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將在第一輪中得票數最高的兩名候選人之間進行第二輪投票。

橫跨歐亞大陸的土耳其,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當地時間5月14日上午8點(北京時間14日下午1點),土耳其總統和議會選舉正式開始。今年恰逢土耳其建國百年,但是在土耳其國內經濟、地震交困的背景下,再加上反對派聯合推出的候選人克勒奇達爾奧盧(Kemal Kilicdaroglu)人氣不低,土耳其現任總統埃爾多安迎來了執政20年來最艱難的選戰。

土耳其大選每五年舉行一次,包含總統選舉與議會選舉。今年的土耳其大選將選出土耳其新任總統以及600名土耳其大國民議會議員,每屆任期5年。3月10日,埃爾多安簽署總統令,宣佈原定於6月18日舉行的2023年土耳其大選提前至5月14日舉行。

據央視新聞報道,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15日公佈的初步計票結果顯示,根據對99%選票的統計結果,3名候選人中仍無人得票數過半。現任總統埃爾多安獲得49.35%選票。6個反對黨組成的“民族聯盟”陣營候選人克勒奇達爾奧盧獲得45%選票。獨立候選人奧根獲得5.21%選票。

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研究員鄒志強告訴第一財經,縱觀此次大選,並沒有太大的意外,“選前各種民調均預計,無論是埃爾多安,還是克勒奇達爾奧盧,兩人均在第一輪中無法勝出。而唯一比較意外的是,就兩人的具體得票率來看,埃爾多安的領先幅度還是非常明顯,並非選前民調所認爲的反對派候選人領先。”

選民最關心經濟和震後恢復

根據土耳其憲法,在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獲得50%以上選票的候選人即當選爲總統,但若第一輪投票中沒有候選人獲得過半票數,5月28日將在第一輪中得票數最高的兩名候選人之間進行第二輪投票。

今年的土耳其總統選舉其實共有四位候選人。除了現任總統埃爾多安和最大反對派共和人民黨(CHP)領袖克勒奇達爾奧盧,中左翼政黨國土黨領導人穆哈雷姆·因傑和極右翼ATA聯盟候選人希南·奧根也參與了競選。

值得注意的是,選前多輪民調中,埃爾多安並不佔上風。民調機構Metropoll 4月的民調顯示,在第一輪選舉中,克勒奇達爾奧盧的支持率爲42.6%,埃爾多安的支持率爲41.1%,其次是因傑和奧根。當時,就有預測稱,若在民調中排位第三的因傑退出選舉,將會“助攻”克勒奇達爾奧盧,因爲因傑是克勒奇達爾奧盧所屬共和人民黨的前成員。

就在選前3天,因傑正式在5月12日宣佈退選。他的退選,爲當時即將開啓的投票更添諸多不確定性。畢竟他的支持者究竟會如預測所言,全部倒向克勒奇達爾奧盧,還是分流至埃爾多安,成爲未知。

“埃爾多安目前已執政超過20年,因此,在土耳其國內,最大的問題是人心思變。”鄒志強說到。

現年69歲的埃爾多安曾擔任土耳其總理11年。2014年8月土耳其史上首次舉行總統直選,埃爾多安成功當選總統。之後,埃爾多安又在2018年土耳其改行總統制後的首次大選中再次勝出。

縱觀埃爾多安此前經歷的大大小小選舉,從1994年當選伊斯坦布爾市長、2001年創立正義與發展黨(下稱“正發黨”,AKP)、2003年出任總理到之後當選總統,埃爾多安在每次關鍵選舉中都取得了勝利。在2014年和2018年的總統直選中,埃爾多安均在首輪投票中以超過50%的得票率直接當選。

但是,這一次,埃爾多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選前民調顯示,土耳其選民們最關心的是經濟狀況和震後恢復。今年2月6日土耳其東南部發生兩次強烈地震,造成土耳其和鄰國敘利亞5萬多人喪生和大面積破壞,約1400萬人受到影響,震後重建工作預計將耗資數十億美元。而在此之前,土耳其國內經濟疲軟、高通脹和貨幣貶值等問題積弊已久。2021年底的降息引發了貨幣危機,令去年的通脹率達到了24年以來的最高點85.51%。

鄒志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近年來,以通貨膨脹爲核心的經濟問題,今年2月突發的地震影響,以及在難民問題上的爭議,都使得民衆對埃爾多安不滿的情緒在此次選舉前集中暴發,“反對派也正是利用這一點,空前‘團結’、聯合推出一位候選人,欲與埃爾多安相抗衡”。

誰能笑到最後?

“選前,各方都比較關注到底誰能贏。輿論上認爲反對派獲勝的概率更大。”鄒志強說道,但可能選舉的進程較爲膠着,但“最終”贏得選舉勝利還會是埃爾多安。

鄒志強認爲,相較於反對派,埃爾多安優勢顯著。比如,埃爾多安所在的正發黨是執政黨,可動用的經濟和行政資源遠遠多於對手,反對派則缺少相應的手段。“埃爾多安擁有突出的領導能力和執政風格,他的強人風格和個人魅力受到很多人追捧,反對派在這一方面劣勢非常明顯。”他說。

公開資料顯示,74歲的克勒奇達爾奧盧在從政之前,是土耳其財政部的一名專家,曾任土耳其社會保險機構主席,以反腐言論聞名。同時,克勒奇達爾奧盧親西方的立場,使得他在競選期間不斷表示,未來要向美國和歐盟靠攏。

“克勒奇達爾奧盧總體親西方、親歐立場十分明顯,也一直重申要回歸西方,這一點肯定會得到西方國家的歡迎。”鄒志強說道。

與克勒奇達爾奧盧相比,埃爾多安則在選前最後一次集會上指責土耳其反對派與美國總統拜登合作,試圖“推翻”其政府。

儘管如此,鄒志強認爲,歐美對土耳其大選的實質性影響有限,“埃爾多安此番表示,也是出於選舉的需要,要把自己塑造成土耳其民族利益的代言人,激發土耳其國內民族主義者的情緒。”

展望第二輪“加時賽”,鄒志強認爲,埃爾多安擁有更爲豐富的選舉和危機應對經驗,“過去那麼多年,他總能通過各種方式掌握主動。所在的正發黨也依然是土耳其第一大黨。這一點無可置疑。若後續動員得當,能吸引到更多搖擺選民的話,增加了埃爾多安最終勝選的可能性。”

另據外媒報道,排名第三位的奧根很可能在第二輪投票中成爲“造王者”,不過目前他並沒有號召自己的支持者屆時投票給埃爾多安或克勒奇達爾奧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