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金融界

自去年年底以來,日本股市一直在上漲,累計上漲近15%

自去年11月以來,日元疲軟和入境旅遊幫助日本經濟恢復活力。但沃倫•巴菲特今年4月在訪問日本時宣佈,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將其在日本貿易公司的投資提高到7.4%。海外投資者緊隨其後,在截至4月14日的5個交易日內買入了78.3億美元的日本股票。

巴菲特說,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丸紅株式會社、三菱株式會社、三井株式會社和住友株式會社這五家公司與伯克希爾本身相當。他們擁有多元化的長期投資組合,注重價值和現金流。

“我只是認爲這些都是大公司。我對這些公司的業務大致瞭解。與伯克希爾有點相似,他們擁有許多不同的利益,”巴菲特在4月份訪問日本期間告訴CNBC的Squawk Box。“而且他們的售價在我看來很荒謬,尤其是與當時的普遍利率相比。”

不過,許多觀察人士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者本週末將前往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參加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年度股東大會,他們可能仍對巴菲特押注日本經濟抱有疑問。對於一個投資者來說,除了尋找股價低於內在價值的股票外,還一直在尋找行業和市場中具有持久經濟“護城河”的公司,是什麼讓這些日本公司如此吸引人呢?

以下是一些答案。

巴菲特日本股票的武士根源

伯克希爾投資的五家貿易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綜合貿易公司。它們的傳統角色是向日本進口能源、礦產和食品,並出口製成品。日本是一個多山的羣島,幾乎沒有自然資源。

崇商社在日本商界佔有特殊地位,部分原因是日本不同尋常的歷史。在武士時期,德川幕府王朝將日本與世界其他地區隔離了200多年。在19世紀開放貿易後,它的新領導層擔心被西方列強殖民,並開始了快速的現代化計劃。隨着工業化開始重塑這個本質上是封建經濟的國家,以商行爲中心的財閥金融集團,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17世紀,承擔了關鍵的貿易角色,並對國家政策積累了巨大的影響力。日本帝國迅速趕上了西方列強,捲入了曠日持久的軍事衝突。

二戰後的重組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的衰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盟軍佔領日本期間,財會被解散或重組,取而代之的是經連,這是一種以銀行爲中心的交叉持股關係的公司集團。他們幫助國家在戰後重建,再次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和影響力。這些貿易公司在經連社體系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它們利用自己的海外關係幫助日本製造商擴大海外業務。但在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日本長期經濟衰退之後,經連開始失去影響力,而貿易商行的作用也在減弱。

靜岡縣大學管理和信息學教授Seijiro Takeshita說:“他們曾經是集團的四分衛(尤其是財閥,主要與集團的主要銀行有聯繫),主要幫助日本公司擴大海外業務。”“然而,這種需求已經顯著下降,因爲製造商現在能夠自己談判。因此,sogo-shoshas已經進入了不同的領域,特別是能源和自然資源領域。”

貿易以外的營業收入

伯克希爾最大的投資領域包括公用事業運營、鐵路、金融和保險以及能源公司,但巴菲特的收購對象從卡車停車站(Pilot Flying J)到快餐連鎖店(Dairy Queen)、工業和製造業公司(如路博潤(Lubrizol)和精密鑄工(Precision Castparts)),以及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開發商之一比亞迪,應有盡有。

如今,日本貿易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來自非貿易活動。在從進出口業務轉向商業管理的過程中,他們在物流、房地產、冷凍食品和航空航天等各個領域都積累了利益;較新的投資包括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它們的附屬品牌在日本相當普遍,但它們與伯克希爾持有的其他一些知名股票不同之處在於,它們是蘋果(Apple)或可口可樂(Coca-Cola)等強大的全球消費品。

儘管如此,他們的經濟影響力使他們被低估了。日本對外貿易委員會(JFTC)是一個由40家公司和20個協會組成的工會行業組織,據該委員會稱,這些工會及其附屬機構代表着一個龐大的產業集團,在全球200多個城市擁有5900家公司和46萬名工人。這些複雜的全球運營使得投資者相對難以理解他們的業務,但這也是一個優勢。

JFTC研究部總經理河合亮介(Ryosuke Kawai)表示:“商社通過參與從上游到下游的廣泛領域的相互關聯的業務,可以俯瞰整個業務流程,並在必要時提供金融、信息、物流等功能,爲客戶提供便利。”“他們能夠創造附加值更高的新業務。”

摩根大通日本公司的貿易公司分析師Chika Fukumoto表示:“問題不僅在於業務範圍廣泛多樣,而且貿易公司在全球經濟中也發揮着重要作用。”但最近的一些順風正在消退。在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擔憂加劇之際,貿易公司維持和提高資本效率的能力不一定來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日元貶值,爲了提高股東回報,Fukumoto說,“提高投資組合的質量將是長期股價的關鍵決定因素。”

Shosha:五巨頭

三菱

日本最大的貿易公司是三菱公司。

,成立於1954年。集團創始人巖崎彌太郎於1835年出生在一個失去武士身份的貧窮農民家庭,但隨着日本社會的迅速變化,他迅速爬上了社會階梯。巖崎在爲新帝國政府運輸軍隊和物資方面取得了成功,並創立了日本第一艘客運班輪——日本郵船公司(NYK Line)的前身。如今,三菱公司與日本最大的金融集團三菱UFJ金融集團(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和日本最大的國防承包商三菱重工(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是三菱經連集團的三家核心公司之一。

三菱公司(Mitsubishi Corp.)在其他商社中相當典型,因爲它的業務範圍從金融到原材料再到食品;較新的細分市場專注於數字化轉型和下一代能源,包括海上風能、太陽能、氫和氨。該公司最近簽署了一項價值19億美元的協議,爲馬尼拉的一個通勤鐵路項目提供鐵軌、信號和通信設備,這是該公司通過11個業務集團在9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的一部分。日本人最熟悉的可能是三菱旗下的勞森連鎖便利店,該公司以俄亥俄州奶農詹姆斯·勞森的名字命名,在日本和東亞擁有約1.9萬家門店。

伊藤忠

另一家可以追溯到日本建國時期的商行是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

它始於1858年,當時楚北伊藤開始挨家挨戶地銷售布料。今天,紡織品仍然是該公司的業務集團之一,以及機械,金屬和礦物,能源和化學品,食品,一般商品和房地產以及金融的典型部分。伊藤忠第八公司旨在利用其其他部門之間的協同效應,特別是在消費市場。伊藤忠商事是全家連鎖便利店(FamilyMart)的大股東,該連鎖便利店在日本和海外擁有約2.45萬家門店。該公司最近的其他投資包括休斯頓以外的160兆瓦草原開關風電項目,L.L. Bean品牌的許可和分銷權,以及向日本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公司提供芬蘭Neste OYJ生產的可持續航空燃料。

住友

住友集團。

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在京都賣書和藥的和尚住友正友。他的家族開始從事冶煉業務,與執政的幕府將軍建立了密切的聯繫,並進入貿易和採礦業,開設了Besshi銅礦,經營了283年。成立於1919年的大阪北港株式會社,在戰後時期專注於自然資源,但在2014年左右遭受重大損失後,它將重點轉向了基礎設施和汽車。它投資於菲律賓的鐵路項目,德國電動垂直起降飛機(eVTOL)初創公司Volocopter,並與丸紅(Marubeni)一起從澳大利亞向日本運輸氫。擁有900多家集團公司和7.5萬名集團員工。

三井

日本第三大商社三井

它是三井集團的一部分,最初成立於1876年。該公司擁有279家子公司,投資項目包括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業務、世界各地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以及與Penske Corporation在美國成立的卡車租賃合資企業。和三菱一樣,它也有便利店業務,爲7- 11連鎖店的運營商Seven andi Holdings Co.提供商品和物流系統。它最近的投資包括新加坡製藥初創公司Wellesta Holdings,專注於在發展中國家進行藥物審批和營銷,以及總部位於匹茲堡的生產生物柴油燃料系統的Optimus Technologies。

丸紅

與伊藤忠商事一樣,丸紅株式會社(Marubeni Corp.)。

也可以追溯到紡織品經銷商楚北伊藤;它的名字最早出現在1921年,是由與伊藤忠商事有關的兩家公司合併而成的。它的業務與其他商社類似,包括一個運輸和工業機械集團,但沒有便利店的組成部分。在最近的項目中,它與美國的LIFT Aircraft合作,在日本進行了eVTOL的首次試點演示飛行,與法國初創公司Ynsect合作,爲日本養殖的海鯛和黃尾魚等魚類開發昆蟲飼料,並向美國回收公司Cirba Solutions投資5000萬美元,從廢棄的電池中提取稀有金屬化合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