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黃飛

  [ ChatGPT未來經過幾次迭代以後,有希望成爲每個人身邊無所不知的老師,這有可能促進教育機會的平等,長遠看甚至有助於改變東南亞國家舊有的不平等社會結構。 ]

最近ChaptGPT大火,出於專業敏感,筆者自然想到了一個問題,ChatGPT的廣泛使用會對東南亞國家的產業發展產生什麼影響?於是就把這個問題直接甩給了ChatGPT,不過ChatGPT居然有點情緒,回答說能不能別聊這個了。好像不願意特別談及自己,讓筆者覺得很好玩。

那麼就換個提問方式。第一個問題先問它怎麼看待東南亞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第二個問題再問它人工智能的進一步發展會怎麼影響東南亞國家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這次,ChatGPT稍作思考就痛快回答了。

第一個問題,ChatGPT認爲,隨着全球化的發展,東南亞地區逐漸成爲一個重要的製造業和服務業中心,與其他地區形成了緊密的產業鏈和價值鏈關係。一方面,東南亞國傢俱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廉價勞動力,使得該地區成爲許多跨國公司的製造基地。此外,東南亞國家還以其獨特的地緣政治位置和開放的經濟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國直接投資。另一方面,東南亞國家還是一個重要的服務業中心。例如,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和跨國企業的區域總部就設在新加坡。東南亞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其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和穩定都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筆者表示認可。東南亞作爲一個有活力的經濟體,在勞動力人口、市場和原材料方面的優勢非常突出。另外,東南亞的區位優勢突出,還是大國利益的交匯處。在這一輪中美競爭和全球化變局中,東南亞成爲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和全球產業鏈中的重要節點。東南亞作爲國際產業鏈不可或缺的一環,與各種經濟和政治利益相糾葛,除非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地位只會越來越重要。

第二個問題,ChatGPT認爲,人工智能對東南亞國家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產生影響的程度將取決於這些國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水平和能力。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從而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人工智能的發展爲新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提供了新的機遇;人工智能在許多領域,如金融、物流和醫療保健等方面都已經得到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可以替代某些重複性和低技能的工作,從而降低企業的勞動力成本。這可能會使得東南亞國家在某些製造業領域的優勢得到進一步提升。如果東南亞國家能夠積極採取措施促進人工智能的發展和應用,他們有望在國際產業鏈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覺得ChatGPT的回答比較套路化,也缺乏對東南亞各個國傢俱體狀況的分析。和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相比,ChatGPT對我們理解第二個問題幫助有限。如前所述,筆者對東南亞在國際產業鏈中地位的理解是,除非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地位只會越來越重要。而人工智能從潛力上來看,恰恰不是一般的技術變革,而可能引發新的工業革命。

從2016年的AlphaGO到現在的ChatGPT,人工智能在專用和通用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尤其是ChatGPT的出現,讓人工智能廣闊的商業應用前景逐漸明朗,這給過去幾年有點沉寂的人工智能產業打了一針興奮劑,掀起了一輪新的研發和投資熱潮。美國引領了這個領域的革命性變革,中國在數據和場景應用開發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同時在緊緊追趕最前沿的技術。人工智能對於全球和地區產業鏈的改變乃至重塑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有些已經是現實,有的影響迫在眉睫,有的影響還需要稍長的時間才能顯現。在東南亞,人工智能對產業發展的影響會是多方面的,而且會因行業因國家而異。

就東南亞的數字經濟和傳統經濟數字化而言,人工智能會是很大的助力,這方面對人工智能技術也會產生很大需求。從人工智能目前的一些商業應用來看,它不乏對企業和產業乃至產業鏈賦能的能力。東南亞本土電商三巨頭Gojek、SEA和Grab正在積極採用人工智能技術。出海東南亞的中國主要互聯網公司如阿里騰訊都有不錯的人工智能研發基礎,以抖音爲例,它作爲一個爆款級應用包含了推薦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目前,抖音不僅僅是一個短視頻娛樂平臺,而且是帶貨的平臺。不少東南亞本地網紅以抖音爲平臺做電商,成爲東南亞數字經濟的一道亮麗風景。在ChatGPT出現後,有的電商賣家開始用ChatGPT寫營銷文案,不僅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完成得又好又快,還能各種語言穿插自如。甚至某些灰產乃至黑產也用ChatGPT來發展自己(比如來自東南亞的殺豬盤),當然這方面就需要加強監管和打擊。

可以預見,人工智能可能繼續降低東南亞數字經濟運行成本,助力東盟統一市場目標的實現。據科爾尼諮詢公司的研究,與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情況相比,如果廣泛使用人工智能,將使東盟國家的GDP到2030年提升10%~18%,至少相當於1000億美元。

就人工智能作爲一個行業本身而言,除新加坡之外的東南亞國家基礎都還相當薄弱。但是人工智能產業本身也有一條很長的產業鏈,東南亞本地的數據對機器學習非常重要,數據蒐集處理和標註等相對低端的工作完全可能在東南亞發展起來。東南亞國家也出現了一些人工智能公司,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等,但是技術水平和實力還遠遠不能和中美相比,尚處在人工智能產業鏈的低端,中美兩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在東南亞處於主要地位。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這樣基礎稍好的國家可能實現相對較大的發展,在產業鏈上佔據相對較高的位置,不過發展前景可能也主要限於場景化和應用化的開發。

目前,最大的一個擔心是,人工智能會削弱東南亞國家在勞動力成本方面的比較優勢,這方面的前景至少不是完全樂觀的。受影響最大的是話務外包和軟件外包這樣的服務業, 相關的國家如菲律賓會受到很大沖擊,這個前幾年還在蓬勃發展的產業正在沒落甚至消失。不過,人工智能對於從事製造業勞動力的影響還難以簡單定論,一方面取決於技術發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對於製造業來說,除了人力資源成本,還有對區位和制度等因素的考慮,有時還受到政治的影響。對於菲傭、印尼女傭這樣的勞動力輸出產業來說,人工智能在短時間內還無法取代人力服務的價值。

東南亞國家資源行業的優勢相對不易動搖,印尼實行的通過限制礦產資源出口來吸引外資並進行產業升級的政策仍會比較有效。東南亞的不同行業、不同國家本來就有不小的差異,現在會因爲人工智能的影響出現進一步分化。

但假如人工智能也能給勞動力賦能,前景會變得樂觀一點。人工智能在教育培訓方面有很大的應用潛力,對於教育資源不足的大部分東南亞國家來說,或許是個福音。ChatGPT未來經過幾次迭代以後,有希望成爲每個人身邊無所不知的老師,這有可能促進教育機會的平等,長遠看甚至有助於改變東南亞國家舊有的不平等社會結構。即使有些工作消失,新的工作也會被創造出來,東南亞勞動者如果能提高素質,適應社會和技術的變化,就可能保持優勢。

國際關係中以及國家內部的技術與社會互動非常複雜,難以準確預知結果。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已來,變化正在加快。在要素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只能在這場變革中密切跟蹤東南亞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發展。東南亞是我國企業出海和對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RCEP正式生效之後在產業鏈上和我國有了更緊密的聯繫。我們需要認識到人工智能既可能扮演賦能者,又可能同時扮演規則改變者的角色。另外,ChatGPT的巨大成功是研發長期主義和理想主義的結果,這還是我國產學兩界的不足之處。要改變世界,還需從改變自己做起。

(作者系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學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