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为我们赢下金牌,却被逼写检讨反思,远走国外成"叛国者"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营州歌》

一直以来,乒乓球都被认为是属于我们人的球类运动,其实乒乓球真正的发言并不是我们,而是国外,只不过这一类运动更加适合我们人,我们运动员几乎将乒乓球的技术练到了极致。所以几乎在任何国际比赛,包括世锦赛在内,只要是乒乓球的项目,我们队一般都能取得冠军。

然而,在24年前在国外举行的广岛亚运会,当时被视为我们女乒巅峰的邓亚萍,受命出战,它承载着所有国人的希望,人们认为她的胜利几乎已经板上钉钉,但是最终邓亚萍却黯然失败,而她当年所败给的国外选手,原来她竟是我们上海人,名字叫做小山智丽,而她在我们史的名字叫做何智丽。

曾经为我们地方队效力,她在比赛过程当中,每发一次球都会用日语说一声呦西,让国人感到非常愤怒,而在何智丽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极高的天赋却被要求让球

不得不说,何智丽的确是一名拥有着极高运动天赋的乒乓球选手,1964年出生的她,凭借着其出色的运动能力,被选入了我们地方队,在1982年,何智丽仅仅18岁的时候,又拿到了自己第一个全国冠军,之后又先后取得了亚洲冠军以及世锦赛冠军,作为一名运动员,何智丽获得了许多荣誉。

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除了在竞技场上进行比赛,在赛场之外,还有一些事情是她们不得不接受的。当时在我们地方队一直以来都有着让球的传统,这就要说到1987年在新德里举办的乒乓球世锦赛。当时的何智丽正值巅峰时期,风头正盛,一路上过关斩将,轻轻松松进入半决赛,而她决赛的对手有两名都是自己的队友,还有一名是国外选手梁英子。

梁英子是当年我们队的一大劲敌,她的球法十分灵活且老辣。而当年地方队的领导为了能够让我们队保证得到冠军,她们认为管建华更加适合和梁英子对垒,因此,她们命令何智丽,在半决赛战场上,必须让球,要让管建华胜出。

心有不甘,拒绝让球

虽然说这是地方队的传统,但是何智丽仍然无法接受,她对于自己的乒乓球技术有了十足的自信,她在参加这场比赛之前,已经刻苦训练了很久,就为了能够夺得冠军,而如今却要把这个机会拱手让与她人,她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其实在此之前,何智丽就曾经被命令过让球,在1986年举办的汉城亚运会上,当时的领导认为焦志敏更适合夺冠,何智丽不得不将冠军的位置让给了焦志敏。年轻气盛的何智丽,对于,这样在体育场上公然的规则十分不满,她不愿将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成绩,让与她人,于是她决定这次不听这个命令,在和管建华进行比赛的过程当中,何智丽拼尽全力将自己平常的所有技术全部使用了出来,而最终也获得了胜利。

还在决赛,她和梁英子比赛当中,她依旧大获全胜,打出了3比0的绝对优势,这种成绩无论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时尚的,但是何智丽的叛逆却让地方队的领导和队员们都十分不满,在她获得奖杯之后,全场没有一个队友或者领导为她鼓掌,全都提前退场。而当她回到国内之后,地方队的领导对她不听命令,不听指挥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且要求她严肃认真地做一份检讨,反省自己的错误。

要求作检讨,她负气出走国外

并且我们地方队开始将何智丽雪藏,不让她上场,在88年举行的奥运会上,如此盛大的赛事,世锦赛的冠军却没能出场,很多懂行的人就知道何智丽次体育生命结束了。而在此后的六年里,何智丽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她来自国外,名字叫做小山英之,她随男子嫁往国外,大名叫做小山智利。

当她来到国外之后,仍然没能放弃自己的乒乓球事业,她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男子每天就当她的陪练,而且让她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接到了国外地方队的邀请,成为了国外乒乓球队的一员,而在1996年,她第一次代表国外参加国际大赛,击败了我们队,她被国外国民拥护,得到了许多鲜花和掌声,甚至连国外天皇都亲自接见她,然而,所有我们人对于何智丽都是一片说声,认为她投敌叛国,是一个汉奸,卖国贼。

在之后,很多媒体对于何智丽的报道当中,都应用了向我们队复仇这一句子,其实这句话有失偏颇,何智丽的确心中有气,但是她内心当中的愤怒是因为那些规则,是那所谓的让球传统,不过从客观角度出发来说,何智丽的出走,的确让体育局进行了反思,从此之后让球传统便销声匿迹,体育环境变得更加公平时尚。

规则与个人命运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古风百四十年》

对于何智丽到底应该如何评价,其实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从我们的传统思维来看,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其实备受推崇,因为在当年我们急于在奥运会上来获得一些成绩,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名誉,所以对于胜利看的格外的新的。但是如果从个人角度出发的话,何智丽自己刻苦的训练和不懈的奋斗,以及自己内心的热爱,却不得不服从于让球的规则。

眼看着本来属于自己的胜利,被她人夺走,想必这种滋味也一定不会好受。所以这世间的事情其实都很复杂,换一个角度来看,或许就是另外一种评价,不过如今何智丽仍然致力于推广乒乓球这一运动,关于她到底是不是汉奸?应不应该受到谩说?这个答案交给时间来证明。

参考文献:

《营州歌》

《古风百四十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