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債發行審覈工作的新老劃斷來了。

政府機構改革迎來最新進展。4月21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企業債券發行審覈職責劃轉過渡期工作安排的公告》,爲確保企業債券發行審覈職責劃轉工作的有序銜接和平穩過渡,監管設置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6個月時間爲過渡期,過渡期內企業債的受理審覈保持不變,發行承銷、登記託管安排保持不變。但註冊職能從國家發改委調整爲證監會履行。

歷年來因發行門檻更高、審覈力度更嚴,企業債發行規模承壓。未來企業債劃歸證監會監管後,企業債和公司債審批規則是否趨同,甚至監管是否繼續同時保留公司債和企業債兩個券種,業內亟盼政策明細落地。

企業債審覈迎來過渡期安排

今年3月機構改革方案出爐,其中提到,證監會調整爲國務院直屬機構,強化資本市場監管職責,劃入國家發改委的企業債券發行審覈職責,由證監會統一負責公司(企業)債券發行審覈工作

對於企業債審覈未來如何進行“新老劃斷”,如今證監會有了明確的工作安排。根據4月21日證監會披露的公告,過渡期時長設置爲自公告發布之日起6個月。

過渡期內企業債券受理審覈、發行承銷、登記託管等安排保持不變。即中央結算公司負責企業債的受理工作,中央結算公司、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負責審覈工作。對於已受理未註冊的企業債券申請,繼續由中央結算公司、交易商協會推進相關工作。企業債的發行條件、信息披露及申報文件格式內容、報送方式等事項,仍然按照現有企業債券相關規定執行。

企業債仍在中央結算公司簿記建檔、招標發行。對於國家發改委已完成註冊且在有效期內的企業債券註冊通知書,可按程序繼續發行。企業債仍在中央結算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登記託管,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掛牌交易

不過,註冊環節有不同。據瞭解,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爲企業債的法定註冊機關。目前,過渡期工作安排明確中國證監會履行企業債券發行註冊職責,中央結算公司、交易商協會已受理未註冊的企業債券申請,報證監會履行發行註冊程序。

在監管執法和風險防範方面,公告稱,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證券交易所、登記結算機構、中國證券業協會等依法履行對企業債券的監管和風險防控職責,參照公司債券做好企業債券日常監管、稽查執法和風險防控相關工作。

而中央結算公司、交易商協會應當按照證監會有關要求做好企業債券發行審覈、日常監管、風險監測和維護市場平穩運行等相關工作。

債市大一統的關鍵一步

由於歷史發展原因,中國債券市場審覈一直是“九龍治水”的格局。統一債市是業內期待的監管發展方向。

據瞭解,監管部門依次有國家發改委、證監會(下轄交易所)、央行(下轄交易商協會)。其中,企業債由國家發改委審批;公司債由證監會及其下轄交易所審批;短融、中票、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等由央行及其下轄交易商協會審批。

由於多頭監管,審覈標準不一,市場難免出現監管套利的現象。2018年8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上首次提出“建立統一管理和協調發展的債券市場”。

方正證券債券研究團隊表示,我國信用債市場面臨多頭監管,不同監管機構在努力擴大下轄債券市場份額的同時,也會出現監管套利等問題。因此,由證監會統一負責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的發行審批工作對規範債券市場發展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也符合債券市場統一監管的頂層設計,是制度層面的重大進步。

華創證券固收團隊認爲,企業債審覈機構的變動是推動債券市場統一監管的重要一步。本次審批主管部門的改革,有利於債市大一統市場管理的推進,有效防範企業融資亂象。

分析師熱議未來審覈標準

正如前述提到,由於各監管部門對不同債券品種的審覈要求不一,所以未來證監會負責的企業債審覈門檻是否生變,是市場熱議話題。

據方正證券債券研究團隊介紹企業債發展歷程,由於國家計委在中國經濟發展初期對企業採用計劃經濟管理制度,對企業項目投資的全生命週期流程均進行管控,這一風格也延續到後來國家發改委對企業債券的發行審批工作中。

據悉,發行條件方面,與公司債相比,企業債增加對發債主體的盈利能力、資產結構、現金流等更爲細化的要求;募集資金用途方面,企業債券具體規定債券募集資金佔項目總投資比例,而公司債券僅要求按照募集方法所列資金用途即可。

從嚴的審批風格一方面降低企業債券的違約風險,但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根據方正證券統計,自2005年起,發行條件更寬鬆的銀行間債券和交易所債券陸續出現,企業債在信用債市場中的份額被快速擠壓。2022年,企業債券發行規模爲3681億元,僅佔全市場的3%。

平安證券分析師也表示,近年來企業債規模壓降的原因主要是審批較嚴格,導致發行人更多選擇協會債和公司債替代。其談到,企業債劃歸證監會監管後企業債和公司債審批規則預計逐步趨同,同時保留公司債和企業債兩個券種的意義不大。後續新發企業債的需求被公司債替代的比例較可能上行,於是存量企業債到期速度進一步超過新發債速度,導致企業債規模壓縮速度加快。

海通證券固收團隊認爲,後續企業債的發行審批標準或將逐步向公募公司債靠攏,但仍需要一定政策調整過渡期,建議持續關注後續企業債券審覈政策細則。

天風證券固收團隊談到,企業債和公司債的審覈規則或會趨同,調整後企業債的募集資金投向是否仍需與項目掛鉤、是否受公司債“紅橙黃綠”限制等有待政策進一步明確。“我們認爲如果保留企業債這一品種,原發改委較爲嚴格的審批規則可能會有一定放鬆,但或將受到公司債額度管控的限制。”其次,企業債的期限或會縮短與公司債類似,企業債因爲配套項目建設週期長,發行期限多爲7-9年期,調整後企業債如若不需與項目掛鉤,期限或會有所縮短,與公司債類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