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站在全面註冊制的新起點,A股市場愈發成熟與開放。當前,A股公司數量已超過5000家,企業想要脫穎而出,除了良好的基本面,投資者關係管理水平也至關重要。近日,在由證券時報主辦的第14屆中國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天馬獎專家評審暨投資者關係管理研討會上,專家評委們就全面註冊制下上市公司如何做好投關工作、提升董祕履職能力等話題進行了充分研討,發表了大量的真知灼見,在此集納發表,以饗讀者。

中上協黨委委員、副祕書長劉翠蘭:各方合力推動投關工作發展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向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展現公司價值,增進投資者理解和獲得感,提振投資者信心,是上市公司做好投資者關係管理的內在動力。”在日前證券時報第14屆中國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天馬獎專家評審暨投資者關係管理研討會上,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委員、副祕書長劉翠蘭表示。

劉翠蘭建議從兩大方面着手推動上市公司投關工作高質量發展。一是提升投關管理工作水平,增強投資者獲得感,二是倡導最佳實踐,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在提升投關管理工作水平上,劉翠蘭認爲,一方面,上市公司應重視提升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水平,建立並完善與投資者間的良性溝通互動機制。註冊制對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合法依規開展信息披露的基礎上,上市公司不斷拓寬投資者溝通交流的渠道與方式成爲必然舉措,以信息披露爲出發點,利用多渠道和方式,簡明清晰、通俗易懂地傳遞內在價值,成爲優秀上市公司開展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對此,劉翠蘭建議,構建合理完整的投資者關係管理體系,包括制定適合公司情況的《投資者關係管理制度》,確定投關牽頭負責人員的工作職責、保障人員配備,以及對董監高支持配合相關工作,投關工作人員開展投關工作的要求等;主動建立並不斷豐富與投資者溝通的有效渠道,充分利用公司自有平臺、新媒體渠道、投資者教育基地,利用好上市公司協會、證券交易所、投服中心等基礎設施及平臺作用,增進投資者與公司管理層直接溝通交流;針對各類型投資者的不同偏好,開展豐富的投資者關係管理活動;利用科技發展賦能投關工具,讓公司信息及財務數據“可視化”,增強公司與投資者雙向互動的深度和廣度等。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應通過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等方式增強對股東的回報,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企業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分配能力”是衡量上市公司投資者回報水平的重要標準,是尊重和保護投資者權益的重要體現。上市公司可結合自身發展階段和資金狀況,通過現金分紅等方式回報投資者,增強投資者獲得感,培育資本市場長期投資理念,增強資本市場活力和吸引力。

在倡導最佳實踐上,劉翠蘭表示,全面實行註冊制背景下,上市公司做好投關工作既是響應監管要求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治理水平和企業整體價值的順勢而爲,對形成尊重投資者、敬畏投資者和回報投資者市場文化具有關鍵性作用。

在監管部門、交易所及投服中心的共同支持下,中上協已連續兩年開展上市公司年報業績說明會最佳實踐活動,通過發揮“最佳實踐”公司的表率作用,帶動更多上市公司重視搭建好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交流渠道。

“中上協將繼續發揮連接監管部門、政府機構、上市公司及投資者的紐帶作用,圍繞提升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水平、搭建制度體系、開展上市公司培訓服務等方面,持續推動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劉翠蘭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