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銀柿財經

A股2022年年報季已於近日落幕。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5日,在5000餘家上市公司中,有235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被出具了非標審計報告,包括104份“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94份“保留意見”以及37份“無法表示意見”。

銀柿財經注意到,持續經營能力是審計機構最易給出“強調事項段”的理由,同時,隨着退市新規的落地,審計意見越來越重要,非標退市正成爲A股重要的換血途徑。

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持續經營能力最受關注,基金重倉股在列

銀柿財經注意到,在財務報告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的104家上市公司中,有48家的審計結果說明中提到了持續經營方面的問題。

其中,市值最大的當屬ST大集(000564.SZ),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這已是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連續第二年對ST大集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這也使得公司的“摘帽”預期落空,相比之下,“海航系”昔日的兩家上市公司海航控股600221.SH)、海南機場600515.SH)均已完成“摘帽”。或受此影響,5月4日,ST大集一字跌停,5月5日繼續大跌4.14%。

在審計報告中,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指出,根據《供銷大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二十四家子公司重整計劃》,2023年供銷大集公司將持續執行,需支付金融機構借款本金、利息及其他相關債務等,且供銷大集公司扣除存貨中變現能力較差的在建中房產項目外,流動資產小於流動負債,公司面臨較大資金壓力。

廣發基金劉格菘重倉的國聯股份603613.SH)也收到了“非標”審計報告。國聯股份的審計報告強調事項段爲:公司2022年對部分交易採用淨額法確認收入,相關交易金額爲342.72億元,確認的營業收入爲5.77億元。

據悉,2023年1月份,國聯股份曾預計,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爲726.50億元至734億元。4月28日,國聯股份發佈的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營業收入爲402.69億元,同日公司發佈了業績預增更正公告,更正原因正是將部分自營交易額調整爲淨額法確認收入。年報發佈同日,國聯股份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

國聯股份持股基金統計

同花順iFinD顯示,截至2023年3月末,國聯股份爲公募基金第76大重倉股,位列79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較上季度減少43只;持股市值73.25億元,佔流通市值比例爲17.71%。除劉格菘外,嘉實基金歸凱同樣有多隻基金重倉國聯股份。

保留意見:宋城演藝成市值最大的“非標”上市公司

經梳理,銀柿財經發現,94份“保留意見”中,原因主要包括審計機構無法對上市公司權益性投資、應收賬款或往來差異取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上市公司或高管被立案調查,以及實控人或控股股東存在資金佔用等。

其中,市值最大的是宋城演藝300144.SZ),截至5月5日收盤,其總市值達到353.2億元,包括其他幾類意見在內,宋城演藝也是市值最大的“非標”上市公司。據悉,宋城演藝聯營企業——花房集團公司參股25%的公司被警方調查,花房集團公司因該事項被凍結賬戶資金1.361億元,且該案件仍在調查過程中,會計師事務所無法獲取與之相關的詳細信息,無法判斷其對花房集團公司可能產生的影響。

宋城演藝董事會指出,會計師事務所在保留事項中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關注的事項是客觀存在的,董事會將積極採取措施推進相關事項進展,儘快消除相關事項對公司的持續影響,公司將在該案件有結果後,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及公司戰略發展規劃進行處理。

中信證券分析,該事件對宋城演藝主業經營並無影響,根據減值測試,長期股權投資可收回金額未低於賬面價值。

無法表示意見:醫藥生物行業成“重災區”,多家上市公司提示退市風險

截至5月5日,共37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銀柿財經注意到,醫藥生物行業成爲收到該類意見的“重災區”,包括*ST紫鑫(002118.SZ)、*ST太安(002433.SZ)、*ST必康(002411.SZ)、*ST和佳(300273.SZ)、*ST東洋(002086.SZ)、*ST宜康(000150.SZ)、*ST輔仁(600781.SH),共計有7家上市公司。

其中,*ST必康、*ST和佳、*ST輔仁在年報披露後,發佈了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

*ST必康於5月4日收到了深交所《事先告知書》。深交所指出,公司2021年度、2022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均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觸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第9.3.11條第一款第(三)項規定的股票終止上市情形。*ST和佳同樣收到了交易所《事先告知書》,退市原因與*ST必康相同,*ST輔仁除了連續兩年收到無法表示意見,2022年度經審計的淨資產爲負值。

事實上,“退市新規”落地以來,非標退市正成爲A股重要的換血途徑。國海證券企業金融服務委員會指出,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統計,截至5月4日,年內30家上市公司將陸續退市,其中存在觸及財務類退市情形的企業有21家,有14家企業存在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審計報告的情形。

據悉,2020年12月31日,“退市新規”落地,新規將淨利潤加營業收入的組合指標、淨資產和審計意見類型等三類財務類退市指標交叉適用。在開源證券看來,這有效地壓縮了上市公司規避退市的操作空間,體現了退市監管更趨嚴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