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舒曉婷 北京報道

20世紀70年代,時任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宣稱:“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

現如今,在能源轉型等諸多因素驅動下,有“白色石油”之稱的鋰資源對於各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從鋰礦分佈情況來看,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數據,拉美的鋰儲量約佔全球已探明鋰儲量的60%。拉美國家中,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因其鋰儲量豐富被稱爲“鋰三角”。這些國家的政策走向或多或少影響着國際鋰供需前景和鋰產業鏈格局。

智利政府再次提出推進鋰產業國有化。智利總統博裏奇(Gabriel Boric)上週宣佈國家將參與鋰資源開發全球流程。博裏奇指出,智利政府2023年下半年將向議會提交創建國有鋰業公司的法案。對國家有戰略價值的項目,智利國有企業必須在公私合營中佔據控股地位。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智利政府發佈鋰資源開發戰略表明當局希望藉助能源轉型的歷史性機遇,通過推動鋰業國有化提升智利國際地位的願望。同時,也反映了當前在俄烏衝突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趨勢下,世界及拉美地區資源民族主義的抬頭趨勢。從實際層面來看,該戰略能否落地主要取決於國會批准情況及相關利益參與方斡旋結果。

拉美國家對全球鋰鹽定價權影響或有限

在各國設定“碳中和”目標、推動綠色轉型等背景下,新能源發展是大勢所趨。鋰資源作爲生產電動汽車電池,存儲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主要原料之一,已經被多國列爲戰略性資源。

由於鋰離子電池市場的強勁需求和鋰價的上漲,全球鋰產量和消費量不斷上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23年1月發佈的《礦物商品摘要》,不包括美國的產量,2022年全球鋰產量從2021年的10.7萬噸增長到約13萬噸,增長了21%。2022年全球鋰消費量預計爲13.4萬噸,比2021年的9.5萬噸增長41%。

此外,隨着勘探的不斷深入,全球已探明的鋰資源已大幅增加,總量約爲9800萬噸。其中,玻利維亞2100萬噸,阿根廷2000萬噸,智利1100萬噸,澳大利亞790萬噸,中國680萬噸。

智利作爲主要的鋰儲量和鋰生產國,其關於鋰業的國有化政策牽動全球鋰供需和產業鏈格局。

根據智利現行的礦業政策,其鋰礦資源歸國家所有,SQM和雅寶通過與智利政府機構Corfo(智利生產促進局)簽訂長期租約,對Atacama鹽湖進行商業化開發。

根據智利總統博裏奇近日表態,SQM和雅寶租約有效期分別至2030年和2043年,到期前均可正常生產,到期後智利政府或將參股企業。

對此,認爲,從目前發展形勢來看,拉美國家國際鋰價話語權有限,部分國家提出的國有化相關政策難以對國際定價造成重大沖擊,對中國鋰礦進口也尚難構成“卡脖子”威脅。中長期來看,鑑於拉美有鋰國家在新能源轉型中仍佔據重要地位,其在鋰業市場中的話語權仍將不斷擴大。伴隨着中國鋰資源主權意識不斷加強,國內鋰礦供應也有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有色金屬分析師陳禕萱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短期而言,智利可能的政策變動對中國鋰資源進口影響有限。合同到期前SQM與雅寶仍能維持正常的生產及銷售策略,而中國仍是其不可或缺的第一大市場。長期來看,鋰資源國有化的推進將一定程度上限制其餘企業進入智利開採鋰資源,這將加大中資企業佈局南美鋰資源的難度。同時,從產業格局而言,未來智利鋰資源的供給份額將逐漸稀釋,其掌控全球鋰鹽定價權的設想或難以達成。

光大期貨有色研究總監展大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隨着中國企業仍在海外不斷佈局,雖然中國對鋰資源進口依賴度高,但資源實際掌控權利也不小。目前,澳洲開發資源已經走上正軌、未來非洲資源也值得期待。同時,中國也有豐富的鹽湖資源,目前產能約有10萬噸左右,不少企業也在大力發展國內鹽湖提鋰以免被他人掣肘。另一方面,中國提鋰技術較爲先進,智利或也希望與中資企業合作,屆時也可能打開新局面。

本輪國際鋰價或跌破10萬元/噸

自2022年年末至今,終端需求階段性不及預期,產業鏈各環節信心缺失導致主動去庫存,鋰鹽表觀需求承壓收縮,負反饋循環帶動國際鋰價急速回落。

陳禕萱稱,隨着價格擊穿部分外購礦鋰鹽廠的成本線,供應端的減產及挺價或加劇供需雙方的博弈,價格跌勢將逐步放緩。同時,當終端需求回暖、渠道庫存較前期峯值有所去化、價格跌勢逐步放緩後,行業信心修復有望帶動新一輪補庫週期的開啓。

“短期而言,二季度國際鋰價或是年內低點,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有望於15萬元/噸-20萬元/噸附近止跌企穩;中期來看,隨着新產能的持續投放,2024年-2025年全球鋰資源將呈現出更大幅度的過剩,驅動國際鋰價進一步下探,本輪國際鋰價大概率將跌破10萬元/噸、完成供給側出清後才能迎來新的均衡。”

展大鵬指出,全球大力發展新能源趨勢下,電池領域對鋰資源的需求較大,而對鋰礦的勘探、開採以及加工廠的建造、設備的定製等週期較長。長期來看,國際鋰價或將受到需求快速增長而有所支撐,價格拐點需關注回收情況。如果鋰資源不再單純依賴開採,那麼定價邏輯也將發生轉變,國際鋰價波動會趨於穩定。

(作者:舒曉婷 編輯:和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