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連虧兩年的英飛拓002528.SZ在年報發出後收到了深交所的問詢函。

根據此前年報披露,英飛拓2022年實現營收18.37億元,同比下滑37.41%,實現歸母淨利潤-11億元,已連續第二年陷入虧損。同時,公司年報被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導致保留意見原因爲英飛拓子公司新普互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普互聯)與百度業務相關的往來款項對賬後存在差異,而年審會計師無法就該事項獲取充分的審計證據。這也是此次監管問詢的重點。

界面新聞注意到,新普互聯系英飛拓7年前購入的子公司,如今其已成爲“燙手的山芋”,低價掛牌轉讓仍無人問津。

在查閱新普互聯數據時,界面新聞記者發現,英飛拓在此前兩則公告中披露的新普互聯財務數據存在差異。58日下午,界面新聞致電英飛拓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表示系“財務部的疏忽”。

英飛拓將自身定位爲智慧城市、智慧園區解決方案提供、建設和運營服務商,主營物聯產品的研產銷、解決方案業務和數字運營服務業務。

2021年、2022年,英飛拓營業收入分別爲29.36億元、18.37億元,同比分別下滑43.95%和37.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14.35億元和-11億元,連續兩年虧損。

截至2022年年末,英飛拓未彌補虧損金額爲2348億元,實收股本爲1199億元,公司未彌補虧損金額超過實收股本總額三分之一。

對於英飛拓連續兩年虧損情況,深交所在5月5日的問詢函中要求公司說明最近兩年營業收入持續下滑、淨利潤爲負的原因,並說明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是否影響會計報表編制的持續經營基礎。

界面新聞注意到,英飛拓曾於今年4月下修了業績預告,並以“因年度報告編制工作及審計相關工作完成時間晚於預期”爲由延遲發佈年報。

這份遲來的年報最終被年審會計師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是英飛拓上市十餘年來首次財報“非標”。

導致保留意見原因爲年審會計師無法就英飛拓子公司新普互聯與百度業務相關的往來餘額,以及其他賬齡超過一年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和預付款項的性質及可收回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根據審計報告,2022年12月31日,深圳英飛拓子公司新普互聯與百度開展合作業務形成的應收賬款賬面餘額爲4149.45萬元、其他應收款賬面餘額爲9182.79萬元、預付賬款賬面餘額爲5640.69萬元、應付賬款賬面餘額爲8596.01萬元。新普互聯與百度對賬後發現的差異金額合計5429.92萬元。管理層未就對賬差異產生的原因提供充分的解釋和佐證資料。

除上述與百度業務相關的往來餘額外,新普互聯2022年12月31日賬齡超過一年的應收賬款賬面餘額443億元,已計提壞賬準備305億元;其他應收款賬面餘額119億元,已計提壞賬準備8087.21萬元;預付賬款賬面餘額146億元。管理層未提供與上述往來餘額及壞賬準備相關的充分資料。

深交所要求英飛拓說明最近三年新普互聯與百度之間業務往來及對賬差異的具體情況,並詳細分析說明相關業務是否具備商業實質、對賬差異產生的原因及合理性。

另外,深交所要求英飛拓說明除與百度業務相關的往來餘額外,新普互聯相關往來款項涉及的交易對象、形成時間、形成原因、發生額及餘額,並結合與往來對象的關聯關係及款項的回收安排等,說明相關資金往來是否具備商業實質、是否構成非經營性資金佔用;說明公司未能向年審會計師提供充分、適當審計證據的原因。

同時,深交所還對英飛拓存貨跌價、應收賬款壞賬計提、部分預付賬款和其他應收款賬齡較高的情況進行問詢。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年末,英飛拓存貨賬面餘額爲5.14億元,存貨跌價準備餘額爲1.61億元,報告期內計提存貨減值5944.47萬元;應收賬款賬面餘額爲20.36億元,壞賬準備期末餘額爲8.73億元,報告期內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3.0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審計報告中,“應收類賬款的可回收性”、“收入確認”還被列示爲英飛拓2022年年報的“關鍵審計事項”。

除了經營數字不好看,子公司新普互聯財務數據的真實性是監管此次問詢的重點。

據瞭解,英飛拓2016年6.4億元交易對價購新普互聯,交易對方爲新餘普睿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新餘高新區數聚時代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根據公告,交易對方均與公司不存在關聯關係。

2022年年報顯示,新普互聯主要提供數字營銷服務,其除了是百度KA五星級代理商、今日頭條官方授權的代理商外,還是360、微博等主流互聯網媒體官方授權的代理及服務商。

收購後的早些年間,新普互聯業績保持穩定增長。在2016年-2018年業績承諾期間新普互聯累計實現淨利潤2.09億元,承諾完成率104.74%

不過自2021年開始,新普互聯業績出現變臉,當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42%淨利潤虧損2.42億元。2021年,英飛拓對收購新普互聯形成582億元商譽全額計提減值準備。

2022年1-9月,新普互聯淨利潤繼續虧損1.30億元,佔到當期英飛拓虧損的一半。

英飛拓曾稱解釋稱,新普互聯2021年業績開始出現大幅下滑,主要受教育行業的“雙減”政策、遊戲行業嚴監管、地產行業調整等因素影響,收入大幅下滑,同時行業競爭激烈導致毛利率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爲支持新普互聯業務發展,英飛拓公司其他子公司爲新普互聯提供了大量借款。截至2022年末,新普互聯應付公司及公司其他子公司款項587億元

不僅如此,在自身業績虧損的情況下,英飛拓還增加了對新普互聯的擔保額度,2023年度爲新普互聯提供擔保額度不超過11億元。根據426日公告,目前公司已爲新普互聯及其子公司上海優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應向上海巨量引擎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履行的義務,提供了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本次擔保後公司對新普互聯的擔保餘額爲7000萬元,可用擔保額度爲4000萬元。

界面新聞注意到,英飛拓在去年年底計劃轉讓新普互聯控制權。

根據彼時公告,英飛拓擬以326億元爲底價掛牌轉讓新普互聯51%的股權,同時,爲促進交易的執行,公司擬以債轉股方式對新普互聯增資537億元。因此,監管曾要求英飛拓說明是否存在通過處置資產進行不當利潤調節的情形。

但最新進展公告顯示,本次掛牌轉讓的新普互聯51%股權在競拍期間(2023年3月15日10時至2023年3月16日10時止)因無意向方出價而流拍。

值得一提的是,界面新聞記者查閱新普互聯業績時發現,英飛拓在2023330日公告與20221229日公告中披露的新普互聯財務數據存在出入。雖都標註爲“新普互聯合並數據”,但總資產、淨資產、營收、利潤等數據均不同。

對於這一情況,5月8日,界面新聞記者致電英飛拓證券事務部,相關人士覈對後表示,“2023330日公告是財務部的疏忽,填的是新普互聯單體(不包括其子公司)的數據。實際數據以20221229日公告中的爲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