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雲服務正在經歷新變局。5月16日,騰訊雲宣佈對多款核心雲產品降價,部分產品線最高降幅達40%,降價政策將在6月1日正式生效。騰訊雲總裁邱躍鵬表示,希望加聚焦產品,並通過調整核心產品價格,向用戶釋放技術紅利。

據介紹,此次降價計劃,部分區域雲服務器折扣力度,價格降幅最高達40%。雲網絡方面,對標準型NAT(網絡地址轉換)網關降價15%。數據庫方面,部分騰訊雲數據庫資源包對比同規格包年、包月產品降幅達25%。在雲安全方面,騰訊雲主機安全基礎版將對全網中小企業免費開放。

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雲服務行業迎新一輪價格戰。4月26日,阿里雲宣佈啓動“史上最大規模降價”,其中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至50%,存儲產品最高降價50%。

業內人士分析稱,雲服務商紛紛降價,主要目的在於“以價換量”,擴大用戶基數和規模。互聯網大廠的主動降價讓利,對很多企業尤其是資金喫緊的中小企業很有吸引力。“但價格戰往往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背後體現着雲巨頭深深的焦慮。現在的雲服務市場很難再誰一家獨大,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

事實上,國內雲計算廠商想要實現盈利並不容易。自2006年谷歌首次提出“雲計算”概念以來,直到2022年穀歌雲才首次實現盈利。全球最大的雲計算服務亞馬遜AWS,實現盈利也花了10年時間。目前在國內雲計算廠商中,僅有阿里雲在2022年宣佈實現盈利。據騰訊2022年財報顯示,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於2022年第四季度實現收入472.44億元,同比下降1%,是業務首次季度同比下滑。財報解釋,變化源於疫情暴發對支付活動的抑制及企業服務業務虧損活動的縮減。

從市場整體環境看,此前雲計算廠商已集體陷入增長僵局。DC最新發布的《中國公有云服務市場(2022下半年)跟蹤》報告顯示,2022年下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88.4億美元。其中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在2022下半年同比增長19.0%,與2021年下半年同比增速(42.9%)相比下滑23.9%,與2022上半年同比增速(30.6%)相比下滑11.6%,增速明顯放緩。

即使阿里雲在2022財年首次實現全年盈利,也難掩收入增速放緩的現狀。2022財年的4個季度,阿里雲的增速分別爲30%、33%、20%、12%,到2023財年第三季度,這一數字已降到3%。

與此同時,電信運營商的進擊速度明顯加快。2022年中國電信天翼雲收入爲5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8%。2022年中國移動雲收入達到503億元人民幣,增速爲108.1%。

“大模型的出現,頭部企業的爭相降價,讓公有云市場正迎來更多變數和挑戰。”業內人士分析稱,騰訊雲、阿里雲產品的大幅降價和開放核心產品的免費試用,勢必會釋放技術紅利,增強雲計算的市場滲透率。“二線雲服務商的處境則愈發艱難,求新求變迫在眉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