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古

5月5日晚,中超联赛第5轮迎来此前4战不胜的两支球队之间的较量,河南队主场迎战国安。凭着杨立瑜的进球,国安最终1-0获胜。此战更深层次的意义,或许赛季结束、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逐渐体现。但现实的意义就是,借此一战,斯坦利终于松了一口气:重新坐稳帅位。与乔迪一样,两位洋帅赛前都隐隐约约听到了下课的铃声。

与前四战完全不同,国安本场比赛的首发阵容让人大呼意外:451阵型中,张玉宁突前,他的身后是李可;左右两翼分别是张稀哲和杨立瑜,池忠国与阿代米搭档双后腰,德索萨坐在替补席上,整个后防线则维持上一战的原状。

这个变化的最大特点表面上看只有一个,即重建中场。但实际上,值得解读之处非常多。

李可出现在中场居前的位置--这也是他加盟中超之后的第一次,负责整个中前场进攻的串联,但又并非整个中前场的组织核心,攻防俱皆的特点发挥自如;杨立瑜回到了他最为熟悉、赖成成名的右边锋位置。国安原本的中场核心张稀哲,虽然没有担任前腰,但相较于此前出任右边锋,已使得其传球精准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此前母猪上树一般出任前腰的阿代米,也终于"重操旧业",回到老本行的后腰位置。

这个变化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开场刚刚3分钟,张玉宁前场抢断,张稀哲拿球后左侧肋部送出一记直塞球,杨立瑜高速插上禁区内劲射,可惜没有兜住,皮球打在边网上,惊出对手一身冷汗。第24分钟,王刚接后场斜上传回做,张玉宁爆射稍稍偏出;第53分钟,杨立瑜禁区内回做,张玉宁推射补守门员扑出,但此球前者越位在先,进攻无效。第55分钟,李可觅到空档,中场右路传出长距离直塞球,王刚高速插上回做,杨立瑜禁区内不停球爆射破网。

从比赛的过程来看,河南队也创造了多次破门的良机,但均没有把握住(韩佳奇也奉献了多次神扑)。说实话,如果不是卡兰加缺阵,萨尔科苦于"无米之炊",比赛的最终结果或殊难预料。

但这并不影响斯坦利本场比赛的战术上的成功。重压之下,斯坦利对国安中场进行了非常精心的谋划。很显然,他也从赛季初引进多名新援、特别是3大外援之后的盲目自大,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并穷其所学一般做出改变。又或者,外界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他也听(看)到了,并采纳了,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好事。

更让人欣赏的是,比赛没有结束,斯坦利的"变"就一直在进行。取得进球领先之后仅仅过了5分钟,斯坦利令旗一挥,用德索萨换下了策动进攻得分的主要功臣李可,加强中场防守、力保3分的意图非常明显。

而看到对手不断制造进攻险情之后,第71分钟,斯坦利又果断遣上姜祥佑和高天翼,分别替下了张稀哲、张玉宁,意图仍是力拼中场、保住胜果。第85分钟,再用方昊和冯博轩分别换下杨立瑜、阿代米。至此,国安的5个换人名额全都用在中前场,首发的6名球员只剩下池忠国没动。

这几次换人,看似大多是对位,但却极见功力。高天意在前江苏队时曾偶尔打过左边锋。相比于张稀哲,其进攻属性稍弱,但对抗能力更强,确保了国安左路防守的安全。德索萨换李可,斯坦利就是充分利用他与阿代米两名外援重新构筑中路防守屏障,同时发挥阿代米前出的能力。姜祥佑、冯博轩的上场,除了继续加强攻势之外,也正是斯坦利看中了二人的体能、奔跑能力强的特点,从而保证整个中前场的防守体系的继续高效运转,等等。

也就是说,斯坦利本场比赛的主要战术,精髓全在中前场,其中又以中场为最。而这一变化,或者说随着比赛的深入而不断的作出的改变,令对手可能中的赛前针对性准备几乎全部落空。

萨尔科可能猜到杨立瑜会回到右路,但猜不出张稀哲居左、也猜不出德索萨打替补,更猜不出李可出任前腰。经过几次调整之后,国安的替补球员也能够确保阵形始终不乱,并且整个中前场攻与防的层次感、立体感非常强。这的确是斯坦利费尽心思准备的一场大戏,并且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经此5战、特别是前四战的惨淡之后,相信斯坦利对中超有了更深刻、甚至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体会:任何一场比赛都不能抱一丁半点的侥幸;只有精心准备,所有环节都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斯坦利不但实现了自救,更收获了战术及比赛理念上的升华。这是斯坦利的财富,也是国安的财富,更是中国足球的财富。相信所有中超主教练看过这场比赛之后,会有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收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