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幹部駱玉林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

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幹部駱玉林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

駱玉林 資料圖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訊 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幹部駱玉林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駱玉林簡歷

駱玉林,男,1958年8月生,漢族,河南新野人,研究生學歷,1976年9月參加工作,1984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6.09—1978.06青海省祁連縣八寶鄉知青;

1978.06—1979.12青海省祁連縣磷肥廠出納;

1979.12—1980.12青海省祁連縣革委會通訊員;

1980.12—1984.05青海省祁連縣財政科會計;

1984.05—1987.07青海省祁連縣財政局副局長(期間:1984.7—1986.7在中央財政管理幹部學院進修);

1987.07—1990.07青海省祁連縣財政局局長;

1990.07—1993.02青海省海北州財政局副局長;

1993.02—1994.08青海省海北州財政局局長;

1994.08—1996.06青海省財政廳工交企業處處長;

1996.06—2000.04青海省國有資產管理局局長(期間:1996.08—1998.12在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經濟管理專業學習;1998.01—1999.12在湖南財經學院信息統計系金融學專業在職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

2000.04—2000.05青海省財政廳副廳長;

2000.05—2001.05青海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

2001.05—2004.03青海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省委企業工作委員會副書記;

2004.03—2004.09青海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省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副書記;

2004.09—2005.05青海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青海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省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副書記;

2005.05—2008.05青海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西寧市委副書記、西寧市人民政府市長;

2008.05—2009.04青海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青海省政府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主任、青海省政府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西寧市委副書記、西寧市人民政府市長,西寧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委員會書記、西寧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2009.04—2010.09青海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青海省政府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

2010.09—2013.05青海省委常委,青海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青海省政府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西寧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

2013.05—2015.12青海省委常委,青海省常務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青海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西寧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驗區、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

2015.12— 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

據《經濟日報》報道,2018年11月,國務院國資委網站頁面上,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欄目已更名爲“副部長級幹部”,包括駱玉林在內的12人轉崗爲副部長級幹部。(中新經緯APP)

相關報道:

央企領導人密集被拿下後 官方發文透露反腐最新信號

政知君注意到,4月17日,國資委發佈了《關於做好2023年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

這並不是官方首次發佈此類通知。不過,與之前相比,今年的通知中反腐方面的措辭有了不少變化。

還有一個背景值得關注。今年以來,央企先後有多人被拿下。央企反腐風暴,仍在進行中。

十八大以來首次

據上觀新聞報道,中央企業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或委託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出資人職責,領導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託中組部、國務院國資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協會)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央企業共有98家。

今年以來,央企反腐備受外界關注。

今年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李希到湖北調研。

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幹部駱玉林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

李希

李希在調研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時指出,要深入推進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推動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更好服務國家戰略。

緊接着,3月27日,李希出席全國巡視工作會議暨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動員部署會並講話。

李希強調,對中管企業開展常規巡視,要聚焦企業黨組織堅持黨對國有企業全面領導、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等情況,着力查找影響制約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矛盾、突出問題。

官方公佈的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名單中,包括中核集團、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30家中管企業黨組。

據媒體報道,這些企業涵蓋了航天、能源、電力、通信、糧食等事關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包括“三桶油”和“三大運營商”等。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歷次中央第一輪巡視中,首次集中對中管企業黨組開展常規巡視。

《中國經濟週刊》發文分析稱,首輪巡視選擇深入央企,體現出中央打擊腐敗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同時也折射出目前國企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不容掉以輕心。

多人密集被拿下

截至4月8日,二十屆中央第一輪巡視完成進駐。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輪巡視開展前後,央企已經有多人被拿下。

今年3月2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連發反腐消息,5名中央企業領導人員同時被查:

  • 國家能源集團科環集團國能朗新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志清主動投案。

  • 中國大唐電力燃料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張志剛被查。

  • 中國大唐北京大唐燃料有限公司原總經理盛曉明被查。

  • 國機集團恆天集團恆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原總經理孫曉東被查。

  • 國家電網特高壓事業部計劃處副處長曲輝被查。

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幹部駱玉林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

媒體報道

一口氣同時通報5名不同央企人員被查,這在以往中紀委的通報中並不多見。也是在3月23日上午,國家電投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夏忠被查。

再往前看,在3月16日一天裏,就有來自中石油、中國船舶集團、航空工業、中核集團的5名幹部落馬。

另外,今年以來,也有來自央企的“老虎”被拿下。

2月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發佈消息,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李東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幹部駱玉林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

李東 資料圖

重點查辦

4月17日發佈的《關於做好2023年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透露了央企反腐的最新信號。

需要說明的是,這並不是官方首次發佈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

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國資委曾發佈《關於做好2021年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關於做好2022年中央企業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的通知》。

不過,與此前發佈的通知相比,今年的通知在反腐方面着墨頗多。

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幹部駱玉林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

2021年

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幹部駱玉林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

2022年

國務院國資委原副部長級幹部駱玉林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審查調查

2023年

在“嚴肅查處重大違規問題線索”方面,今年提到了三個“緊盯”——緊盯重大違規問題,緊盯違規問題高發領域,緊盯屢禁不止“牛皮癬”問題。

國資委在今年的通知中還特別提到,對黨中央、國務院關注,國資委交辦的重大違規問題線索予以重點查辦。

着力查處觸碰國家法律“紅線”的嚴重違規問題,歷經多屆企業領導班子或多位負責人的“慣性”違規問題,以及涉及上市公司、社會關注度高的問題等。

通知還明確:

  • 強化對企業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部門和崗位的監督。

  • 嚴查股權投資、工程建設、資金管理、對外擔保、金融業務等領域違規問題線索,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 對國資委三令五申嚴禁的融資性貿易、“空轉”“走單”虛假業務問題“零容忍”,一經發現即由集團公司或上級企業提級查辦,涉及二級子企業或年內全集團累計發現3件上述同類問題的,應當報告國資委,由國資委提級查辦。

相關文章