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以‘去風險’之名行去中國化之實,就是去機遇、去合作、去穩定、去發展。”當地時間9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柏林同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共同會見記者時這樣回應德國和歐洲一些政客所謂對華合作“去風險”論。近幾個月來,伴隨着中國與世界衆多國家高層往來的“外交潮”,中歐高層互動的頻密程度也十分罕見。法國總統、歐盟委員會主席和德國外長上月“接力”訪華餘溫仍在,中國外長又踏上歐洲之旅,開始對德國、法國和挪威進行訪問。歐洲領導人和高層親自感受到中國經濟繁榮後,都強調不與中國“脫鉤”。一些歐洲政客和媒體轉而以“去風險”爲名炒作“減少對中國依賴”。不過,這樣的聲音並未得到廣大歐洲商界人士的認同。德國《商報》的調查顯示,德國對外投資中,對中國的投資佔比僅約7%,但從中國賺取的利潤卻佔12%-16%。顯然,在歐洲商界看來,與中國合作並非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與中國合作就有利好,“去中國化”就會付出慘痛代價,這個共識正在加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0日也重申,中國是歐洲應對風險挑戰的關鍵夥伴,歡迎歐洲繼續分享中國市場機遇和發展紅利,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歐洲一體化的共同發展。

德中交流保持“高鐵速度”

“頻繁互訪成爲德中之間的新常態”,德國《南德意志報》9日稱,近來北京和柏林之間的高層交流明顯增加。報道稱,當天德國外長貝爾伯克在柏林與到訪的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舉行了會談。在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秦剛表示,這是雙方3個月內第三次會面。貝爾伯克也回憶起3周前兩人一起乘坐中國高鐵從秦剛的家鄉天津到北京。她提到中國高鐵每小時350公里的高速,表示她“很高興德中兩國在交流中也保持高鐵速度”。

這是秦剛出任中國外長以來首次訪歐。德國是此行的首站。德國電視一臺稱,與在北京時一樣,從記者會上的情形可以看出,雙方交換意見很坦率。貝爾伯克在記者會上首先強調了雙方的共同利益,比如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但她隨後談到有爭議的問題:烏克蘭。對此,秦剛表示,中國不是衝突製造者,也不是衝突參與方,而是和平的倡導者,和談的推動者。烏克蘭問題高度複雜,簡單化、情緒化不是解決方案,只有保持冷靜理性,爲政治解決創造條件,纔是出路。

對於此前有報道稱歐盟可能因對俄合作而制裁中國企業的問題,英國《金融時報》稱,秦剛做了“嚴厲而堅定”的反應。他表示,中方不向烏克蘭危機相關方出售武器。中俄企業開展正常交往合作,不應受到影響。秦剛警告,中方堅決反對依據自身法律,對別國搞長臂管轄和單邊制裁,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權益。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秦剛的話清楚地向歐洲發出信號:像某些國家一樣用制裁的語言與中國對話是不可接受的,中國希望與德國和歐洲共同維護雙方夥伴與合作關係免受威脅。報道稱,對中歐關係的威脅之一來自美國挑撥和施壓,美國企圖把歐盟拖入反華制裁聯盟。

秦剛此次訪德主要目的是爲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做準備。這將是兩國新一屆政府的首次全面對接。10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柏林會見秦剛。朔爾茨表示,非常期待在德國舉行德中第七輪政府磋商。德方正積極籌備,願同中方共同努力,確保取得積極成果。秦剛表示,中德加強對話合作,有利於爲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確定性和正能量。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10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德政府磋商是默克爾政府時期中德雙方達成的重要合作成果,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和現實意義,是中德全方位合作的體現。他說,秦剛此次歐洲之行主要是落實此前中歐領導人達成的共識。自去年底以來,從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馬克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到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還有衆多國家高官紛紛訪華,歐洲政要掀起了“訪華潮”,中歐高層互動的頻密程度爲近年來罕見。

在結束對德國的訪問後,秦剛將對法國和挪威進行訪問。《紐約時報》稱,秦剛對法國的訪問可能“更輕鬆”,馬克龍上月訪華取得了豐碩成果,他所說的“歐洲應該追求戰略自主”等話語也受到中方歡迎。挪威外交部對秦剛來訪表示歡迎,“中挪合作、氣候等全球性問題,以及烏克蘭危機等國際問題將是此次訪問的重要主題”。

“少了中國,歐洲就沒風險了?”

在中德外長記者會上,有一個問題備受關注。當被問到近來德國和歐盟一些政客提出的所謂對華合作“去風險”時,秦剛表示,談論“去風險”,首先要思考什麼是風險,風險在哪裏。他提醒稱,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國家正在發動“新冷戰”,破壞國際規則,煽動意識形態對立,搞陣營對抗,“脫鉤斷鏈”……“這些纔是需要重視的、真正的風險!”9日,德國總理朔爾茨在歐洲議會演講時也提到“去風險”。法新社稱,朔爾茨談及歐中關係時稱,“來自中國的對抗和競爭有所加劇”。他稱自己贊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觀點:歐洲不應“對華脫鉤”,而要“明智地去風險”。他還稱:“中國越來越像對手和競爭者,而非夥伴。”儘管如此,法新社稱,朔爾茨的講話“並不是美國所要求的更強硬路線”。10日上午,貝爾伯克趕到巴黎與法國外長科隆納會面。兩人在記者會上稱:“我們不尋求(與中國)‘脫鉤’,我們談論的是‘去風險’。”

“少了中國,歐洲就沒風險了?”德國電視一臺10日質疑道。報道稱,馮德萊恩和貝爾伯克訪華後,對華態度有所改變,她們都強調不與中國“脫鉤”,而改口稱“去風險”。但如果真這樣“去風險”,歐洲可能不得不告別全球化的市場經濟。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張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歐洲一些政客和媒體之所以炒作對華合作“去風險”,是因爲一部分人受美國的施壓或慫恿,企圖在某種程度上“去中國化”,但這不符合歐洲的利益。他說,當前歐洲經濟面臨困境,中國是世界最大市場之一。多國領導人近來紛紛訪華,目的之一就是搶搭中國發展的快車。歐洲企業當然不願意放棄,這也是爲什麼歐洲政客渲染“去風險”,中歐貿易投資持續增長的原因。

到中國去成爲“必須”

德國《商報》稱,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和德國工業聯合會等機構的聯合調查,過去十年,中國作爲德國企業的投資目的地,重要性明顯增加,但德國並沒有形成對中國的依賴。報道舉例稱,德國2020年對華直接投資僅佔德國對外總投資的7%,對美國投資佔27%,對歐盟其他國家及英國的投資佔43%。而與其他市場相比,在華投資利潤卻更豐厚。德國對外投資中對中國的投資佔比僅7%,但從中國得到的利潤卻佔12%-16%,與對美投資利潤相當。

菲律賓《馬尼拉時報》稱,近來多國領導人和西方跨國公司老闆密集訪問中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觀點,那就是到中國去和投資中國市場不僅是一個選項,而是“必須”。報道引述法國《費加羅報》的報道稱,從中國回去的“所有公司老闆都稱將繼續投資中國”。

《歐洲時報》稱,2022年,中國與歐盟貿易額達8473億美元,意味着中歐平均每分鐘貿易往來超160萬美元。歐洲研究機構坦言,如果與中國“脫鉤”,歐洲每年損失至少1300億歐元。與此同時,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歐洲陷入能源危機,喫虧的是德國和歐洲,得利的卻是美國。顯然在時代鉅變之際,奉行“和平與合作”的中國已是全球不可或缺的穩定力量。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記者 丁雅梔 陶短房 陳康 柳玉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