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 文丨李珂

廣東人的蘋果醋,難逃“小而美”桎梏。

“轉板”再折戟

“節後”首日,停牌了10個月之久的天地壹號終於復牌,也正式宣告了衝擊主板的又一次失敗。

2022年3月,天地壹號宣佈將赴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也開始停牌。據彼時的公告,此次公開發行股票募得的15億元資金將被用於天地壹號多個產能建設、品牌營銷項目以及償還銀行借款。同年6月,天地壹號通過深市主板上市輔導驗收,主板上市的夢想似乎近在咫尺。

然而,今年3月初,公司突然對外宣佈撤回IPO申請,原因是公司經營及戰略發展規劃調整,公司決定暫停此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工作。業界認爲,彼時,其仍未放棄IPO計劃。

公開信息顯示,天地壹號是廣東人熟知的區域品牌,成立於1997年,公司主營產品爲蘋果醋飲料,除主要產品還包括陳醋飲料、包裝飲用水以及果汁飲料等。天地壹號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是北大畢業的、知名“豬肉佬”陳生,持股72.53%;公司還獲得了央企基金的“戰投”;此外,多家知名創投機構包括深創投、廣東紅土等位居公司的十大股東榜。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廣東飲料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20.48%,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和廣西在內的省市地區,總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35.45%。而天地壹號所在的地方正是廣東,背靠如此龐大的市場,企業也“順理成章”地實現了快速而穩健的發展。

自2015年在新三板上市後,天地壹號通過三次定向發行的方式,實現了天地壹號的市值飆升。至2021年初,天地壹號市值達到頂峯,約115億元。

期間,在2019年初,天地壹號還宣佈擬收購匯源果汁及其關聯方持有的“匯源”品牌及相關資產、股權及渠道,凸顯出較強的擴張意願。然而,僅3個月後,天地壹號就以收購時機不成熟暫停了該收購計劃。

事實上,作爲天地壹號的創始人,陳生曾多次對外表示不滿意天地壹號僅在新三板上市,並認爲公司的價值被嚴重低估,“轉板”一詞也多次從陳生口中出現。然而,天地壹號的主板上市之路卻並不平坦,過往兩次衝擊IPO均以失敗告終。

據瞭解,在掛牌新三板前,公司早就於2012年啓動了IPO,並接受了上市輔導;2013年公司IPO計劃擱置,天地壹號轉向新三板並於2015年8月20日正式掛牌。掛牌新三板後,公司重新啓動IPO計劃,雖然經歷3年多輔導,但仍於2019年12月終止了上市計劃。

伴隨着衝擊主板的又一次失敗,資本市場的信心也開始動搖。停牌前一個交易日,天地壹號報收於每股18.05元,公司市值已不到80億元;“復牌”首日,天地壹號股價跌幅超過42%,總市值僅剩約44億元,堪稱再次“腰斬”。

值得注意的是,作爲新三板企業,天地壹號上市以來始終沒有被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認可,股價還曾長期跌破發行價。

另據投資圈人士粗略估算,除了2012年進入的戰略投資者,剩餘三次定增進入的券商、基金和資管產品均處於被套狀態。即使是成功登陸主板,以天地壹號目前業績承壓的現狀,之前被套的機構投資者想要解套也不太容易。

“虧損”怎逆轉?

此次錯失深交所主板IPO,被質疑與天地壹號2022年業績大幅下滑有關。

不久前,天地壹號披露了一份“遲來”的2022年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10.13億元,同比減少44%;淨利潤虧損1.6億元,同比下滑162.71%;扣非後淨利潤爲-2.03億元,同比下滑超200%;另外,公司淨資產也有接近25%的縮水。

從品類來看,2022年,公司330ml蘋果醋實現營收4.8億元,同比減少42%,毛利率爲26.86%,同比減少19.25%;650ml蘋果醋的營收爲4.75億元,同比減少47%,毛利率爲63.91%,同比減少8.89%。

在連續多年實現逾2億元的盈利後,天地壹號的經營狀況終於從“增速放緩”轉變爲“虧損”。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該公司歸結於“經濟下行,需求萎縮,銷售旺季工廠遭遇臨時封閉等多重影響。”而過往財報數據也顯示,自2019年營收額超過25億元、達到“頂峯”後,天地壹號的該項數據便開始逐年下降。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認爲,天地壹號營業收入下滑更多還是源於自身經營問題。需要注意的是,這並非行業“通病”。

事實上,飲料作爲快消品,受疫情影響並不大——如“同行”養元飲品承德露露2020年以來的業績都保持穩定。

近年來,爲打破產品單一和區域依賴的限制,天地壹號也嘗試了多種方式解決。例如,爲增加營收渠道,天地壹號增加主營產品,先後開發或增加巴馬飲用水、明媚乳酸菌果汁等飲品;同時,天地壹號利用活動營銷等方式帶動銷售,如今年爆火的520帶薪節等;另外,從渠道佈局來看,公司還逐漸拓展至廣西、江西、湖南等省份。

不過,根據內部人士透露,公司推出的功能飲料山楂味植物飲品“衝鋒壹號”和“百草壹號”早已停產,近兩年規劃的複合乳酸菌果汁和精釀啤酒產品也遲遲未投放市場。整體來看,各項變革措施效果一般;尤其是省外市場銷售仍然不高。

需要強調的是,如果把“視線”放到那些和天地壹號情況相似的企業身上,天地壹號當下的“尷尬”似乎也有不少外部因素。

例如,去年上市未果的冰峯飲料,也是以桔子味汽水單一品類爲主要營收來源,且銷售區域較爲集中。雖然,該公司現金流和利潤率都比較客觀,募資目標也集中在市場接受度較高的擴充產能上;但仍被中止審覈,停止了上市腳步。

值得注意的是,冰峯遇到上市難,不被市場看好的重要原因,即在銷量市場有限的情況下,冰峯再度提高營收有一定難度。而在天地壹號身上有同樣的問題,從這一角度來看,上市形勢不容樂觀或也在情理之中。

天地壹號在年報中引用的Euromonitor數據顯示,隨着2021年疫情影響的減弱,我國軟飲料市場規模恢復至5829億元。未來,隨着市場需求的復甦,預計至2025年我國軟飲料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7660億元。2015年前後,百事可樂海天味業等頭部企業紛紛跨界佈局果醋品類,並預計中國果醋飲料市場規模中期內有望突破100億元。

市場規模的穩定增長,讓天地壹號看到了轉型發展的新希望。可現實是,在看似規模龐大的軟飲市場中,國內80%以上的市場被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國際品牌牢牢把握;同時,一些小的地方品牌也在展開夾擊,比如廣州沙示等老牌汽水也有捲土重來之勢。

另外,根據共研網數據,2020年中國果醋市場規模達76.16億元,其中,果醋飲料行業市場規模爲49.95億元,佔果醋整體規模的65.6%。然而,當初的“百億預期”,仍遙不可及。

如今,第三次衝擊主板也失敗了,天地壹號的百億目標似乎也越來越少了。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