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国九条”是利好,可这两天市场却很糟。

为什么?

这要从A股的基本规则说起。

1

A股长期3000点,背后是一套精心设计的规则。

2007年2月,A股历史上第一次涨超3000点。

上证指数年k

1990.12-2024.4

数据来源:雪球

17年后的今天,A股仍然在3000点徘徊,昨天盘中还一度跌破了3000点。

而在这17年里,我国的GDP翻了整整4.7倍。

中国GDP总额 2007-2023

数据来源:同花顺ifund

我们知道,上市公司是拉动一国GDP增长的核心发动机。

照理说,一个国家的GDP增长应该与股市表现保持同频。

可为什么中国的GDP翻了4.7倍,而A股长期3000点呢?

很简单。

咱们A股,是涨股本,但不涨股价。

从2007年开始算,上证指数成分股的总股本翻了4.5倍。

哎,这是不是和前面说的GDP翻4.7倍这个数字特别吻合?

咱们可以把股市想象成一个蓄水池。

水量(总市值)确实与GDP同步增长,但底面积(总股本)也在同步增长。

其结果,就是水位(指数点位)长期平稳。

我们反过来看美股。

标普500从2013年至今,总股本只增加了15%,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总股本却增加了80%。

那咱们的上涨难度,当然就要比美股大得多。

别人是点位越来越高,我们是池子越来越大。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呢,还是A股的定位问题。

咱们A股在创立之初,就被定位成了融资市。成立A股的目的,是为了给实体经济输血。

核心KPI呢,一直都是A股给实体经济融了多少资,而不是股民赚到了多少钱。

之前像什么退市机制不完善、财务作假罚酒三杯,本质上,其实都是为了保证融资总量这个KPI不下滑。

这样你明白了吧,人家那才是一家人。

不过,这次的“国九条”可谓是打蛇七寸,正在试图解决问题。

这次国九条的核心思想,只有一句话:

促进A股从融资市向回馈市转变,尽可能给A股做出赚钱效应。

你像提高IPO标准、规范退市制度,其实就是在遏制池子的扩大速度,变相促进水位的上升。

因此,从长期上看,只要这次的“国九条”能够严格执行,绝对是有利于股市与股民基民的纲领性文件。

那,为什么“国九条”出炉之后,市场反而被打崩了呢?

2

因为制度更多地是帮你避坑,告诉你什么不能投,却不能指明方向。

就像法律只能告诉你什么不能做,而道德才能告诉你该做什么。

能指明上涨方向的,是经济数据

问题在于,最新的经济数据迷雾重重。

分析它比我昨天破解蔡嵩松犯了什么罪还困难。

今天上午刚出炉的数据,我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大大超过预期的4.6%。

表面看起来很好,但一看细项,我CPU被烧晕了。

3月消费只增长了3.1%,但预期是4.6%。

3月工业增加值是4.5%,而预期是6%。

只有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是超预期的,但也只有4.5%,略微超出4.1%的预期。

这就像什么呢?

小明高考总分680,能上个985 。

但他语文90分,数学7分,英语25分,理综87分。

怎么加总都加不出680来。

可能只有把什么烈士子女、少数民族加分、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等buff加满,才有可能凑出680来。

说真的,上午GDP数据出来之后,坐我旁边的派克斯宏观研究员,他把计算机按冒烟了都没算明白这笔账。

同样数学不好的,还有外资。

你看这个北水曲线,本来走得不错,持续流入。10点一出GDP数据,大幅流出。

顺便说一句,按照监管新规,可能我们很快就看不到外资数据了。

每日利空消息,又少了一点呢。

说回来,5.3%的GDP增长数据很棒,可从细项上看,却找不楚拉动经济的核心动力板块是谁。

摸不着头脑,资金就缺乏共识,自然就找不到能能形成合力的方向。

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在“国九条”的影响下,大家都看明白微盘乃至于小盘是未来重点监管的方向、有价值清零的风险。

于是,小盘股微盘股资金出逃。

微盘股连续两条以超过9%的跌幅下杀。

微盘股日k

但最新的宏观数据,又没能大家看明白中期的核心增长点在哪。

于是,逃出来的资金,又不敢下手。

这就像高考选专业似的。

所有人都知道土木是垃圾专业,但也没人知道啥是好专业。

而我认为,对于现阶段A股来说,没有方向,可能就是一种方向。

3

太阳底下无新事,A股现阶段的问题,和世纪初的日本如出一辙。

日股历史上,有两段时间股市出现了长熊。

1990年-1995年,2000年至2012年。

前者是日本地产泡沫,后者则是日本陷入长期通缩。

是不是都是咱们现在已经碰到或者有可能碰到的经济问题?

而在这两段时间内,日本的高股息风格指数,都明显跑赢了代表市场整体的日经225指数。

尤其在2000年-2012年,高股息策略不仅跑赢日股大盘,还在长熊中获得了明显正收益。

日本民间股神桐谷就靠着高股息策略在长期熊市中赚了5.5亿日元。

一直到2012年,安倍上台,日本奉行“安倍经济学”开始了天量放水。

日本经济活力被激活、通缩结束,日经225开始重新跑赢高股息策略。

因此,从日股的经验上看,当经济缺乏前进动能时,市场大盘往往增长乏力,而高股息却能获得超额收益。

反过来,当经济增长迅猛时,成长股就会比价值股更有优势。

这个结论,在A股历史上同样适用。

从A股历史上看,往往市场没有核心热点、主力都不知道买啥赚钱的时候,就是红利股的发力时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