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手握鋼鐵、稀土兩大業務,但鑑於行業的下滑,讓包鋼股份(SH600010,股價1.84元,市值838.8億元)的業績有些冰冷。

4月22日,包鋼股份發佈2022年年報,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721.72億元,同比減少16.26%,歸母淨利潤則虧損約7.3億元,同比下滑125.47%。

對於虧損原因,包鋼股份在年報中並未詳細提及,但提到“鋼鐵行業在原料價格高企、鋼價下跌的雙重影響下,盈利壓力顯著提高”。

在此前發佈的業績預虧公告中,包鋼股份將虧損直接歸咎於鋼鐵行業,並稱:2022年,受上游原燃料和鋼鐵行業市場波動及疫情影響,公司主要鋼鐵產品毛利率大幅下降,銷量同比減少,盈利水平明顯下降,導致公司2022年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蘭格鋼鐵數據顯示,從噸鋼利潤數據來看,2022年整體鋼鐵行業噸鋼利潤呈現快速下降的態勢,全年的噸鋼利潤僅在五十元左右,而重點鋼企的噸鋼利潤可以到百元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預披露階段,鋼鐵企業業績預減、虧損的消息頻出,動輒上億元的利潤減少甚至超十億元的虧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重點鋼鐵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5875億元,同比下降6.35%;實現利潤總額982億元,同比下降72.27%。

“從大幅盈利到大幅虧損,從降本增效到減虧盈利,從減產減虧到結構調整,從兼併重組到產業集中,從生死存亡到樂觀面對,從戰術擴張到戰略調整,國內鋼鐵行業的深度戰略調整由此開啓。”此前,蘭格鋼鐵研究中心副主任葛昕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除了鋼鐵板塊,包鋼股份還涉及稀土產業。2022年,公司生產稀土精礦15.86萬噸;生產螢石精礦11.76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重要的戰略資源,稀土受到國家部門的管控,國內嚴格控制稀土的生產和冶煉分離。工信部、自然資源部分兩批下達的2022年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合計爲21萬噸和20.2萬噸,分別在2021年的指標基礎上增加了4.2萬噸和4萬噸,同比增幅均爲25%。

此外,2022年中國稀土市場整體呈現先漲後降再穩的態勢。2022年稀土產品價格對比近年上漲明顯,貿易額也隨之大幅增長。2022年2月,氧化釹均價達到近十年最高價,爲116.87萬元/噸。

在鋼鐵產業受到週期影響,盈利下滑之時,稀土產業也被包鋼股份寄予厚望。在可能面對的風險對策中,包鋼股份提到:對標行業先進企業,大力推進公司體制機制改革,建立試點推行放權搞活,突出稀土鋼優勢,提升稀土鋼品牌,構建系統化的智能製造發展機制,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