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最近,有些沉寂的烏克蘭戰場又有了新消息:4月20日,北約祕書長延斯·斯托爾滕貝格對基輔進行未事先對外發布消息的訪問。這是俄烏衝突爆發以來北約祕書長首次訪問基輔,頗有些象徵意義——體現了北約對烏克蘭不離不棄的支持。

斯托爾滕貝格的姿態表明,北約又向烏克蘭招手,大門半開半掩,給基輔以開門接納之希望。然而,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裏烏斯在斯托爾滕貝格訪烏的同一天公開對外宣稱,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大門開了條縫,但現在不是做決定的時候”。

一個拉攏給希望,一個婉拒但話不說死——這是新世紀以來西方對烏克蘭一直採取的“挑逗”戰略,不同時期側重點不一樣而已。

冷戰結束以來,以美國爲首的西方陣營搞垮了蘇聯後,依然不遺餘力挖俄羅斯的牆腳。美歐打破不過奧德河的“君子協議”,將東歐諸國納入北約懷抱,歐盟一步步東擴到俄羅斯家門口,進一步壓迫其戰略緩衝空間。北約東擴完成了對俄羅斯的鉗形戰略包圍,也改變了歐洲地緣政治和戰略安全格局——北約戰機從波羅的海三國起飛,不到10分鐘就可以進入俄羅斯領空。

緊鄰俄羅斯的烏克蘭和格魯吉亞成爲西方的新目標,扶持親西方勢力發動顏色革命成爲西方的“絕活”——其中,許諾加入歐盟與北約,是最吸引兩國的“殺手鐧”。無論是烏克蘭2004年發生第一次“橙色革命”,還是2014年發生第二次“橙色革命”,親西方勢力的口號之一就是加入歐盟與北約。

2008年可能是烏克蘭最接近北約門檻的時候。2008年4月舉行的北約布加勒斯特峯會上,時任美國總統小布什提出讓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但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不爲所動,聯合法國等歐洲國家打掉了小布什的倡議。默克爾很清醒,俄羅斯絕不容許這兩個國家加入北約,一意孤行有可能把歐洲拖入與俄羅斯直接軍事對抗的危險境地。最終,烏克蘭與格魯吉亞只拿到“未來將加入北約”的“空頭支票”。

2008年8月8日,俄格戰爭打響,俄羅斯軍隊實現了對格魯吉亞軍隊的碾壓。出於對與俄直接軍事交鋒的擔憂,歐洲死活不會讓格魯吉亞加入北約。但另一方面,俄格戰爭讓俄羅斯與西方關係開始走向不歸之路,新冷戰的因子已經埋下。

在俄羅斯的棋盤裏,烏克蘭的分量遠超格魯吉亞。烏克蘭是俄羅斯文明之源,是俄羅斯與西方的最後戰略屏障。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中,西方“耍賴”趕走親俄的烏總統亞努科維奇,讓莫斯科感到被戲弄。被逼到牆角的俄羅斯只有放手一搏,兵不血刃將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烏東說俄語的部分地區也實現事實上的獨立。可以說,以克里米亞入俄爲標誌,俄羅斯與西方的“新冷戰”已然啓幕。

此後幾年,烏東地區戰亂不止,“明斯克協議”名存實亡,去年2月俄烏終於爆發了大規模衝突。在硝煙瀰漫、民生艱難之中,基輔政權再度高舉加入歐盟與北約的大旗。然而,俄烏衝突已經一年多,大規模戰事已經暫停,但天氣轉暖後新的規模攻勢似乎上了議事日程。如今,烏加入歐盟之事已被布魯塞爾婉拒,加入北約之事也前景暗淡。烏克蘭加入歐盟儘管是政治問題,但更大程度上牽涉到真金白銀,難度比加入北約大不少,因爲後者更多是政治問題。

儘管基輔一再熱情高漲,但現階段加入北約仍是一廂情願。北約是軍事同盟組織,根據北大西洋憲章,一國受侵略,被視爲對全體成員國的侵略,各成員國將採取集體軍事行動。在烏克蘭與俄羅斯兵戎相見的當下,誰願意冒此風險與核大國俄羅斯開戰?更何況,按照北約議事規則,只要有一個成員國反對,烏克蘭入約就沒戲,就算盟主美國點頭也不行。

“挑逗”戰略的核心在於,不能讓烏克蘭絕望,要讓基輔真心覺得加入還有戲,要假戲真唱。據路透社報道,斯托爾滕貝格邀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出席7月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的北約峯會,並稱烏克蘭“入約”將是峯會重要議題。4月20日,澤連斯基敦促北約成員國領導人擬定烏克蘭“入約”路線圖。

但這只是澤連斯基的一廂情願。北約成員國在接收烏克蘭問題上分歧明顯。現任德國政府繼承了默克爾的思路,依然是挑頭反對的重要力量。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裏烏斯公開稱烏克蘭加入北約爲時尚早,就是明證。

不過,作爲補償,德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和軍事裝備則比以往積極。德國已承諾向烏提供“豹”-2主戰坦克、Zetros重型軍用卡車、邊境巡邏車、“愛國者”導彈發射裝置等,並在北約成員國波蘭和斯洛伐克部署“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作爲北約增強東翼力量的舉措。

總之,在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上,西方陣營裏有人唱紅臉,有人唱白臉,既不讓基輔絕望,又不讓其看到大的希望。烏克蘭何時能加入北約,中短期可能性不大,起碼維爾紐斯北約峯會上不會有實質性進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