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爲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重要方式,隨着2022年報的披露,多家上市公司分紅方案“浮出水面”。

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A股公司年報現金分紅金額創歷史年度新高,合計現金分紅達1.89萬億元。但與此同時,《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現,不少上市公司在業績下滑的情況下仍堅持進行大手筆高比例現金分紅,並因此收到交易所關注函。

專家指出,分紅展現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實力,但高比例的短期分紅並不一定意味着上市公司的競爭力和價值的提升,背後可能存在利益輸送或市場操縱等行爲,所以要防止操縱式分紅。

多家公司因分紅預案收交易所關注函

隨着2022年年報披露期的結束,A股公司回饋投資者的“成績單”也隨之揭曉。

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最新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2022年經營業績分析報告》顯示,A股公司2022年年報現金分紅金額創歷史年度新高,積極回報投資者已成全市場新風尚。3413家上市公司實施或公佈年度現金分紅方案,佔比67%,合計現金分紅達1.89萬億元,平均股利支付率30.3%。27家公司分紅金額超百億元,工商銀行分紅金額超千億元。

但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不少上市公司在披露分紅方案之後受到監管關注。

5月4日早間,通達海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關注函顯示,4月26日,該公司披露《關於公司2022年度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的公告》,擬向公司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元(含稅),不送紅股,同時以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每10股轉增5股。對此,深交所要求通達海結合所處行業特點、競爭狀況、公司發展階段、經營模式、未來發展戰略以及最近兩年一期淨利潤、淨資產等主要財務指標變化情況及可持續性等,詳細說明制定本次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方案的主要考慮、確定依據及其合理性,與公司業績成長、發展規劃是否匹配,轉增、分紅比例是否與公司業績增長幅度相匹配。同時,深交所還要求公司說明方案制定的具體過程,並自查是否存在信息泄露和內幕交易情形。

不只是通達海,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多家公司因分紅方案收到交易所關注函。例如,4月28日,本立科技、深圳瑞捷、晨曦航空帝爾激光等公司被交易所下發關注函,交易所關注的主要內容均與公司此前發佈的分紅預案有關;4月27日,志特新材、鉑科新材、邁爲股份、西菱動力、卡倍億等公司因現金分紅方案收到交易所關注函。而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光是4月份的最後一週,就有超過20家上市公司因分紅預案被交易所下發關注函。

監管緊盯利益輸送和內幕交易

記者梳理上述上市公司收到的關注函發現,多家公司在業績下滑的情況下仍堅持進行大手筆高比例現金分紅,且不少公司在公佈分紅預案之後出現股價上漲情況。對此,監管層連番追問其分紅方(預)案與業績增長是否匹配,緊盯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內幕交易及股價操縱等情形。

記者注意到,包括通達海、深圳瑞捷等多家公司均是2022年淨利潤下滑,但均堅持大手筆分紅,且在發佈分紅預案後公司股價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深圳瑞捷2022年實現營收5.72億元,同比下降26.52%,歸母淨利潤爲1567.85萬元,同比下降86.84%,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5元,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通達海2022年實現歸母淨利潤8737.94萬元,同比下降9.86%,公司擬向公司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元(含稅),合計派現4600萬元,佔當年淨利潤的比例超過五成;美瑞新材2022年實現淨利潤1.11億元,同比下降7.12%,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00元(含稅),派現金額達2000萬元,同時以資本公積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5股。

通力科技4月24日盤後披露的2022年度利潤分配方案顯示,擬以2022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6800萬股爲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0元(含稅),每10股轉增6股。業績層面,公司2022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6.86%,下滑1.79%。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發佈分紅預案之後,自4月25日開始,公司股價實現連續5個交易日上漲。

對於這些上市公司,交易所都要求其結合公司淨利潤、淨資產等財務狀況以及公司所處行業特點、競爭狀況,自身發展階段、經營模式、未來發展戰略等說明利潤分配比例的確定依據及其合理性,與公司業績成長性及長期股東回報規劃是否匹配,同時覈實是否存在信息泄露、內幕交易和炒作股價等情形。

記者注意到,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對交易所關注函進行了回覆,這些公司在回覆關注函時均不約而同地表示,公司董事會基於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章程的要求同時結合公司近幾年來業績增長情況,在不影響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制定了此次利潤分配方案。同時,公司實施積極的利潤分配政策,回饋投資者,使廣大投資者參與分享公司的經營成果,樹立了良好的市場形象。本次利潤分配及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方案有利於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也有利於公司更快更好地實現長期發展戰略。

專家提醒警惕操縱式分紅

業內專家表示,作爲回報股東的重要方式,上市公司分紅無疑值得肯定和鼓勵。但與此同時,也要警惕分紅背後存在的問題,防止操縱式分紅。

“上市公司分紅是對投資者的必要回報,也是市場價值投資生態的重要基礎。總體而言,A股上市公司能夠重視分紅,重視積極回報投資者,2022年報現金分紅金額創歷史年度新高。”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說道,“但必須防止運動式、操縱型的分紅,要基於公司價值和發展階段形成長期穩定的分紅比例,進而推動而非影響公司的正常發展。”他認爲,監管層不僅關注今年公司分紅有無和具體規模,更要關注公司的分紅比例和長期分紅政策。

經濟學者、允泰資本創始合夥人付立春則對記者表示,現金分紅其實是上市公司整體戰略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應該有相當的連續性和系統性。但並不是分紅比例越高越好,長期來看,不適當的分紅反而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如何規劃和實施分紅是一個很重要的工程,上市公司應該立足公司長遠的持續的增長和發展進行健康的持續分紅。投資者在投資時也要合理甄別,進行理性估值。

田利輝也表示,對於投資者而言,分紅展現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實力,但是要防止操縱式分紅,要觀察公司的長期分紅行爲。“高比例的短期分紅並不一定意味着上市公司的競爭力和價值的提升,而有可能存在利益輸送或市場操縱等行爲。投資者需要的是高比例的長期分紅,這立足和依賴於公司價值的長期增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