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全網最火的“頂流”歌手中,“AI孫燕姿”無疑是一個響亮的名字。在不少網友爲其“完美復現”的音色驚歎時,也面臨着侵權爭議。

記者在B站上搜索“AI孫燕姿”後,就冒出了近百個相關音樂視頻。在某網絡音樂軟件上,以“AI孫燕姿翻唱”爲主題的歌單裏,也有68首歌曲。這位“AI孫燕姿”,翻唱了周杰倫、王力宏、劉歡等的歌曲,作品覆蓋流行到民謠等多種風格,有的播放量甚至超過百萬。由於“AI歌手”與真人演唱的音色並無二致,一些孫燕姿的忠實粉絲感慨,已經很難分清到底是歌手本人還是AI,“連換氣聲都能清晰聽到,咬字尾音都非常像本人。”

之所以能造出以假亂真的“AI孫燕姿”,與時下大潮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分不開。今年3月,一個名爲So-vits的開源項目上線,“教你打造屬於自己的AI孫燕姿”“讓喜歡的歌手爲你唱歌”等AI模型的訓練教程也開始在各個內容平臺上火速傳播。在這些教程的輔助下,僅憑數段音頻,就能用一個人工智能生成式模型來合成目標音色的音頻,王心凌用甜美的聲音唱《套馬杆》、郭德綱來了段英文說唱……各種奇特翻唱也在社交平臺湧現。

然而,令網友們大呼“魔幻”的AI換聲背後,是不容忽視的侵權隱患。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提醒,訓練AI歌手翻唱歌曲這一現象背後,可能涉及多項侵權問題。首先,根據民法典中對於聲音權的規定,利用明星聲音作爲數據進行AI模型訓練,均要徵求本人同意獲得允許。

其次,在訓練AI模型的過程中,往往使用了未獲得版權授權的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的使用是否得到了著作權人的許可,也存在疑問。此外,若未得到著作權人許可並製作成商品用來銷售或吸引流量,也涉及侵害著作權中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火爆,業內人士也提出,相應的法律法規也要跟上腳步。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提醒,監管部門和內容平臺應該對於演藝界人士行爲數據的所有權、換頭技術導致的假新聞現象等問題有所關注,推進相關監管與治理工作的完善。

就在5月9日,抖音發佈了一則針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倡議,禁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作、發佈侵權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肖像權、知識產權等,一經發現將嚴格處罰,此外還要求發佈者對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進行顯著標識。

AI歌手火了,明星也可能會被人工智能“搶飯碗”麼?盤和林認爲,AI歌手的功能僅僅限於娛樂,因爲歌手的本質還是人類的演唱天賦,AI技術只是豐富了娛樂業的展現方式,好歌手、藝術家無需對此感到焦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