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 陳思瀛

中國人的生活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民以食爲天,而食以米爲先。從消費升級、大健康趨勢和網紅經濟下衝出來的大米品牌公司——十月稻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十月稻田”)試圖赴港上市的進程中,便能發現用互聯網思維打造的消費品牌所存在的優與患。

01

大米網絡叫賣能否持續火熱?

現如今,“X+直播”的模式在各大領域均獲得了一定的成功,網紅經濟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巨大的流量向頭部企業集中,呈現出馬太效應的趨勢。

揭開十月稻田赴港IPO的招股書,新零售模式遍佈其中。十月稻田公司2020年至2022年收入分別爲23.27億元、35.98億元和45.33億元,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公司稱收入增資主要得益於渠道及客戶羣體的策略,可以看出策略的關鍵是“品牌化”和“電商化”,同樣體現了對客戶的精準定位。

根據公司招股書統計,2022年按預包裝東北大米板塊的市佔率看,公司已經衝上該品類排名第一的寶座,市佔率爲4%。這對於品牌繁複,產品同質化較高的食品零售行業而言,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戶粘性。

不過十月稻田由於主打高端優質大米市場,其招股書中如若按照“廚房主食”品類排名統計,僅爲第五,市佔率0.2%。

根據招股書顯示,公司代表性產品柴火大院等高端米,單價最低11元/公斤,最高可達29.8元/公斤。而天貓超市上按銷量排名粗略統計,前十銷量的五常大米平均價格在9.4元/公斤。迴歸線下,在大部分菜市場中,散稱五常大米可能僅需5元/公斤,當然散稱大米與預包裝米在質量上或存在較大差異,但由此可見十月稻田的柴火大院系列屬於高價位產品,那究竟是哪些羣體在購買此類高價大米呢?

根據十月稻田的客戶畫像可略知一二,十月稻田披露,其81.6%的客戶年齡在40歲以下,而58.7%的客戶年齡在35歲以下,即購買十月稻田的主力軍爲“80後”、“90後”,這批羣體同樣是構成網紅經濟不可或缺的力量,可見在平臺推送和主播的“叫賣聲”中,80後、90後也在主食產品端一步步走向消費升級,這也讓十月稻田能夠成爲大米品類的銷售黑馬。

然而成敗或全因蕭何,不斷擴充的網絡渠道同樣也成爲公司盈利增長的一大阻礙。與高速增長的營業收入不匹配的是,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的淨利潤分別爲1397萬元、-1.73億元、-5.64億元,近兩年合計虧損7.37億元。

公司稱虧損主要原因是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導致,其中十月稻田2022年授予創始人王兵夫婦價值6.91億元的股份獎勵,導致公司2022年的淨利潤顯示爲鉅額虧損。根據公司調整後,其淨利潤分別爲2.21億元、2.59億元和3.64億元。

可即便剔除《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的影響後公司淨利潤迴歸正數,但整體盈利能力卻仍見疲態。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的毛利率分別爲17.4%、14.9%、17.2%,而淨利率根據調整後計算爲9.49%、7.19%、8.03%,毛利率和淨利潤均呈現震盪下滑情況,表現並不理想。

其主要原因歸根結底是因爲流量通道開支的高速膨脹。同期,十月稻田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爲1.26億元、2.23億元、3.14億元,連年高增。

其中各大平臺費用佔比較大,2020年至2022年十月稻田的該部分支出分別達到了0.92億元、1.24億元和1.32億元,用於平臺營銷及推廣活動。同時,十月稻田2022年的銷售人員支出達到了1.43億元,較2020年增長超6倍,而公司銷售人員大多爲各類網紅主播。招股書顯示,十月稻田與超過3500位KOL和KOC建立合作,其遍佈多個社交媒體平臺和電商平臺。

而此類通過渠道擴張而實現營收增長的策略,未來勢必會受制於平臺渠道費用和主播費用的不斷增長,十月稻田如何持續提升盈利能力,或將成困局。

02

京東關係緊密,融資估值倍增

十月稻田不斷增長的銷量離不開各類電商平臺的推廣,而公司與京東合作頗深。公司在披露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時掩去了名稱信息,但是從“公司A”的備註中可以發現端倪,十月稻田稱公司A爲一家上市公司,同時其一名董事持有公司A少於0.1%的股份,並曾在以往擔任公司A的管理層成員。

根據招股書披露的董事中,非執行董事常斌自2013年起擔任京東集團戰略投資部門的負責人,直至2018年離職。2016年,常斌在京東集團任職期間,創立了專注於消費領域的私募股權基金啓承資本,同時常斌還擁有少量京東股份。

而啓承資本正是公司目前的最大機構股東,其通過Generation Sigma HK在A輪投資了十月稻田。根據企查查顯示,啓承資本還投資了包括錢大媽、鍋圈食匯、M Stand、海馬體、植護、零食很忙等消費類公司。

可見公司A很可能就是京東集團,而京東既是十月稻田的客戶,又同時還是供應商。這等關係很可能離不開常斌的牽線搭橋。

而對於是A輪投資者的常斌而言,這樣關係網的搭建確實是一種雙贏。十月稻田目前已完成3輪融資,除了A輪啓承資本外,雲鋒基金、紅杉中國、CMC資本等也陸續參與其中。融資價格也從啓承資本最早的1.83元/股,增至最新一輪MIC分別以12.67元/股和14.08元/股的收購價完成的C輪融資。MIC背後實控人爲阿布扎比政府,即位於中東的阿聯酋政府。

根據公司披露C輪融資完成後的股權結構,啓承資本擁有公司12.49%的股份,根據此前A、B輪融資的平均價格計算,啓承資本持有的十月稻田股權或已擁有近4倍溢價。

按照最後一次融資價格,十月稻田最新估值已達145億元。若按照最後C輪的平均價格,公司估值也達135億元。

大米以及糧食產品的同質化情況比較嚴重,將十月稻田與已上市食糧公司黑龍江北大荒農業股份有限(以下簡稱“北大荒”,600598.SH)進行比對,北大荒目前市值爲220億元,其2022年淨利潤爲9.45億元,市盈率爲22倍。而十月稻田按照145億,和調整後的2022年淨利潤3.64億元估計,公司市盈率高達39.8倍,超過北大荒近一倍。雖然公司在營收增長方面保持一定優勢,但前述提及的盈利能力下滑情況也同樣存在,十月稻田上市後能否保住這樣的高估值,值得商榷。

同時公司產能利用率較低的情況下,仍然持續擴產。

根據招股書顯示,公司位於五常的生產基地在2015年投產,提供五常大米等核心產品。原本公司的產能尚未完全釋放,而2021年以來十月稻田陸續新建瀋陽新民、松原、通河和敖漢4個生產基地,如此擴建方式導致整體產能利用率再度下滑。主要大米產品產能利用率在2022年都50.5%,整體利用率從66.3%下降到51.4%。但公司在未來計劃的募投項目中仍然要繼續擴充產能,此等策略是否合理?

銷售開支的膨脹,盈利能力被壓縮,同時如何提升訂單數量來消化新增產能,這些都是十月稻田所面臨的問題。(思維財經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