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表示,股市投資者有可能錯過近期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飆升帶來的買入機會。包括Gurpreet Singh Sahi在內的高盛分析師週四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市場沒有看到淨息差的改善預期,因爲銀行的股價沒有對更高的利率做出反應。”不過,分析師還補充稱,鑑於銀行第一季度的利潤率低於預期,銀行的交割仍是關鍵。

週四,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Hibor)攀升37個基點至4.81%,爲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1個月期Hibor也上漲37個基點至4.53%,連續16天上漲。分析指出,這與港元近期觸及7.85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入市買入港元,從而導致流動性收緊有關。不過,這兩項利率在週五均有所回落: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下跌26個基點至4.54%,1個月期Hibor也下跌了19個基點至4.34%。

近期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的上升促使當地銀行提高了對客戶的主要貸款利率。本月早些時候,香港最大銀行滙豐控股將港元最優惠貸款利率上調至5.75%。渣打銀行和中國銀行業宣佈將提高最優惠貸款利率。

中銀香港(02388)、恒生銀行(00011)等一些香港本地銀行的股價已從近期高點回落,且跌幅超過了恒生基準指數。不過,高盛分析師維持了對滙豐控股(00005)和中銀香港的“買入”評級,目標價較當前股價水平上升30%以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