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趙白執南

銀保監會4月2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銀行保險機構總資產均實現兩位數同比增長,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實現同比略降,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合理區間。

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實施兩個新準則將爲保險業發展注入新動力。此外,銀保監會積極推動銀行保險機構積極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穩步推進各類商業養老金融業務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主要風險監管指標處於合理區間

數據顯示,銀行保險主要業務保持穩步增長。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397.3萬億元,同比增長11%。保險公司總資產28.4萬億元,同比增長10.5%。保險資金運用餘額26萬億元,同比增長10.6%。

主要風險監管指標處於合理區間。初步統計,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3.9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259億元。不良貸款率1.68%,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爲82%,保持較低水平。

風險抵禦能力整體充足。一季度,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6679億元,同比增長1.3%。一季度末,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爲14.86%。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餘額較年初增加2572億元。撥備覆蓋率爲205.2%,持續保持較高水平。目前,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96%,保持在合理區間。

從服務實體經濟來看,呈現投放力度加大、服務方式優化、融資成本降低的特點。比如,一季度,製造業貸款新增2.2萬億元,同比多增3819億元。民營企業貸款新增3.7萬億元,同比多增1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新增2.3萬億元,同比多增8088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下降0.38個百分點,民營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上年下降0.06個百分點。

新準則爲保險業注入新動力

上市保險公司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和《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兩個新準則。“兩個新準則作用是正面的、利好的,實施兩個新準則一定會爲保險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將再上新臺階。”上述負責人說。

從實施範圍看,主要是在境內外同時上市和在境外上市的保險公司實施,共有10家,分別爲人保集團、太平保險集團、中再保險集團、平安保險集團太平洋保險集團、陽光保險集團、人保財險、國壽股份、新華人壽、衆安在線財險。非上市保險公司自2026年1月1日起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4月26日晚間起,這10家上市險企將密集發佈一季報,屆時新準則的影響將有所體現。

對此,上述負責人透露,從2023年一季度情況看,實施兩個新準則後保險公司資產負債表基本保持穩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變化不大;從利潤表看,實施兩個新準則對保險公司營業收入影響相對較大,利潤總體實現正增長。對營業收入影響相對較大,主要是由於原準則下保費收款一次性全額確認爲收入,新準則下保費收款在整個保險期間逐期確認收入。

養老理財產品

發行規模超千億元

在銀行保險機構參與個人養老金制度方面,銀保監會介紹,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相關商業銀行均已推出個人養老金儲蓄產品,已有18只理財產品、25款人身保險產品納入個人養老金制度。

在商業養老金融業務方面,截至一季度末,累計保費規模50.8億元,投保件數42.9萬件,其中新產業、新業態從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投保超過6萬件。

銀保監會表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養老理財產品共發行51只,累計發行規模1004.9億元,投資者人數合計46.7萬。針對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金試點,目前試點公司均已推出商業養老金產品和服務,業務規模穩步增長。同時,試點公司正在積極探索利用多渠道開展商業養老金業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