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張枕河

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最新數據顯示,上週,投資者從美國及歐洲股票型基金中共撤出100億美元資金。

市場人士表示,近期歐美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正在增多,美聯儲等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舉棋不定,銀行業危機仍在蔓延,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將帶來風險。在此背景下,資管機構和專家日益青睞新興市場資產。

風險因素增多

EPFR數據顯示,上週,歐洲及美國股票型基金共計100億美元資金實現淨流出。其中,美國零售類股票型基金在過去13週中出現第12次資金淨流出。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盧伯樂表示:“在經歷了數月的頑固通脹和銀行業動盪之後,經濟復甦的萌芽似乎正在出現。然而這些還不足以說服我們改變自去年底以來一直保持的謹慎立場。全球經濟前景仍然高度不確定,尤其是在發達國家。”

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表示,預計短期內歐美等市場波動可能加劇。美聯儲5月加息以及持續的量化緊縮或爲一些銀行帶來更大壓力。一旦貨幣政策緊縮的累積影響反映到經濟中,恐怕足以引發一場嚴重的經濟衰退。另外一個風險在於,未來數據可能顯示通脹居高不下,從而促使美聯儲繼續加息。

青睞新興市場資產

盧伯樂表示,仍然在減持發達國家市場的股票,並將全球債券上調至增持。雖然相信美國可以避免衰退,但其增長前景在中期並不是特別光明。“我們觀察的美國相關指標近一年來首次轉爲正值,而往往引領經濟週期的房地產活動已從10年低點回升。鑑於緊縮貨幣政策的傳導滯後,與之前的週期相比,貨幣政策在經濟中發揮作用的時間更長,因此距離明確的正向轉變仍有一段距離。消費成長和非住宅投資肯定會放緩,而核心通脹仍然會居高不下。”

“除新興市場外,鮮有投資機會。我們對新興市場股票和債券的前景仍然充滿信心,但對發達國家市場的股票沒有同樣的熱情。”盧伯樂說。

保德信固定收益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兼全球宏觀經濟研究主管Daleep Singh表示,展望未來,一旦美國勞動力市場數據顯示經濟已經顯著走弱,且通脹壓力回落至美聯儲目標水平,美聯儲或於今年四季度起將政策利率下調75個基點。溫和的經濟衰退仍然是未來12個月最有可能的宏觀經濟前景,但如果美聯儲能夠及時調整政策,經濟仍將有機會繼續擴張。

Kristina Hooper表示,美聯儲政策的不確定性、對美國觸及債務上限的擔憂以及對地區性銀行或爆發更多問題的恐懼加劇了近期市場波動,看好防禦型投資組合配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