或“一中一臺”。

唐永紅指出,民進黨當局再次執政以來,不僅拒不認同“九二共識”,大搞“臺獨”分裂活動,更勾連外部勢力,損害國家主權,危害國家安全,阻礙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

這使得兩岸之間的主要矛盾性質發生了質變,從內部矛盾演變爲敵我矛盾。大陸惠臺政策取向因此失去了“中國人要幫中國人”的政治基礎與前提條件。

廈門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榮譽會長吳家瑩認爲,大陸這是通過經貿角度放出風向球,要兩岸經商人士瞭解立場要堅定、不能支持民進黨或提供資金。

原標題:大陸啓動貿易壁壘調查或動搖“臺獨”根基

編輯:陳豔琦

責編:張松濤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