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开盘,“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SH605089,股价61.08元,市值61.08亿元)股价迅速走低,盘中一度触及跌停,市值较最高点已经跌去约55.9%。

前一日晚间,味知香同时披露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财报显示,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收7.98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7.95%。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收2.02亿元,同比增长8.61%;实现归母净利润3562.92万元,同比减少0.17%。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这是味知香近三年来首次营收增幅跌至个位数。预制菜行业方兴未艾,头顶A股“预制菜第一股”光环的味知香为何会陷入“增长瓶颈”?

产能瓶颈

“近年来,公司一直面临产能不足的问题,公司发展受限于产能。”2022年年报中,味知香反复提及一个词语——产能,并将公司目前的发展瓶颈归咎于此。

“目前,公司产能已经实现满产满销。随着公司销售渠道的扩充,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新的产能投入生产,才能满足当前产销需求。”

味知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已投入使用的工厂产能规划为1.5万吨/年,2022年度实际产能约为1.95万吨,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130%。

具体来看,当期公司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分别小幅增长了1.28%和1.13%,库存量则同比减少了32.36%。分产品来看,牛肉以及家禽类仍是味知香主要的产销产品,期内牛肉销售量合计600.57吨,同比减少15.04%;家禽类销售量合计541.92吨,同比增加15.16%。

体现在销售收入层面上,报告期内,公司肉禽类产品实现收入5.27亿元,占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66.91%。其中牛肉类产品实现收入3.35亿元,同比减少5.78%,牛肉产品占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同比略微下降,为42.45%。

味知香方面表示,在吴淞江工厂投入使用后,公司产能将得到扩充,解决产能瓶颈问题。据悉,吴淞江工厂新厂房规划产能为5万吨/年,新厂房产能先进行部分投产,后期根据生产运营情况逐步释放。

据2021年年报,截至2021年底,味知香募投建设的年产5千吨的食品用发酵菌液及年产5万吨发酵调理食品项目厂房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项目将对现有设备进行全方位升级,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优化现有的工艺条件,从生产环节的各方面进一步强化安全标准,以达到更高标准的食品安全要求。

截至目前,该新工厂仍在建设中尚未投产。2022年年报显示,味知香当期在建工程从期初的7288.59万元增至1.72亿元。

对于新建厂房何时投产,4月26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续两次拨打味知香年报公示的电话号码,但均未能接通。

to B还是to C?

产能瓶颈固然是影响企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从味知香的经营模式上看,产能因素并非全部。

据了解,味知香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为零售渠道和批发渠道,其中零售渠道按照公司管理政策、品牌授权和客户条件的不同分为经销店渠道和加盟店渠道,批发渠道客户一般从事冷冻食品批发业务。

用更简单的方法区分,零售渠道以“味知香”产品为主,主要面向C端的消费者,这部分业务也包括天猫、京东旗舰店等线上业务;批发渠道以“馔玉”品牌为主,面向B端机构、企业,由批发商采购后销售给酒店、 餐厅、食堂等客户。

截至2022年底,公司累计拥有加盟店1695家,经销店705家,批发客户442家。来自经销和加盟店的收入占据着公司的主要营收,当期加盟店模式实现收入4.26亿元,占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3.98%;经销店收入1.27亿元,全年营收占比15.91%;批发渠道实现收入2.17亿元,占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27.49%。

将直销以及电商销售等模式考虑在内,味知香2022年to C与to B的收入比接近7:3。这样的营收格局与机构们对当下市场趋势的预判存在一定的偏差。

《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近两年间,消费者对预制菜产品需求增多,各大电商、生鲜超市预制菜销量成倍增长,C端预制菜产品接受度提升。在B端方面,预制菜有效地降低了餐厅运营成本,缓解了疫情期间堂食业务的损失,成为餐饮企业降本增效的利器。

B端和 C端业务蓬勃增长,但因两者面临的市场不同,其发展难度也不尽相同。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记者分析称,从未来的角度看,to B和to C肯定要两条腿走路,其中to B成本低、体量大,而to C运营的复杂度、难度比较高。

to B和to C市场间难度的差异间接塑造了当下的市场格局。《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指出,当前国内的预制菜市场85%以上的需求仍在B端,小吃快餐店、连锁餐饮店、主打外卖的餐饮店、团餐等是预制菜应用的主要场景。

“未来B端仍是主流场景,C端还需要时间教育市场。”上述报告指出。

在这样的市场趋势下,味知香仍然主攻C端,并且专注提升线下店铺效率。财报显示,2022年度,味知香的电商渠道销售收入合计805.65万元,同比减少了47.05%。因电商业务减少,当期公司的销售费用也同比减少了14.95%。

味知香在财报中表示,目前公司零售渠道已拓展到安徽、湖北、福建、江西、山东等区域,公司批发渠道已面向全国市场。公司将持续加大业务扩张力度,大力布局销售区域,强化营销网络建设,加大市场覆盖面,提升市场占有率。

截至目前,味知香的业务仍以华东区域为主。从地区分布来看,2022年度,公司华东地区实现收入7.49 亿元,占全年主营业务收入的 94.99%。

来自外部的“威胁”,同样制约着味知香的业务增长。

“第一股”护城河尚在否?

“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今年2月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预制菜产业被首次列入其中。

《2022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指出,2021年至2022 年上半年我国预制菜行业融资事件20余起,融资金额达数百亿元。预制菜品类融资金额占餐饮行业融资金额的10%左右。

资本进场,推动行业蓬勃发展。艾媒咨询给出一组数据,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B、C 端激增的需求吸引了生鲜电商、餐饮等企业的布局,行业玩家增多,2026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10720亿元。

眼前是行业21.3%的增速,视野外是万亿的市场规模想象,头顶“预制菜第一股”光环的味知香却陷入增长瓶颈,并在二级市场被投资者用脚投票。

“中国的预制菜应该进入了一个相对产销两旺的红利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味知香的整体护城河就不保了。它虽然是‘第一股’,但是以它的品牌渠道能力,可能会被超越。”在朱丹蓬看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预制菜赛道,味知香现阶段的研发能力存在短板。

据味知香披露,公司当期研发费用合计341.18万元,同比增加51.63%。与安井食品、千味央厨等预制菜概念股相比,味知香的研发投入相对较低。

“跟研发费没有太多的直接关系。”朱丹蓬认为,和“人才”的关系更大。

年报显示,当期公司内的研发人员总数共12人,其中本科5人,专科1人,高中及以下6人。从年龄分布看,三十岁以上的人员有10人。

对于人才问题,味知香表示,随着新产能即将投产,公司业务规模随之不断扩大,需配备更专业的人才。公司将以现有团队为基础,保证公司人才队伍稳定的同时加强引进“高精尖”专业人才,充实公司的人才储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