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十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在北京開幕。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大會了解到,北斗系統在國內已實現主用地位,在衆多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成爲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科技力量。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過12億臺/套。2035年前,我國將建成以下一代北斗系統爲核心的國家綜合時空體系。

本屆年會以“數字經濟 智能導航”爲主題,共吸引來自國內外衛星導航領域的頂級專家、學者和產業界領軍人物、優秀人才4000餘人線上線下參會。

北斗系統在國內已實現主用地位,在衆多行業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成爲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科技力量,北斗芯片、模塊、天線等系列基礎產品已經實現億級量產規模。截至2021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超過12億臺/套。

與會專家透露,《中華人民共和國衛星導航條例》即將出臺,將規範和加強衛星導航活動管理,健全衛星導航系統建設等配套制度,不斷完善衛星導航法律制度體系。

北青報記者從會場獲悉,北京已成爲北斗時空信息產業的集聚區和創新應用示範區,集聚了一批行業領軍企業,23家北斗領域上市企業佔全國半數以上,產業總體規模已達1300億元,其中基於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的核心產值約爲8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5%,規模和增速引領全國。

文/本報記者 溫婧 宋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