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網

呂洋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今年以來,人民幣國際化在拉美推進成果喜人。1月,阿根廷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本幣互換協議,阿將在原有1300億元人民幣外匯儲備基礎上,額外獲得350億元用於外匯操作。3月,巴西與中國達成協議,將使用本國貨幣代替美元進行貿易。巴西央行還於同期宣佈,人民幣已超過歐元成爲巴西第二大國際儲備貨幣。4月26日,阿根廷政府宣佈,將使用人民幣結算從中國進口商品貿易。南美洲前兩大經濟體正交替發力,在貿易結算、跨境投融資等領域不斷加強與中國的人民幣合作。這不僅體現了拉美擴大與華合作、推動經濟復甦的迫切心態,更飽含着地區國家擺脫美元霸權掌控、追求獨立自主發展的殷切期待。

首先,選擇人民幣是拉美國家擺脫經濟困境的“良藥”。近年來,受新冠疫情、烏克蘭危機和美聯儲激進加息等因素影響,拉美經濟復甦步伐持續放緩。聯合國拉美經委會預計2023年地區經濟增速僅爲1.2%,南美兩大經濟龍頭巴西和阿根廷預計增速僅爲0.8%和-2%。在負面經濟預期下,資本加速外流,引發金融動盪。

特別是阿根廷今年以來又遭遇乾旱,農業減產、出口縮水,使外匯儲備加速消耗,本幣比索兌美元匯率持續走低,3月年化通脹率達104%,美元外債壓力也愈發沉重。對阿根廷來說,使用人民幣進行對外貿易可以幫助其節省美元進口開支,將更多出口獲得的美元用於穩定金融市場。而對巴西等其他拉美國家來說,使用幣值更加穩定、貿易支撐更加堅實的人民幣作爲對外貿易結算貨幣,同樣可以降低進口成本,提升出口盈餘,從而獲得更多貨幣、財政政策儲備,以平抑通脹、提振經濟。

其次,選擇人民幣是拉美國家拓展與中國合作的“良策”。2022年,中拉貿易額達4857.9億美元,第二年突破4500億美元,連續6年保持高速增長。截至2020年底,中國對拉美及加勒比地區直接投資存量達6298.1億美元。中拉務實合作正日益成爲拉美國家推動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人民幣對拉美國家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

在貿易領域,拉美地區作爲中國重要的大豆、礦產和石油等大宗商品供應商,使用人民幣結算可以極大降低使用第三方貨幣帶來的匯兌損失。在投資領域,隨着中國企業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礦產開發、機械製造業等領域的競爭優勢日趨凸顯,接受人民幣在拉美開展收購、併購和綠地投資,將極大提振中國對拉美直接投資規模,改善長期困擾拉美經濟的投資不足難題。在金融領域,拉美國家可以通過允許中國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在拉美開設分支機構、建立人民幣清算行等方式,搭建人民幣離岸市場,爲整個拉美地區的企業提供人民幣結算、融資、金融衍生品、債券等全方位的人民幣服務。這將不僅對有意拓展中國業務的拉美企業帶來利好,也給拉美國家緩解融資壓力、豐富外儲類型提供新的選擇,更進一步增強中拉之間的經濟紐帶。

最後,選擇人民幣是拉美國家跳出美元陷阱的“良方”。拉美“苦美元久矣”。歷史上,美國憑藉經貿優勢大量向拉美輸出美元,迫使拉美國家在外貿、外儲甚至國內交易中形成“美元依賴”。美聯儲則反覆通過“先放水再加息”的貨幣政策,製造拉美金融、經濟動盪,之後再通過美國掌控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多邊機構和以“禿鷲基金”爲代表的私營資本,以提供美元貸款、幫助拉美國家“救市”爲條件,迫使拉美國家讓渡經濟乃至政治主權。但近年來,隨着拉美國家迎來左翼集體執政的新高潮,地區追求戰略自主,推動“去美元化”的意願不斷高漲,人民幣則成爲拉美國家撬動美國金融霸權的有力槓桿。

通過推動以人民幣爲代表的地區儲備和結算貨幣多元化,可以爲地區金融市場找到新的“貨幣錨”,提高匯率制度對美元的相對獨立性;用人民幣和各國本幣將石油、、鐵、鋰等地區重要戰略資源重新定價,並在貿易結算中與美元“脫鉤”,可以擺脫美國對拉美的“鑄幣稅”剝削,更好利用資源發展經濟;以人民幣穩定地區金融市場,可以進一步加強拉美國家金融獨立性,規避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任性”給拉美國家帶來的外溢衝擊。

50多年前,美國時任財政部部長康納利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這曾經是包括拉美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對美金融關係的真實寫照。如今,隨着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人民幣國際化合作,“去美元化”進程有望進一步加快,也終將把“美元的麻煩”還給美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