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油料產業對國家糧油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國家高度重視其發展。受益於花生“保險+期貨”以及各類扶持性政策,近兩年農民種植花生的積極性較高,擁有廣袤土地的河南省成爲春花生、麥茬花生的重要產區,總產量位居全國第一,同時駐馬店、南陽、新鄉、商丘、開封等地還出現大量的農業合作社、花生剝殼廠與篩選廠、花生壓榨與食品加工等產業企業,花生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更是得到廣泛應用。產業良好的發展態勢備受市場及廣大農產品期現貨投資者關注。

爲持續培育花生期貨、期權市場,不斷提高運行質量,加深產融結合程度,讓更多產業企業利用花生期貨、期權工具管理好風險,尋找到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期貨與期權、基差貿易等優秀案例,掌握花生主產區新季生產形勢,近日,本報組織了“‘穩企安農 護航實體’——2023年春花生河南市場形勢調研”。

豫東南、豫南及豫西南種植前景樂觀

期貨日報記者跟隨調研團,緊張有序地在河南省延津縣、浚縣、濮陽市、內黃縣、開封市、民權縣、新蔡縣、上蔡縣、汝南縣、正陽縣、遂平縣、確山縣、泌陽縣、唐河縣、方城縣、南陽市、南召縣、社旗縣、葉縣等地進行了實地調研。綜合分析新季生產形勢,春花生種植面積下降、後期麥茬花生種植面積將較大幅度增長成爲調研團共識。與此同時,當前市場陳花生庫存偏低、食品花生米與油料花生米價格走勢分化、供需兩弱特點較爲顯著。

暮春時節,穿梭在中原大地,到處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綠油油的正在開花與灌漿的小麥,往年在豫北、豫東地區常見的大片大片的待播春地則很少見到。當地農民告訴記者,今年預留春地之所以少,主要原因是去年秋播時節國內小麥價格太高了,往年只有1.35元/斤的普通小麥漲到了1.6元/斤,種植小麥的收益大幅增加,再加上小麥田間管理與收割相對簡單、機械化程度較高,種植小麥更具性價比。這樣一來,很多種植春花生的田地就被小麥擠佔了。

據瞭解,近年來,河南省爲了實現油料面積穩中有增,把工作重點放在花生領域,持續打造沿黃及黃河故道優質大果花生和豫南、豫西、豫西南優質小果花生優勢區,穩面積、提產能。其中,花生生產的“大頭兒”在夏季,春播花生佔比約三分之一。豫北和豫東地區春花生種植較少,主要集中在豫南地區,如駐馬店市南部與南陽市。現階段,春播期間各地主要利用春白地、蒜茬地、瘠薄地等來種植春花生,今年河南省春花生種植面積目標在700萬畝,全年花生種植面積目標在1950萬畝。

在調研中期貨日報記者瞭解到,今年河南省春花生種植之所以受到市場重視,主要原因是當前處於低庫存狀態。去年秋冬季小麥種植面積擴張,擠佔了春花生播種空間,令今年春花生種植面積受限,但最終產量仍會對現貨市場起到調節作用。

內黃縣花生貿易商蔡迎軍介紹,當地農民與農業合作社的春花生種植面積較往年調減較多,從種植面積和預計產量分析,後期很難形成有效的商品花生米供應量,很多春花生將以鮮食的方式供應市場,即以帶殼水煮或炒制的“面孔”面對大衆

“當前庫存的陳四粒紅帶殼花生的零售價高達8元/斤,主要供給大排檔,該市場對高價的承受能力較強。”河南省民權縣花生加工與貿易商張顯朝表示,豫北和豫東地區的新鄉縣、延津縣、浚縣、濮陽市、內黃縣、開封市、民權縣、寧陵縣等產區春花生種植面積今年都有所下降,除了小麥擠佔的原因,春節後多地較長時間出現低溫天氣也不利於春花生的種植,預計春花生種植時間推遲一週至兩週。這也是調研過程中記者在豫北和豫東地區很難見到春花生田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調研團來到豫東南、豫南、豫西南後發現,春花生田地偏少的現象“一去不復返”了,這些地區尤其是桐柏縣、確山縣、泌陽縣、方城縣、社旗縣,廣袤的田野裏一壟壟春花生整齊劃一,農民不是忙着劃膜、補種,就是駕駛着拖拉機愉快地播種。據瞭解,這些地區多爲丘陵與淺山區,農民種植小麥等的收益較差,同時當地很多田地爲沙性土壤,更利於花生種植。

在確山縣黃崗鄉記者遇到了一位正在採購花生種子的農民。交流中瞭解到,截至4月28日,他已經播種了300畝左右的春花生,而看到當前花生米價格仍然居高不下,他決定再擴種50畝。當日,其採購的農民自留花生種子的價格爲7元/斤,當地小商販走村串戶的花生米收購價爲3.9—4.1元/斤。

“爲了摸清市場運行態勢,我對周邊的陳花生市場與春花生種植情況都進行了較爲細緻的調查。整體來看,雖然陳花生價格較高,但由於農民預留的春地有限,今年省內春花生種植面積下降不少,但如果後期花生米價格一直保持在高位,那麼麥茬花生種植面積與產量將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社旗縣下窪鎮花生加工與貿易商王海龍表示,豫東南、豫南、豫西南等地是河南省麥茬花生的主要產區,近年來花生種植面積一直保持穩中有增的發展態勢,預計在價格高企的刺激下以及行情延續的前提下,麥茬花生種植前景樂觀。

油料花生米與食品花生米走勢分化

“目前,部分油廠給出的油料花生米收購價格在9300元/噸左右,8個篩以上食品花生米的銷售價格則在12700元/噸左右,油料花生米與食品花生米價差超過3000元/噸。”南召縣皇路店鎮數位花生貿易商表示,今年國內花生市場出現了往年不多見的情況:一是陳花生米庫存有限,如整個南陽市去年同期的花生米庫存在35萬—40萬噸,今年僅有10萬噸。究其原因,首先,去年花生減產幅度較大,導致市場供應緊張。其次,自去年上市至今,無論是花生果還是花生米,價格均呈一路爬升態勢,農民出售積極性較高,導致基層花生米存量不多。最後,多數產業鏈主體面對高價格,風險意識較強,採取了隨購隨走的經營策略,使得各環節存量均有限。二是油料花生米與食品花生米價格走勢分化。近兩年,二者價差通常在800—1000元/噸,如今已經超過3000元/噸。從形成原因分析,食品花生米需求恢復強勁,市場對高價食品花生米的接受能力提升。另外,當前花生油與花生粕需求疲弱、價格走低,油廠收購意願明顯下降,市場關注點向食品花生米傾斜。

南召縣皇路店鎮一位“老花生”告訴記者,他手中還有700噸的食品花生米,在接新之前,無論花生米價格如何漲跌,他都不會一次性銷售這些庫存,爲的是保持一定的供應能力,維護好與下游客戶的合作。由此可以看出,陳花生米庫存集中拋售的現象很難出現。

據瞭解,駐馬店市與南陽市花生產業相對發達,雖然兩地花生產業鏈延伸度與完善度不如山東省,但花生銷售範圍廣泛,而且處在國內花生購銷的中心位置,如駐馬店市的花生主要供應兩廣地區,且多以高品質食品花生米爲主;南陽市的花生主要供應西南、西北及兩廣地區,當地貿易量較大。

站在花生種植的角度看,我國花生分爲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東北、東南沿海、雲貴高原、黃土高原、西北七個產區,以黃河流域和東北產區種植最爲廣泛,其中河南省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國內首位,近年來的花生米年產量穩定在400萬噸左右。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河南省花生種植面積前三名分別爲駐馬店市、南陽市與開封市,前二者花生種植面積均超過400萬畝,其花生米產量約佔河南省總產量的50%。因此,建議廣大投資者多加關注河南省花生市場的變化。

記者觀察:花生市場有了“公平秤”

“穀雨前後,點瓜種豆”,在這個農作物勃勃生長的時節,期貨日報記者對我國最大的花生主產省——河南主要花生產區進行了系統性調研。從調研情況來看,產區農民、產業企業對花生產業充滿信心,花生期貨在助力農民穩收增收以及產業穩健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重要的是花生期貨是一杆“公平秤”已在業界達成共識。

“花生期貨一上市,我就去期貨公司開了戶,當前除了利用花生期貨進行套保以外,還與多家機構合作開展花生期貨倉單的註冊與回購業務,不但拓展了業務渠道、降低了經營風險,而且改變了經營思維模式。”正陽縣花生貿易商李傑告訴記者,在花生期貨上市之前,傳統購銷是花生市場貿易的主流模式,即貿易商收購花生後先進行初步整理,再按照下游需求過篩分級。在這個過程中,花生米價格往往出現較大波動,有時一天的波動就達數百元一噸,一不留神甚至會把多年的經營交還給市場。

據瞭解,以前國內花生市場由於缺乏連續報價,加上不同區域存在獨特的經營模式,花生價格靈敏度較差,容易出現大幅漲跌,農民和產業企業面臨較大的價格波動風險。而花生期貨上市後,優質優價的定價模式及統一的質量標準一方面引導農戶提高花生種植水平,另一方面讓價格更透明、更具代表性,原先“一口價”的交易模式轉變爲“點價交易”。

“往年貿易商等制訂經營計劃要看油廠‘臉色’,如今有了花生期貨,賣個花生都可以先查一下期貨行情走勢,市場有了價格風向標。”南召縣皇路店鎮多家花生貿易商告訴記者,每天開門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查看花生期貨價格信息。4月以來,儘管部分油廠停止收購油料花生米,甚至部分頭部油廠有意多次下調油料花生米收購價,但花生小商販、篩選廠、貿易商等並不受其左右。通過觀察花生期貨價格運行趨勢,瞭解最新市場供求形勢,大家一方面妥善保管油料花生米待機而售,另一方面通過多次篩選爲市場提供不同層次食品花生米,在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同時擴寬了盈利渠道。

延津縣學軍花生篩選廠總經理韓學軍表示,作爲花生市場的一杆“公平秤”——花生期貨的積極意義表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市場有了一個完全由市場機制形成的公開透明的價格,打破了產銷區小市場的圈子,融合了國內外市場影響因素,弱化了“小生產、大采購”格局下的定價權偏離特徵;其次,市場有了一個質量風向標,讓農民選種、商販收購、篩選廠分級、貿易商銷售、需求者採購等均有了一個公正的質量衡量標準,有利於產業高質量發展;最後,依據花生期貨價格運行態勢,花生產業發展更加理性,不會出現盲目擴種、急劇縮減面積等現象。

“花生期貨與期權上市以來運行平穩,產業企業積極參與,市場規模穩中有升,期現貨市場加速融合,初步構建起花生產業衍生品風險管理體系。”河南馳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起力告訴記者,經過兩年多的發展,花生期貨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顯著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廣度不斷拓展,市場發展前景良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