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生髮於遊戲產業的遊戲科技,不僅在不斷革新遊戲產品形態與研發方式,而且也有望爲更多生產、生活領域帶來新可能。”5月15日,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馬曉軼表示,隨着各種遊戲技術的跨界應用越來越多地湧現,遊戲將有望突破既有產業範疇,迎來全新的第三次擴容。

在馬曉軼看來,遊戲行業的前兩次擴容主要源於計算平臺的變遷,從單機到網絡,及從PC到移動,每一次都帶來用戶數量大幅增長,屬於遊戲產業規模的量變。

“在用戶不斷提升的體驗需求驅動下,遊戲總能及時地擁抱和應用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反過來,遊戲也成爲推動芯片、AI 等技術發展的強大驅動力。”馬曉軼預測,“第三次擴容”將對遊戲行業產生質變,因爲遊戲技術正越來越廣泛地融入到遊戲之外的更多領域,成爲一種更爲通用的技術體系。

近幾年來,各領域企業、文博單位已在有意識地整合遊戲科技能力,啓動一系列遊戲科技探索項目。

就在上個月,敦煌博物院結合遊戲引擎、雲遊戲等技術上線了“數字藏經洞”,不僅生動再現了藏經洞室藏6萬餘卷珍貴文物的場景,也讓公衆可以“穿越”至不同時期的關鍵歷史場景中。

在民用航空領域,南航翔翼基於遊戲引擎打造了全動飛行模擬機視景系統,讓民航飛行員訓練更真實、更靈活、更安全高效。

馬曉軼據此總結到,在虛實融合的大趨勢下,遊戲與社會的關係也日趨緊密。生髮於遊戲產業的遊戲科技,不僅在不斷革新遊戲產品形態與研發方式,而且也有望爲更多生產、生活領域帶來新可能。

談及如何持續推動遊戲科技的能力塑造與應用拓寬,馬曉軼透露,在技術層面,行業頭部企業正在嘗試將遊戲引擎和工具鏈融合成一個可以跨團隊、跨公司協作的“聯機遊戲”。在這一場景中,人和程序、人和PCG技術、人和AI,都能一起在虛擬空間中協作,進而打造出下一代實時協作技術方案。“比如,探索基於自研引擎的模塊化架構,把需要的性能模塊,直接嵌入到地圖等平臺和工業場景中,以在未來實現更廣泛地應用。”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