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彭

今年二季度以來,“中特估”概念持續發力,成爲A股市場熱門主題。數據顯示,近期國企改革概念股獲北向資金大幅加倉。此外,今年一季度,阿布達比投資局、科威特政府投資局、美林國際等資管巨頭便對該板塊提早佈局。另有券商研報顯示,目前內外資對於“中特估”概念板塊的投資價值已形成相對一致的意見。

受國企估值重塑邏輯持續發酵提振,國企改革概念股近期連續走高,多隻個股獲得北向資金青睞。Choice數據顯示,截至5月10日,建設銀行和中國石化4月以來分別獲北向資金淨買入16.98億元、16.75億元,工商銀行、中遠海控京滬高鐵均獲得北向資金淨買入超過10億元。

此外,今年一季度,“中特估”板塊多隻個股獲QFII建倉。以華錦股份爲例,澳門金融管理局和科威特政府投資局在今年一季度新進該股,兩者分別持有2280萬股、1799萬股華錦股份,位列其第五、第六大流通股股東。阿布達比投資局一季度新進成爲天地科技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一,持股數量爲2009萬股;美林國際買入1230萬股新興鑄管,位列該股第十大流通股股東。

外資持續湧入的同時,公募基金也在加大對“中特估”概念板塊的佈局力度。今年3月,9家頭部基金公司上報了央企主題ETF: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銀華基金申報了中證國新央企科技引領ETF,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申報了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嘉實基金、博時基金、工銀瑞信基金申報了中證國新央企現代能源ETF。近日,匯添富基金、廣發基金和招商基金3家公司申報的中證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產品正式獲得證監會批覆。

同時,公募基金對“中特估”概念板塊的配置明顯提升。國金證券研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在偏股主動型基金前十大重倉股股票池中,“中特估”概念股佔偏股主動型基金持有股票市值比例爲4.19%,相較去年四季度末的1.18%明顯提升。

華泰證券在近日發佈的一份研報中表示,海內外投資人在“中特估”概念主題上形成了相對一致的意見,面板、被動元器件、電信運營商等板塊廣受關注。

申萬菱信基金經理王贇傑分析稱,國企有兩方面主要優勢:第一,國有企業是支撐國家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中堅力量。據統計,央企和國企上市公司數量目前佔A股的比例超過四分之一,市值佔比接近45%,集中分佈於戰略性、引領性行業,且實力強勁。相對於民企,國企的優勢在於市值規模更大、現金流與信貸資質也明顯較好。第二,隨着國企改革深入、科技進步及新一代製造產業落地,國企的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今年以來高質量國企股價大幅跑贏指數基準和一般國企,但目前其估值依然合理。”高盛亞太首席股票策略師慕天輝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