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26日,阿根廷政府宣佈將開始用人民幣而非美元支付從中國進口的商品。阿根廷政府在一份聲明中稱,今年4月將用人民幣而不是美元支付價值約1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此後每月約有7.9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將用人民幣支付。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阿根廷研究中心祕書長林華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阿根廷美元儲備日益減少的形勢下,使用人民幣結算中國進口商品有助於緩解其匯率貶值和物價壓力。

當前,阿根廷通脹已突破3位數,3月年化通脹率達104%。出於抑制通脹等考慮,阿根廷央行4月20日加息300個基點至81%,爲2023年第二次加息。

阿根廷央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繼續監測物價總水平、外匯市場動態和貨幣總量的演變,以調整其利率政策”。

林華對記者稱,在高通脹、高利率環境下,阿根廷2023年經濟前景並不樂觀。未來,要提振經濟,主要取決於該國大豆收成和出口前景能否有所改善。同時,在鋰礦等礦業領域的投資吸引力有望增加,或有助於其經濟復甦。此外,中國和阿根廷在基建、電力等領域的合作仍有較大潛力,這有助於爲阿根廷經濟增長注入動能。

阿根廷通脹形勢不樂觀

上週,阿根廷央行將基準利率上調300個基點至81%,高於市場預期,爲今年第二次加息。

自2022年1月啓動加息週期以來,阿根廷已加息4300個基點。此前,自2020年11月17日至2022年1月6日,阿根廷央行一直將基準利率維持在38%的水平。

阿根廷進一步收緊銀根之際,正值其物價飆升壓力愈加突出。阿根廷國家統計與人口普查研究所4月14日發佈的報告稱,阿根廷3月通脹率爲7.7%,過去12個月累計通脹率達104.3%。

林華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阿根廷通脹持續高企主要受財政、貨幣政策以及經濟結構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

較長一段時間內,阿根廷政府採取偏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財政赤字水平較高,這是該國通脹持續高企的主要原因。

近期,乾旱衝擊了大豆等農作物收成和出口創匯能力,這也是阿根廷自1929年有官方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乾旱。同時,美聯儲持續加息環境下,該國面臨資本外流和債務負擔加劇,美元外逃疊加美元收入減少,美元短缺,而投資者和國內民衆對阿根廷金融和經濟環境信心也不足,加速了阿根廷比索貶值,通脹形勢嚴峻。

受訪專家均表示,阿根廷通脹問題反映出其經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

林華對21記者稱,阿根廷經濟發展主要依靠大豆、牛肉等大宗商品出口,而生活日用品主要依賴進口,自身生產供應能力不足,經濟對外依賴度較大,容易受到輸入性通脹的衝擊。從目前形勢來看,阿根廷控制通脹的前景不樂觀,通脹走勢主要取決於阿根廷美元收入前景、外界對阿根廷經濟信心能否得到提振等因素。

上海大學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時學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包括阿根廷在內的拉美通脹問題通常被看作結構性通脹,根本原因在於生產供應不足。增加出口收入的同時本國市場供應減少,難以在增加出口收入和平抑國內市場通脹之間取得平衡。

阿根廷經濟增長動能何在

鑑於國內外多重挑戰和制約,近期國際機構對阿根廷2023年經濟增速預測有所下調。

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拉加經委會)4月20日發佈的報告預測,2023年阿根廷經濟將萎縮2%。此前,2022年10月,拉加經委會預測阿根廷2023年經濟將增長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11日下調阿根廷經濟增長預測,預計該國2023年經濟增長率達0.2%,較去年10月2%的增長預測大幅下降。

考慮到嚴重乾旱可能帶來的影響,世界銀行4月早些時候預測,2023年該國經濟將出現零增長。

此外,摩根大通2月17日發佈的一份報告稱,農作物乾旱加劇了阿根廷經濟進一步下滑的預期,這個南美第二大經濟體今年料萎縮1.7%,高於此前預估的萎縮0.5%。

江時學對記者稱,當前阿根廷經濟還沒有徹底擺脫新冠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特別是中小企業恢復增長以及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實現良性運轉尚需時日。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今年阿根廷將迎來總統大選,選舉完成後新一屆政府在經濟政策實施上是否具有延續性,也將影響該國經濟復甦前景。

“從目前形勢來看,阿根廷2023年經濟滯脹困境將愈發嚴重和突出。”林華表示,一方面,要控制通脹,需要採取緊縮財政和貨幣政策。另一方面,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採取財政緊縮和收縮銀根的舉措將抑制宏觀經濟增長。長遠來看,阿根廷需逐步優化經濟結構,推動經濟多元化發展,纔有可能實現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與阿根廷在金融等領域保持的良好合作有望爲阿根廷經濟復甦增添動能。

阿根廷經濟部長馬薩4月26日表示,預計自今年5月始,阿根廷自中國進口將全部使用人民幣結算,不再使用美元結算。同時,提高進口審批效率,自中國進口的審批時間由180天縮短至90天。

林華指出,中國是阿根廷第二大貿易伙伴,兩國貿易直接使用人民幣交易,有助於在阿根廷美元短缺的情況下爲其節省美元開支,有利於其國內金融市場穩定。同時,阿根廷近幾年受美元利息變動影響,資本外逃現象突出,使用人民幣作爲貿易結算主要貨幣,能夠幫助阿根廷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長期來看有助於其經濟實現更加良性的發展。

在此次宣佈使用人民幣結算中國進口商品之前,今年1月,阿根廷央行表示,阿根廷和中國已正式擴大貨幣互換協議。自2009年4月至2023年1月,中阿已6次簽署貨幣互換協議。

“中阿金融合作不斷深化爲兩國經貿關係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未來雙方在農產品貿易、鋰礦、基建、能源等領域的合作潛力有望進一步釋放。”林華稱。

近年來,由中企承建的吉賽水電站、高查瑞300兆瓦光伏發電等項目對促進阿根廷經濟、民生髮展具有較大意義。江時學表示,伴隨阿根廷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未來來自中國的投資將持續幫助阿根廷的經濟發展,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改善將是拉動阿根廷增長的主要着力點。

(作者:舒曉婷 編輯:和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