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格上財富

做價值投資最關鍵的是要選出好公司,那麼好公司有哪些標準?我認爲好公司的標準有5個:第一個是企業要有護城河。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曾經說過,我希望我投資的公司擁有寬寬的護城河,裏面最好遊着各種食人魚、鯊魚。企業的護城河實際上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它能夠規避一些價格戰,避免別的競爭對手進來,這個護城河可以是專利,也可以是企業的品牌,或者是資金規模以及政府特許經營權等等,有護城河的企業纔有希望成爲偉大的企業。

第二個標準是企業要有比較強的盈利能力。看一個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我們可以關注一個巴菲特最看重的指標,ROE,也就是淨資產收益率,它代表了一個公司爲股東創造收益的能力。巴菲特投資一個公司要求ROE要大於20%,同時爲了防止一些企業通過加槓桿來提高ROE,而槓桿率過高有可能增加公司的財務風險,出現破產的可能性,所以巴菲特同時要求所投資的公司資產負債率不超過30%,資產負債率就是用公司的負債除以總資產。ROE比較高的公司爲股東長期創造收益的價值也比較高,甚至你可以簡單理解是,ROE相當於長期持有公司股票給你帶來的年化收益率。比方說某白酒龍頭企業ROE大概是30%以上,那麼長期持有的投資回報大致相當於30%,如果另外一家消費企業ROE爲20%左右,那麼長期持有的回報率大概就是年化20%。

好公司的第三個標準就是企業擁有比較好的管理層。因爲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管理層的能力品質至關重要。對於一些欺騙投資者的管理層,或者德不配位的管理層,巴菲特是一票否決的,他對一個公司的判斷,會把管理層的能力、人品看得非常重。巴菲特曾經多次說過,誠實是一個企業管理層最好的品質,管理層如果不誠實,欺騙投資者,這樣的企業是不值得投資的。

第四點就是好公司應該處在一個好行業裏面。這個行業應該是一個朝陽行業,而不是夕陽行業。我們選擇長期牛股,爲什麼經常會選在消費、醫藥這些行業裏面?因爲這些行業屬於長期朝陽的行業,特別是在我國,我國的比較優勢是消費,我們擁有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一年超過40萬億人民幣,已經在2020年的時候超過了美國。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所以只要在中國能做成品牌消費品,往往具有長期的業績增長能力,所以在消費領域,比如說白酒領域,就出了很多長期牛股。醫藥也是一樣,因爲醫藥也是一種消費,特別是現在我國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有人說人花的醫藥費基本上都是最後10年花的。老齡化越嚴重,對於醫藥的消費支出也會越多,所以醫藥行業也是經常出牛股的地方,甚至有的股票超過百倍漲幅。當然這幾年醫藥行業受到集採的影響,很多公司的盈利出現比較大的下降,造成了醫藥股的大跌,但仍然有很多品牌中藥具有比較寬的護城河,具有品牌價值,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今年中藥板塊大幅上漲,成爲市場中表現比較突出的板塊,未來具有真正的創新能力,不受集採影響的醫藥仍然具備產生好公司的條件。

新能源是過去幾年表現比較突出的板塊,特別是2021年新能源大幅上漲,產生了很多10 倍牛股。新能源作爲成長型行業,一方面受到政策的支持,我國要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峯,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要想實現生態目標,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是必由之路,這也爲新能源的發展帶來了機會。所以只有在朝陽行業裏面才能夠產生真正的長期牛股,一些夕陽行業,雖然企業的盈利比較好,但是由於行業在走下坡路,將來企業的利潤會收縮,甚至可能會消失。所以對於夕陽行業,我們是無法選出真正的好公司的。

第五個標準就是機構扎堆。機構投資者注重競品的研究,國內有成千上萬個研究員在分析各個上市公司,好的公司一般來說不會逃出機構的法眼,所以好公司往往都是機構投資者扎堆的。比方說看一下年報、季報,上市公司前十大流動股股東清一色都是機構投資者,那麼至少說明這個公司的基本面還可以,至於是不是好公司可能還需要結合前4點來研究。反過來,如果你看一個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都是自然人,沒有一家機構,要麼說明這個公司基本面不好,進不了機構的股票池,或者這個公司規模比較小,還沒有進入到機構的法眼。這5點我認爲是在A股市場做投資的重要標準,供大家參考。

投資好公司,我們才能分享企業的成長,因爲價值投資的本質就是做好公司的股東。過去7年,我7次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其中有4次是在奧馬哈現場參加。今年五一假期間,我還會再次到奧馬哈聆聽巴菲特和芒格的真知灼見,到時候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分享。在現場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能夠更加體會到價值投資的魅力。來自全球不同國家、不同膚色、不同投資理念的人,都不遠千里萬里來到美國中部小鎮巴菲特的故鄉——奧馬哈,來聆聽巴菲特和芒格的價值投資,體現出大家對於價值投資理念的認可。巴菲特強調不要把股票當做股票,而是當做一個股東證,你就離價值投資不遠了。也就是說我們做投資並不是去炒一個代碼,也不是炒一個在屏幕上漂移的曲線,我們是買一家公司,或者說是買這個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我們選擇的公司是不是好公司,就決定了我們長期的收益好不好,這是很多投資者的誤區。很多投資者追求短期回報,比方說今年AI比較火,很多人把AI翻譯成“all in”,一窩蜂地去炒,無論這個公司基本面好壞,都去炒作,就可能會造成很大的風險。就像前幾年炒元宇宙的投資者一樣,在元宇宙比較火的時候,很多投資者也認爲元宇宙就是未來,炒作能獲得快速的回報,但是最終很多投資者高位站崗,深度被套。

當然,人工智能的出現改變了人類工作生活的方式,不排除將來A股也會出現幾家AI方面的好公司,但是一定是鳳毛麟角的,一將功成萬骨枯。選出科技行業的好公司難度會更大,因爲科技行業受到技術進步的影響很大。巴菲特爲什麼長期不投科技公司?因爲很多科技公司的護城河很容易被競爭對手突破,比如說技術進步,原來的技術路線改變了,在原來技術路線之下,具有護城河的公司最後沒有什麼競爭力。所以巴菲特往往投資消費股、金融股,這幾年他賺錢最多的公司是蘋果,並不是因爲蘋果是科技股,而是因爲蘋果推出iPhone之後,人們買iPhone就是一種消費行爲,蘋果相當於變成了一個消費公司,具有大量的現金儲備,沒有太多技術路線變革的風險。所以巴菲特投資蘋果,獲得了很好的投資回報,獲得了翻倍的業績,蘋果一家給他貢獻了將近1000億美元的利潤。

投資於龍頭企業,我們是比較容易選出好公司的,因爲龍頭企業本身它的投資回報就比較高。那對於一些非龍頭的企業,我們怎麼評判它的好壞?做投資不能看後視鏡,而是要往前看。選擇行業龍頭去投資,證明這個企業過去是成功的,未來是不是成功的?這個問題我覺得是非常好的。對於非龍頭公司,我們評判好壞也可以用剛纔我講到的這5點標準,至少前4條標準都是一個公司是否成爲好公司的重要考量。非龍頭公司將來能不能成長爲龍頭,我們要深入去研究它的基本面,看這個企業在行業中有什麼地位,這個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相比有什麼優勢,有什麼劣勢?我們也可以用一些模型來分析,比如說波特五力模型,從五個方面來看,這個非龍頭公司將來能不能成長爲龍頭公司。

這五力分別是:一個是行業的競爭格局,行業內競爭是不是非常激烈?這個非龍頭公司能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第二個就是看它的上游,在面對上游供貨商方面,它有沒有談判的能力,有沒有定價權?第三個就是看它的下游,面對下游的客戶,這個公司有沒有議價能力,有沒有定價權?第四個,我們要看一下這個企業有沒有可替代性,就是說它的核心競爭力是不是可以讓它的產品不可替代,或者是技術不可替代。如果是沒有替代性的話,它成功的概率就會更高。第五個,我們要關注這個企業管理層以及企業的治理結構,看這個企業能不能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走出來,不斷提升市場份額。通過這5個方面的分析,來看這個非龍頭企業有沒有冠軍相,能不能成爲好公司。

前幾年大家關注比較多的像一些科創企業的小巨人公司,小巨人就是非龍頭企業,將來能不能成爲真正的巨人,還是要經受市場考驗的。所以在做投資的時候,我建議大家大部分倉位還是要配置在龍頭企業上,因爲龍頭公司已經用實踐證明它是成功的企業,有核心競爭力,非龍頭公司還是需要經過市場的考驗,所以投資風險會更大一些。我們通過選擇做好公司的股東,選擇優質龍頭股,來抓住市場的機會,是能夠穿越牛熊週期,真正從長期獲得企業成長的價值。追漲殺跌、頻繁交易,其實是很多投資者虧損的根源。A股市場除了剛纔講到的消費、醫藥以及近幾年大家關注度比較高的新能源出現好公司之外,未來在科技領域也會出現一些好公司,只不過在科技領域的好公司相對來說比較難選,大家更需要從基本面的角度去選擇。考慮到當前大盤還是在 3000點附近,屬於歷史低位,而很多優質龍頭股近期經過了大幅調整,比如消費、新能源的一些龍頭股估值都比較低,有的甚至跌到了歷史最低估值,剛好爲大家提供了一個低位配置好公司的機會。

去年10月底市場比較絕望的時候,我建議大家春種秋收,抓住低價打折買入好公司的機會,現在應該是另外一個上車機會,這段時間可能是今年全年配置好公司的一個時機,一個非常好的時間窗口。當然在市場調整的時候,市場低迷的時候,大家信心不足,這是正常的現象,一旦漲上去,大家的信心就來了。所以現在這個時候,大家需要的是保持信心和耐心,真正從基本面的角度去選擇好公司。從信念上,我們相信做好公司的股東,通過長期持有來熨平市場短期的波動,才能夠真正獲得好的投資回報。

我一直推廣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也有國內的媒體稱我是中國小巴菲特,我也希望能夠結合中國市場的實際情況,真正把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發揚光大,通過基金管理投資實踐來昇華價值投資的理論。我提出中國特色價值投資的概念,一方面通過做首席經濟學家來研究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運行的規律,爲大家提供投資的參考。另一方面我親自管理基金,在實踐中不斷昇華理論。我提出的中國特色價值投資理論,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認可,也希望未來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價值投資的投資正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