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津糧信

2023年,國內外糧食市場影響因素複雜多變,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幅度加大,年後國內糧食價格更是持續下探,至5月上旬,國內小麥價格已較1月份下跌了近400元/噸,市場供需嚴重不匹配是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夏糧即將上市,目前正值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關注產情、瞭解預期、分析結構是近階段小麥從業者最爲關心的話題。在此背景下,南方小麥交易市場充分發揮“產銷銜接”平臺和產業鏈優質服務商的功能,由張春良總經理帶隊,來自北京、山東、江蘇、湖南、廣東、內蒙、吉林等多省市的麪粉加工企業、糧食購銷企業、儲備企業、物流企業、飼料企業、農場主、農服公司等多類型企業代表參加,組成了一行35人的考察團,於2023年5月9日-12日前往江蘇高郵-江蘇睢寧-山東濟寧-安徽蒙城-安徽淮南等進行實地調研,分別就當地小麥主要種植品種及生產情況、種植成本、品種結構、生產模式、價格走勢、物流運輸等主題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討。

一、各地調研情況

(1)江蘇高郵

揚州市豐益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兆龍介紹,今年高郵地區小麥種植面積在80萬畝左右,目前在田小麥進入灌漿中期,長勢較好。小麥生長期氣溫總體正常,長勢優於去年,羣體增加,成熟季與去年相當,病蟲草防治較好。目前赤黴病還未顯現,白粉病較輕,蚜蟲控制不錯,後期需進一步關注遲播麥田的生長形勢。總體天氣對小麥生長有利,局部零星倒伏沒什麼大的影響。5月下旬需關注乾熱風的影響,6月初關注雨水情況。據種糧大戶反饋,今年老百姓比較重視小麥生產,田間管理做得較好。成本方面,租地費用1300-1400元/畝,稻麥兩季成本在2400元/畝左右,普遍上漲;對於今年新麥價格預期在1.3元/斤以上。

(2)江蘇睢寧

睢寧糧食種植面積在220萬畝左右,總產9.427億公斤,睢寧縣是省內排名前列的產量大縣。去年是睢寧小麥產量最高的一年,今年睢寧全縣小麥種植面積在110萬畝,徐麥818、徐麥9158等徐麥系列,菸農19、菸農1212等菸農系列佔比較大,品質主要以中強筋爲主。當地種糧大戶表示今年租地費用950元/畝,小麥產量預計1200斤,對於今年新麥開秤預期在1.27-1.32元/斤。

江蘇布穀鳥種植產業發展聯盟在江蘇開展了大量的種糧一體化模式試點實踐,從種子、肥料、農藥,到種植技術、培訓和服務,到糧食終端銷售、加工的一體化聯動,實現了糧食產業鏈各方資源的高效整合。種糧一體化發展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一是逐步建立了穩定的良種生產基地和優質糧食生產基地,二是提供了全生產過程集成化的種植生產技術,實現了糧食生產科學高效;三是切實有效地幫助種糧大戶增產增收;四是幫助種糧大戶、農資經營企業、糧食經營企業深度合作,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現代化糧食生產聯盟,降低經營風險,提升成員單位糧食生產和經營風險能力。種糧一體化模式給種糧大戶和農業相關企業提供非常好的經營思路和機會。

(3)山東濟寧

2023年濟寧轄區小麥播種面積約523萬畝,較2022年略有增加。當前小麥生長處於灌漿期,由於冬季部分縣區約10-20%少量地塊出現輕微凍害,個別縣區有白粉病,可能會有減產的不良影響,預計後期天氣狀況良好,今年產量較往年持平。後期需關注的影響質量的不利因素包括:當前氣溫較常年偏低,後期天氣出現降水過多甚至陰雨天氣增多會對質量有不利影響。

濟寧江北現代糧食物流園水路交通便利,建設擁有14棟平房倉、10棟淺圓倉,食用油儲油罐3座,有3條裝糧作業線,日入庫量3000噸左右,日出庫量2000噸以上,同時園區各種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未來將建設成爲集糧食倉儲、港口物流中轉、糧食貿易、應急保障、成品供應爲一體的綜合性智慧物流園區。同時濟寧春江港務有限責任公司與園區協同配合,承接國家“北糧南運”,公司碼頭岸線全長234米,擁有3個2000噸級的綜合泊位,年裝卸能力330萬噸左右。其中有一個糧食專用泊位,是全市唯一的內河糧食裝卸專用泊位,與濟寧江北現代糧食物流園的12萬噸級的糧食轉運塔配套,年裝卸能力可達到100萬噸。

(4)安徽蒙城

蒙城物產豐富,自然條件優越,盛產優質小麥、玉米大豆農產品,是全國著名的商品糧生產基地。據介紹,安徽蒙城年糧食產量約180萬噸,其中小麥約90萬噸,以強筋小麥品種爲主,是全國糧食生產的先進縣。當地特別推薦高筋優質小麥穀神麥19(國禾麥19)是穀神種業用菸農19、濟南17、新麥26自主選育的小麥新品種,品質表現優越。2021年農業農村部組織專家施打驗收畝產860.6公斤,刷新安徽省小麥單產最高紀錄,創全國優質強筋小麥單產最高紀錄。2021-2022年河北、河南、江蘇和安徽4省13縣(市)17份樣品綜合平均值,容重801,粗蛋白15.9%,溼麪筋含量35.2%,吸水量69.4,穩定時間23.8,拉伸面積170。另外一個主推小麥品種瑞麥618,品種來源於菸農19和連麥2號,有較好的抗寒性、抗病性、抗倒性以及分櫱力,產量高、品質好,達到優質強筋小麥的標準,一般大田畝產600KG,高產田700KG,高產攻關田850KG。

據種糧大戶介紹,今年租地費用在1000元/畝/年,預計今年畝產1000斤,去年平均有1200斤/畝,小戶產量高的能達1400斤,從種植成本角度來看,最低不虧錢的話小麥售價要在1.3元/斤。

安徽蒙城地理位置優越:渦河、茨淮新河經淮河通江達海,長年通航。蒙城縣盛源糧食貿易有限公司主要通過水路、公路、鐵路運輸渠道,常年在安徽、湖北、山東、河南、江蘇市場進行糧食農產品多面化採購與銷售。另有渦河蒙城港區在建13個500噸通用泊位、倉庫及集裝箱吊運碼頭、堆場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其中使用岸線長度爲990米,碼頭佔用灘地335米,陸域用地330畝,碼頭設計年吞吐量爲930萬噸。

(5)安徽淮南

2022年淮南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97.42萬畝,位居全省第六,較上年增加2.61萬畝,同比增長0.33%,高於全省0.27個百分點。全年糧食總產量317.68萬噸,位居全省第六;較上年增加0.62萬噸,同比增長0.20%。全年糧食平均畝產398.38公斤,位居全省第三,高於全省24.67公斤/畝。其中小麥種植面積爲322.03萬畝,較上年減少0.09萬畝,同比下降0.03%;產量120.29萬噸,較上年增加1.04萬噸,同比增長0.87%。2023年淮南上市的高筋小麥品種有:皖墾麥22、寧資麥126,麪筋值含量達35%以上;低筋小麥品種有:揚麥24、揚麥15,麪筋值在24%以下。

近年來,在從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邁進的新徵程上,淮南市積極探索農業生產新路子,在全國首創了以“兩委託兩跟進一託底”(簡稱“221”模式)爲主的農業生產“大託管”改革,淮南市農業生產能力得到極大提升。國家農業農村部給予“全國託管看安徽,安徽託管看淮南”的高度評價。

產業園周邊200公里內,包含了安徽省第一產糧大縣—霍邱縣、第二大產糧大縣—壽縣、第三產糧大縣—懷遠縣。運輸成本較低:產業園擬建設地點位於江淮樞紐港(10個2000噸級通用泊位),糧食等大宗商品可通過水運至全國各地,大幅降低企業產品運輸成本。

二、對夏收形勢展望

(1)當前小麥市場形勢

近兩年糧食市場形勢複雜多變,去年國內小麥創歷史新高,價格上漲,農民也實現增收。但是今年以來小麥價格持續下跌,實則是供給和需求嚴重錯位,要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小麥供給充裕:全國小麥種植面積3.5-3.6億畝,江蘇小麥種植面積3200-3300萬畝,佔全國種植面積的10%;2022年全國小麥產量超過1.3億噸,產量高、質量好、價格高,正常情況下年度結轉2000-3000萬噸。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4月供需平衡表顯示,2022/23年全國小麥種植面積同比下降0.2%,總產量同比增加0.6%。

供給結構矛盾突出:目前國內小麥總量充裕,但是優質品種小麥供需不對等現象凸顯。考察過程中,麪粉加工企業普遍表示對於小麥內在品質要求較高,建議產銷銜接,生產主體要種植適合終端生產需求的小麥品種。從品種、價格兩方面考慮,麪粉廠表示普麥價低不需要,優麥價高一麥難求,廠家希望能採購到品質穩定的優質小麥糧源。

進口麥量大價低:2022年國內小麥累計進口996萬噸,同比增1.9%;進口單價2568元/噸,同比上漲25.96%。2023年1-3月份,國內累計進口小麥435萬噸,同比增加42.6%,進口平均單價2661元/噸,同比上漲13.51%。由於進口小麥在性價比方面較國產麥有明顯的優勢,南方銷區用糧企業和儲備企業都偏好使用進口麥。在國內小麥價格高位回落、國際形勢不確定的背景下,南方銷區糧食企業希望進一步瞭解產區小麥種植形勢、生產成本、價格預期,尋求能替代進口麥的、穩定的小麥糧源。

飼料企業入市採購:今年相比較去年而言,因爲麥價持續下跌,近兩個月小麥對於玉米的替代優勢逐步顯現,飼料企業對小麥的使用量也有所增加,總體仍是按需採購爲主。按照目前的行情走勢,今年新麥上市後飼料企業也將參與市場收購,價格隨行就市。對於南方飼料企業來說,小麥價格低位運行,加之發揮長江沿線運輸便利、成本低的優勢,可以大幅降低糧源採購成本。

(2)對新麥上市後的形勢分析

調研過程中,南方小麥交易市場總經理張春良進行了“國內糧食政策解讀與夏收展望”分析報告。他表示,對於國內糧食市場,我們需要讀懂政策,把握大勢,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重點突出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統籌規劃,整合資源,爲客戶創造有效價值的轉化力,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看清市場,把握商機。

對於2023年夏收展望,張總預測,今年主產區新麥收購價運行於託市收購價之上,將以1.3元/斤爲中軸線,區域間因品質及供需格局不同存在差異,但是價格重心同比將下降,託市收購難以啓動,農戶惜售心態較爲濃厚,收購週期仍將拉長,新麥質量情況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小麥市場購銷格局。建議市場理性看待國內麥市供需格局,順勢而爲,心理價格預期不宜過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